笔画

(重定向自筆劃

笔画(也写作“笔划[注 1])指漢字書寫時,不間斷地一次連續寫成的一條線條。日常使用時,一般都指楷書書寫和印刷字形(例如明體)的筆畫。包括本條目描述的內容也是如此。若要指古文字草書的筆畫,多會另作說明。笔画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笔画可分为基本筆畫和複合筆畫兩大類。

基本說明

编辑

傳統上,楷書和印刷字形的基本筆畫有八種,包括:橫( )、豎( )、撇( )、捺( )、點( )、挑( )、鈎( )、彎( )。現代還新增了曲( )和圈( )兩種。當中,前六種基本筆畫可以獨立出現,圈也可以。但鈎則不能,必定要跟其他筆畫組成複合筆畫。彎和曲在一些罕見的特殊漢字裏也可獨立出現,但在絕大部份場合裏,它們也只會跟其他筆畫組成複合筆畫。

至於複合筆畫,則由上述兩或多種筆畫組合而成。兩個基本筆畫的組合處稱爲折。例如橫鈎( )有一個折,豎鈎( )也有一個折,豎曲鈎( )有兩個折,橫撇曲鈎( )就有三個折,橫撇橫撇鈎( )更有四個折。

現代以數字鍵盤來輸入漢字的的基本「筆形」,則常把捺歸進點,把挑歸進橫,把各種複合筆畫歸進折或彎,成爲「橫、豎、撇、點、折(或稱彎)」五種基本筆形。由於「札」字剛好由「橫、豎、撇、點、豎曲鈎」這五筆順序組成,因此大家常以「札字法」來稱呼這五種筆形歸類。

笔画有先后的顺序,参见笔顺。笔画的书写也有方向性,不允许逆反。例如:

歷史

编辑

歷史上,最早總結漢字筆畫的是東晉衛鑠(衛夫人),其著作《筆陣圖》中總結漢字爲七條「筆陣」(又稱「七勢」),包括:橫、點、撇、折、豎、捺、鈎。然而,這著作疑是僞託的[1]

受七條「筆陣」影響,後來書法家(有說是王羲之、崔子玉、鍾繇、智永、張旭)進一步歸納出「永字八法」,把「永」字分析成八筆:側(點)、勒(橫)、努(豎)、趯(鈎)、策(挑)、掠(長撇或彎)、啄(短撇)、磔(捺)。[1]

唐朝書法家進一步說明這八法,如顏真卿有《永字八法頌》:「側:蹲鴟而墜石,勒:緩縱以藏機,弩:灣環而勢曲,峻:快以如錐,策:依稀而似勒,掠:仿佛以宜肥,啄:騰淩而速進,磔:抑踖以遲移。」柳宗元亦有《永字八法頌》,謂:「側:不愧臥,勒:常患平,努:過直而力敗,趯:宜存而勢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鋒輕,啄:倉皇而疾掩,磔:趯趞以開張。」

從八法略爲調整,則成爲後人常說的「點、橫、豎、鈎、挑、彎、撇、捺」八種楷書筆畫。後來人們調整排序,再把「彎」分爲左拐的「彎」與右拐的「曲」,添上罕見漢字才有的「圈」,則成爲現代筆畫。

各種筆畫

编辑
漢字筆畫名稱表
筆畫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序號 字例 備註
傳統名稱 香港名稱 臺灣名稱 大陸簡稱 大陸全稱 其他名稱 Unicode 傳承名稱 國標
    H H 1 三 言 隹 花 書法時或分長橫與短橫。
    斜橫 --- --- (斜横) (斜横) (H) SH (1) 七 弋 宅 戈 或併入橫。
    T U 1.1 刁 求 虫 鲤
    點挑 --- --- (仰点) (仰点) 點趯、點提 (T) DU (1.1) 或併入挑。
    棟、弩 S V 2 十 圭 川 仆 書法時或分垂露豎與懸針豎。
    斜豎 --- --- (斜竖) (斜竖) (S) SV (2) 丑 五 亙 貫 或併入豎。
    右斜豎 --- --- --- --- (S) RSV (2) 𠙴 㐃 或併入豎、斜豎。
    斜撇、掠 P T 3 竹 大 乂 勺 書法時或分長撇與短撇。
    扁撇 平撇 --- (平撇) (平撇) (P) FT (3) 千 乏 禾 斤 或併入撇。
    直撇 直撇 豎撇 竖撇 竖撇 SP WT (3) 九 厄 月 几
    (俯)點 頓點、側點、側 D D 4 主 卜 夕 凡
    長點 右頓點 長頓點 (长点) (长点) (D) ED (4) 囪 囟 或併入點。
    左點 左頓點 --- (左点) (左点) 左側點 (D) LD (4) 心 忙 恭 烹 或併入點。
    直點 --- --- --- --- 豎點、頭點、頂點 (D) WD (4) 或併入點。
    (斜)捺 N P 4.1 人 木 尺 冬 書法時或分長捺與短捺。
    挑捺 --- --- 提捺 提捺 飾筆捺 TN UP 4.2 主要見於舊字形
    橫捺 --- --- --- --- 大捺、長捺、弯捺 (TN) HP (4.2) 入 八 內 或併入捺、挑捺。大陸宋體 形。
    扁捺 平捺 --- (平捺) (平捺) 臥捺、底捺 (N) FP (4.1) 走 足 廴 或併入捺。
    挑扁捺 平捺 --- --- --- 底捺、艇捺 (TN) UFP (4.2) 或併入扁捺、捺。
    向左方彎 (弯) (弯) 左彎 (W) C --- 只限楷體
    向右方彎 --- --- --- 彎、右彎 (X) A ---
    --- --- Q O --- 〇 㔔 㪳 㫈
    橫鈎 橫鈎 橫鈎 横钩 横钩 HG HJ 5.3 冧 欠 冝 蛋
    挑鈎 --- --- --- --- 斜橫鈎 (HG) UJ (5.3) 只限臺灣楷書,或併入橫鈎。
    橫撇 橫撇 橫撇 横撇 横折撇 HP HT 5.2 夕 水 登
    橫斜 --- --- --- --- 橫斜豎 (HP) HSV (5.1) 彔 互 恆 或併入橫撇、橫豎。
    橫豎 橫直 橫折 横折 横折竖 HZ HV 5.1 口 己 臼 典
    橫豎鈎 橫直鈎 橫折鈎 横折钩 横折竖钩 月鈎、司鈎 HZG HVJ 5.15 而 永 印
    橫撇鈎 橫直鈎 --- --- --- 勿鈎、幻鈎、橫斜鈎 (HZG) HTJ (5.15) 勺 方 力 母 或併入橫豎鈎、彎鈎。
    挑撇鈎 --- --- --- --- 也鈎、斜橫豎鈎 (HZG) UTJ (5.15) 或併入橫豎鈎。
    橫豎橫 橫直橫 橫折橫 横折折 横折竖折横 凹折 HZZ HVH 5.12 凹 兕 卍 雋
    橫豎挑 --- --- 横折提 横折竖折提 言挑、橫豎趯 HZT HVU 5.14
    橫曲 --- --- 横折弯 横折竖弯横 朵彎、橫彎 HZW HA 5.13 沿
    橫曲鈎 橫彎鈎 --- 横折弯钩 横折竖弯横钩 九鈎 HZWG HAJ 5.22 九 几 凡 亢
    橫捺鈎 橫彎鈎 橫斜鈎 横斜钩 横折捺钩 風鈎 HXG HPJ 5.16 風 迅 飛 凰 或併入橫曲鈎。
    橫撇曲鈎 橫彎鈎 橫曲鈎 横斜弯钩 横折竖弯横钩 乙鈎 HXWG HTAJ (5.22) 乙 氹 乞 乭
    橫撇彎 --- --- --- --- --- HTC --- 𭥟 多見於楷體辶部。或分作橫撇、彎兩筆。
楷體的橫撇彎,傳統明體裏變作橫豎,
國字標準宋體(台標)裏變成橫撇橫撇。
    橫撇橫撇 --- --- 横折折撇 横折竖折横折撇 建折 HZZP HTHT 5.21 延 建 或分作橫撇、橫撇兩筆。
    橫撇彎鈎 橫撇彎鈎 --- 横撇弯钩 横折撇折弯竖钩 耳鈎 HPWG HTCJ 5.23 陳 陌 那 耶 或分作橫撇、彎鈎兩筆。
    橫豎橫豎 橫直橫直 橫折橫折 横折折折 横折竖折横折竖 凸折 HZZZ HVHV 5.20 凸 𡸭 𠱂 𢫋
    橫撇橫撇鈎 橫撇彎鈎 橫撇橫折鈎 横折折折钩 横折竖折横折竖钩 乃鈎 HZZZG HTHTJ 5.25 乃 孕 仍 盈 或分作橫撇、橫撇鈎兩筆。
    豎挑 直趯 豎挑 竖提 竖折提 豎趯 ST VU 5.6 卬 氏 衣 比
    豎橫 直橫 豎折 竖折 竖折横 SZ VH 5.4 山 世 匡
    豎曲 --- --- 竖弯 竖弯横 直彎 SW VA 5.5 或併入豎橫。
    豎曲鈎 直彎鈎 豎曲鈎 竖弯钩 竖弯横钩 兒鈎 SWG VAJ 5.19 孔 已 亂 也
    豎橫豎 直橫直 豎橫折 竖折折 竖折横折竖 鼎折 SZZ VHV 5.17 鼎 亞 吳 卐
    豎橫撇 --- --- 竖折撇 竖折横折撇 直橫撇 SZP VHT 5.18 奊 捑 𠱐 𧦮 或併入豎橫豎。
    豎橫撇鈎 直橫直鈎 豎橫折钩 竖折折钩 竖折横折竖鈎 丐鈎 SZWG VHTJ 5.24 弓 弟 丐 弱
    豎鈎 直鈎 豎鈎 竖钩 竖钩 SG VJ 2.1 小 水 到 寸
    豎彎 --- --- 竖弯左 竖弯左 左豎彎 SWZ VC --- 肅 嘯 蕭 瀟 只限香港楷書
    豎彎鈎 --- --- --- --- 豎左彎鈎、左豎彎鈎 --- VCJ --- 𨙨 𨛜 𨞠 𨞰
    撇挑 撇趯 撇挑 撇折 撇折横 PZ TU 5.7 去 公 玄 鄉 或併入撇橫。
    撇橫 --- --- --- --- (SZ) TH (5.4) 互 母 牙 车 或併入撇挑、豎橫。
    撇點 撇點 撇頓點 撇点 撇折点 PD TD 5.8 巡 兪 巢 粼
    直撇點 撇點 --- --- --- 女折 (PD) WTD (5.8) 女 如 姦 㜢 或併入撇點。
    撇橫撇 --- --- (竖折撇) (竖折横折撇) 专折 (SZZ) THT (5.18) 夨 𠨮 专 砖 或併入豎橫豎。
    撇橫撇鈎 直橫直鈎 --- (竖折折鈎) (竖折横折竖钩) 马鈎 (SZWG) THTJ (5.24) 污 號 或併入豎橫撇鈎。
    撇鈎 --- --- 撇钩 撇钩 左彎鈎 PG TJ 5.9
    彎鈎 (向左方)彎鈎 彎鈎 弯钩 弯竖钩 WG CJ 5.10 狗 豸 豕 象
    扁捺鈎 向上方彎鈎 臥鈎 扁斜钩 卧钩 心鈎 BXG FPJ --- 心 必 沁 厯 只限楷體
    捺鈎 向右方彎鈎 斜鈎 斜钩 捺钩 戈鈎、代鈎 XG PJ 5.11 弋 戈 我
    撇橫撇曲鈎 --- --- --- --- --- THTAJ --- 𠃉 𦲳 𦴱
    撇圈點 --- --- --- --- --- TOD --- 𡧑 𡆢

有些未完全楷書化的特殊漢字,含有非上表所述的罕見筆画,如:𠆭、𠇇、𠍋、𠪳、𡦹、𢀓、𦮙、𦹗、𬻷、𬼂、𭁇、𭅃、𭍻、𭑊、𭚥、𭤪、𭥟、𮓠、𮥹。

有些特殊漢字,含有反轉的,即左右鏡像的筆畫,如:𢇖𨺅

還有些特殊漢字,整個字是其他漢字的180度倒轉,或者含有180度倒轉的部件。那些180度筆畫也沒有在上表列出,如:𠄏𠄔𢨋𧹂𮗙

部份筆畫詳析

编辑

橫( )是基本筆畫,書寫方向從左至右,明體作水平線,楷體多會極輕微地向上斜。[2]

斜橫( )是變化形態筆畫,從左下至右上,但收筆處不呈尖細形,維持「橫」的收筆。挑也是左下至右上,但收筆處呈尖細形。[2]

挑( )也稱提,是基本筆畫,其定義爲由左下至右上的筆畫,收筆處多呈尖細形。書法近似斜橫,但須向上提起,並且須爲尖尾。如「扌」的第三笔。末筆爲「橫」的部件居左旁,多會避讓變作「挑」,如「坭」的「土旁」、「劃」的「畫旁」。然而作複合筆畫的一部份時,由於尾部會連接其他筆畫,因此只要方向是從左下至右上,其尾部是否尖細並不是重點。[2]在「札字法」筆形歸類時,挑筆都會歸進橫屬。

此外,在「氵」和「冫」偏旁裏,末筆的挑常寫作點挑( ),先向下寫成水滴狀,之後才把筆尖向右上挑起。

垂露豎
懸針豎

豎( )是基本筆畫,從上至下,明體作垂直線,楷體或會輕微向左或右傾斜。有短豎、長豎;長豎在書法裏又分「垂露豎」與「懸針豎」,前者收筆處呈圓潤形,後者收筆處呈尖細形。書法中竖笔向下贯穿,且不是最後一笔的,多用垂露竖,也可用竖钩,如「木」、「朱」、「束」、「来」等字;若是最後一笔,则可用悬针竖,如「千」、「中」、「聿」、「巾」等字。有些書法流派只用垂露竖,不用悬针竖。「垂露豎」可代替「懸針豎」,但「懸針豎」不可代替「垂露豎」。[2]

撇( )是基本筆畫,其定義爲由右上至左下拋出去的筆畫,收筆處多呈尖細形。然而作複合筆畫的一部份時,由於尾部會連接其他筆畫,因此只要方向是從右上至左下,其尾部是否尖細並不是重點。常常有直撇( )、扁撇( )等變化形態。[2]

短點
長點
左點
直點

點是基本筆畫。最常見的點,也稱頓點( ),寫法是從左上至右下按壓,開筆處呈尖細形,收筆處呈圓潤形[2]。對於其他筆畫,如無特別比較需要,一般不必強調其長短,但對於點,大家時常會強調它是不是長點。因爲在毛筆書法時,短的點可以只把筆鋒按壓,不用拖曳筆管,即可寫成;長的點卻必須拖曳筆管。

除此以外,還有其他方向的點,包括從右上至左下的左點( ),以及從上或左上至下的直點( )。直點出現在「宀」、「广」、「疒」、「六」、「高」等字的頂部。有些人會把直點當作短豎,其實,直點起筆部份的確有如「豎」般,但長度短小,起筆後不久即收筆,它的收筆與豎不相同。[2]目前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大陸的新字形都棄用直點,把過往作直點的字全都改成頓點,但在傳統書法、傳統明體造型上,以及在日、韓的漢字裏,仍保留大量直點。

捺( )是基本筆畫,其定義爲由左上至右下壓下去的筆畫,收筆處多呈寬粗形。書法中形如蠶,頭鈍尾尖。然而作複合筆畫的一部份時,由於尾部會連接其他筆畫,因此只要方向是從左上至右下,其尾部是否寬粗並不是重點。某些舊字形彫刻工匠常作挑捺( ),首先向右上短短地挑起,然後再向右下捺下去,挑只屬裝飾,佔整筆很小比例,與區別捺部件無關,可以全用普通的捺取代。[2]

另外,橫捺( )也是以捺爲主體的複合筆畫,先稍爲從左至右作橫筆的起筆,然後再向右下捺下去,用於「入」、「內」、「八」、「籴」等字。楷體橫向起筆部份未必明顯,短短的橫筆部份變得呈弧形;明體裏橫筆部份清晰,可是大陸標準的宋體字依楷體改形,橫捺造型亦變成「 」般呈弧形。[2]

楷書書法時,有些派別有「一字不二捺」的傳統,除了最主要的捺筆外,其餘的捺會改为長點,如「餐」的「又」部件、「遨」的「攵」部件,原來的捺筆都會寫成長點。但也有些派別不拘泥於此。

現今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甚至規定在並非有兩捺的一般情況下,普通的捺筆也要改成點。例如「央」、「英」、「映」、「美」、「矣」、「吳」、「奧」、「杏」、「李」、「査」、「香」等字的主要捺筆,傳統書法和明體造型通常都保持作捺筆,僅有些書家在結字時偶爾變作點,以求靈活變化。但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卻規定這些字都必須作點,不可以寫成捺筆[3]。有傳承字形硏訂者稱是:「應伸展者不伸展,令字形儼如肌肉萎縮。」[2]

現在的「札字法」筆形歸類中,捺歸進點屬。原因一是最常見的點之方向是從左上到右下,與捺一樣,運筆方法也是以按壓爲主。原因二是捺在楷書書法裏也可能像上方所述般變成長點。

彎、曲

编辑

彎是基本筆畫,可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獨立出現,只會作爲複合筆畫的一部份。過去,只要弧形的筆畫,都可以稱爲彎。今天,則把順時針方向拐的弧形筆畫稱爲彎( ),逆時針方向拐的弧形筆畫稱爲曲( )。[2]

手寫的「⻎」部是少數可以讓彎獨立出現的漢字部件,但要書寫者分四筆來寫,而且不把這彎寫成橫撇,才會出現獨立的彎筆。多數情況下,書寫者會以三筆來寫這部件,第二筆作橫撇彎或橫撇橫撇,那麼彎就無法獨立出現。

彎和曲都經常出現在複合筆畫裏。然而,由於撇和捺也常常有輕微弧度,若出現在複合筆畫裏,有些人會混淆兩者。一般來說,彎和曲的弧度都是明顯的,拐彎後的方向比原方向差了近90度或以上。而撇和捺則以斜爲主,弧度是輕微的。由於彎或曲的拐彎幅度大,在計算一筆複合筆畫有多少折時,彎或曲會算作一折。但撇和捺那輕微的弧度並不會算進去。

現在的「札字法」筆形歸類中,彎、曲都歸進折屬(亦稱彎屬)。

鈎是在折後短小的、呈尖細形收筆的筆畫。它只可以在複合筆畫裏出現,不能獨立出現。含有鈎的筆畫都必定是複合筆畫。[2]

鈎的方向有多種,但基本上,方向都會是前方那基本筆畫的急速轉向,與前方那基本筆畫形成銳角。

折是指把基本筆畫組合成複合筆畫時,形成了「角」的筆畫組合處。[2]理論上,鈎的前方也有折,但那折通常都已包含在鈎的定義內,因此大家都把後方接鈎的折省略不提。撇除鈎,常見的折多會折向下或折向右。

Unicode的定義裏,聲稱折爲90度角。這並不符合事實。例如橫撇橫撇( )的三個折都是約45度;橫捺鈎( )的第一折顯然比90度大,第二折(鈎前那一折)則小於90度。

複合筆畫大多數都含有折,因此「折」這字也時常代指複合筆畫。複合筆畫有多種,常見的有豎鈎( )、橫鈎( )、豎曲鈎( )、橫豎鈎( )等。此外,簡化字中出了像「专」字中間的撇橫撇,是過去在傳統正體字裏甚少見到的。[2]

複合筆畫的命名有四種方法。

第一種像中國大陸全稱般,把構成複合筆畫的部份全都加起來,只省略鈎前方的「折」字。因此「 」是横钩,「 」是横折撇,「 」是横折竖,「 」是横折竖钩,「 」是横折竖折横折撇,「 」是横折竖折横折竖。這種命名有時會顯得很冗長,甚至遭漢字書法敎授指責爲令人頭昏眼花[4],因此不常用。
第二種像傳統名稱和香港名稱般,把構成複合筆畫的部份全都加起來,然後省掉「折」字。因此「 」是橫鈎,「 」是橫撇,「 」是橫豎,「 」是橫豎鈎,「 」是橫撇橫撇,「 」是橫豎橫豎。[2]由於折只是方向轉換而起的角度,而基本筆畫本身就有方向,名稱裏不採用「折」字並不會引起混淆[4]。這種名稱本來亦用於臺灣[5]。本條目的內文主要以這種傳統名稱作爲筆畫名字。

有人認為這種名稱可能造成連筆和分筆的混淆,例如 “口”的第二筆和“十”的兩筆都稱爲“橫豎”,因為在口述一個字的筆順時,沒有標點符號的輔助,混淆的可能性會更大。但事實上不同筆畫之間,在文字記述應使用標點,如「口」的第二筆是「橫豎」,「十」的兩筆是「橫、豎」,口述時也相同地會略有停頓,甚至會用「一橫、一豎」或「一橫豎」來強調筆畫之間的畫分,避免混淆。

第三種像中國大陸簡稱般,把構成複合筆畫的部份全都加起來,然後省掉「折」字後方的基本筆畫名字,但若碰到鈎就省略鈎前的「折」字。因此「 」是横钩,「 」是横折,「 」是横折钩,「 」是横折折折。這命名方法的缺點是,有時省掉「折」字後方的基本筆畫名字會造成混淆。例如「横折撇」與「横折竖」,若都省掉「折」字後方的基本筆畫名字,兩者皆會變作「横折」,因此又有一些例外,比如「 」是横撇,省掉「折」字,以免與「 」相混;「 」是横折折撇,首兩折都省掉「折」字後方的基本筆畫名字,但末尾那折卻省掉「折」字,以免與「 」相混。對於何時省掉「折」字,何時省掉「折」字後方的基本筆畫名字,這命名方式的內部做法並不統一。此外,這種命名方式強調「折」字,甚至像「橫折折折」般連用數個「折」字,卻省去了折到哪方向的說明或提示,遭漢字書法敎授批評說:「折左折右、折上折下,折到哪裏去?」並主張當事人應廣納雅言,好好檢討修正筆畫名稱[4]
第四種是民間俗稱,選一個含有那折筆的簡單常用單字,稱作「×折」(不含鈎的複合筆畫)或「×鈎」(含鈎的複合筆畫)。例如「 」是月鈎或司鈎,「 」是建折,「 」是凸折。未必所有複合筆畫都有這種民間俗稱。例如「 」(橫鈎)、「 」(橫撇)、「 」(橫豎)等就沒有。

現在的「札字法」筆形歸類中,複合筆畫皆歸進折屬(亦稱彎屬)。

英文命名

编辑

Unicode名稱

编辑

Unicode(統一碼)裏,漢字筆畫以一些歸類的代表字母來命名。代表字母取自官話拼音的首字母。包括:

筆畫命名代表字母[6]
字母 B D G H N P Q S T W X Z
筆畫方向                        
中文
官話拼音 Biǎn Diǎn Gōu Héng Nà P Quān S Tí Wān X Z

筆畫的具體命名,已列於上方「漢字筆畫名稱表」的「英文名稱」欄中。帶括號者,表示Unicode認爲該筆畫可以合併,未獨立列出該筆畫,因此註上合併筆畫的名稱。

然而,有一些筆畫的命名,並不完全符合上表。例如「SWZ」來自「竖弯左(SWān Zuǒ)」,當中的「Z」不是上表所示的「折」。又如「 」在被合併至「捺(N)」前,是定名作「PN」的,這英文來自「平捺(Píng Nà)」,當中的「P」不是上表所示的「撇」。「平」字指的是扁平,若按規則,應定名作「扁捺(BN)」才對。

又如「HZZZG」即「横折折折钩」,但第一和第二個折的角度都遠遠少於90度。「HZZP」即「横折折撇」、「PZ」即「撇折」等筆畫的「折」也一樣,不符合折曲大約90度的規定。又如「HZZP」即「横折折撇」的前半部分,與「HPWG」即「横撇弯钩」的前半部分,其實是一樣的,卻分別用了「HZ(横折)」和「HP(横撇)」兩種不同的命名。

傳承名稱

编辑

傳承字形標準化文件中,漢字筆畫也是以一些歸類的代表字母來命名。爲便於國際化,以及方便非官話人士,字母取自英文意譯的首字母。而且爲免混淆,這些代表字母分作兩類。

第一類是代表基本筆畫(Basic stroke)的字母:

基本筆畫代表字母[2]
字母 H V T P D U C A J O
筆畫形狀                    
中文
英文 Horizontal Vertical Throw Press Dot Upward
horizontal
Clockwise
curve
Anticlockwise
curve
J-hook Oval

第二類是代表變化形態(Deformed)的字母:

變化形態代表字母[2]
字母 F W S L R E N I M Z
變化形態                    
中文
英文 Flat Wilted Slanted Left Right Extended Narrowed Inverted Mirrored Zag

基本筆畫組成複合筆畫(Compound stroke)時,組合的地方通常都會有折。因此在複合筆畫的名稱裏,即使把「折(Z)」省略掉,都不會構成誤會。爲免名稱冗長,傳承筆畫名稱一般都會省略「折(Z)」。

筆畫的具體命名,已列於上方「漢字筆畫名稱表」的「英文名稱」欄中。

電腦應用

编辑

Unicode的「中日韓筆畫(CJK Strokes)」區(U+31C0–U+31EF)收納了38種筆畫:

中日韩笔画
Unicode 联盟官方码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Cx
U+31Dx
U+31Ex
可見有許多筆畫Unicode都沒收錄。當中有不少是因為被Unicode視為可以與其他筆畫合併,例如[7]
  • 斜橫( )被視為可與橫( )合併。
  • 斜豎( )、右斜豎( )被視為可與豎( )合併。
  • 左點( )、直點( )被視為可與點( )合併。
  • 橫捺( )、挑扁捺( )被視為可與挑捺( )合併。
  • 扁捺( )被視為可與捺( )合併。
  • 橫斜( )被視為可與橫撇( )合併。
  • 挑鈎( )被視為可與橫鈎( )合併。
  • 橫撇鈎( )、挑撇鈎( )被視為可與橫豎鈎( )合併。
  • 撇橫撇( )被視為可與豎橫撇( )合併。
  • 撇橫( )被視為可與豎橫( )合併。
  • 撇橫彎鈎( )被視為可與豎橫彎鈎( )合併。
  • 直撇點( )被視為可與撇點( )合併……等等。

然而,在部份標準裏,這些筆畫是不可以合併的。例如明體的「辶」部,若把其挑扁捺更換作捺,字形不但變得詭異,甚至可能被視為錯字。这些合并的笔画可能只是在某些字、某些情況裏與別的筆畫相通,並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別的筆畫取代。

按Unicode 15.0之前的编码,豎橫撇( )被視為可與豎橫豎( )合併;但是若「夨」字的撇橫撇被更換作豎橫豎,将会變成錯字。又如橫曲鈎和橫捺鈎在中国国家规范 GF 2001-2001《GB 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8]傳承字形推薦形體[9]裏有區分(如“九”和“讯”右边),但是按Unicode 15.0也被视为可合併。2024年的Unicode 16.0收录了橫捺鈎(或横斜勾,U+31E4)和竖横撇(U+31E5),解决了表述这两个笔画的问题[7]

另外有少數在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筆畫或單筆畫漢字,在舊版中放在私人造字區裏,在新版時改爲對應到「中日韓統一漢字」的「擴展B(Ext-B)」區。GBK也将橫曲鈎定义在私用区,后续在GB 18030-2005内改为U+2E84;GB 18030-2000则在私用区U+E818放置橫撇鉤,但因为GB 18030-2005收录了扩展B区的汉字却没有修改对应导致GB 18030-2005内存在两个橫撇鉤(U+200CC和U+E818)[10]。連同部份單筆畫漢字,可數出「⺄〇一丨丿丶乀乁乙乚乛亅𠃉𠃊𠃋𠃌𠃍𠃎𠃑𠄌𠄎𡿨」這些字元,詳述如下:

編碼 筆畫 HKSCS舊編碼 備註
2E84 GBK私用区定义为U+E819,形同「㇤」(31E4)。与「㇈」(31C8)不同。
3007 形同「㇣」(31E3)。
4E00 形同「㇐」(31D0)。
4E28 形同「㇑」(31D1)。
4E3F 丿 形近「㇓」(31D3),但也有字型製成形近「㇒」(31D2)。
4E36 形同「㇔」(31D4)。
4E40 形近「㇝」(31DD),但也有字型製成形近「㇏」(31CF)。
4E41 形近「㇝」(31DD)。
4E59 形同「㇠」(31E0)。
4E5A 形同「㇟」(31DF)。
4E5B 形同「㇖」(31D6)。
4E85 形同「㇚」(31DA)。
200C9 𠃉
200CA 𠃊 F311 形同「㇗」(31D7)。
200CB 𠃋 F30E 撇挑,非撇橫。與「㇜」(31DC)不同形。
200CC 𠃌 GB 18030-2000在私用区定义为U+E818;GB 18030-2005同时收录二字。形近「㇆」(31C6)。不少字型把U+200CC製成橫撇鉤,把U+31C6製成橫豎鉤。
200CD 𠃍 F30B 形同「㇕」(31D5)。
200CE 𠃎 形近「㇘」(31D8)。
200D1 𠃑 F30A 形同「㇞」(31DE)。
2010C 𠄌 F308 豎挑,非豎橫。形同「㇙」(31D9),但與「㇗」(31D7)不同。
2010E 𠄎 F316 形同「㇡」(31E1)。
21FE8 𡿨 F30F 形同「㇛」(31DB)。

各範圍中筆畫數最多的漢字

编辑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规定,“笔画”是规范词形。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李家樹、吳長和:《漢字的演變和發展趨向》,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2005年12月1日。頁137。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I.字坊編輯部. 傳承字形筆畫表 (PDF). 傳承字形標準化文件 1.27. 一點字坊. 2022年9月17日 [2024年4月6日] (中文(繁體)). 
  3. ^ 中華民國敎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4.2 李郁周:《書寫與書法論集》,臺北,蕙風堂,1996年。
  5. ^ 顧大我:〈漢字字形標準化之我見〉,《華文世界》36期,1985.04[民74.04],頁33-36。
  6. ^ Proposed additions to the CJK Strokes block of the UCS (PDF), 表意文字小組: 頁3, 2006年4月3日 [2017年9月10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年6月14日) 
  7. ^ 7.0 7.1 Appendix F – Unicode 16.0.0. www.unicode.org. [2024-09-15].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GF2001-2001 《GB13000.1 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PDF). 2002: 7 [2024-03-14]. 
  9. ^ I.字坊編輯部.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 (PDF). 傳承字形標準化文件 1.36. 一點字坊. 2022年9月17日 [2024-03-14] (中文(繁體)). 
  10. ^ GB 18030 編碼表. 中文編碼網頁.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11. ^ 見於《字彙補》、《漢語大字典
  12. ^ 見於《中文大辭典》、《大漢和辭典
  13. ^ 這個字收錄於日本的TRON計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內。在编码上曾提交到当时的扩展C区,编号为JMK66147,后因扩展C区的时间原因被安排到了扩展D区,之后因找不到合适证据被撤销(見IRGN 1250 -- Japan: Request for Removal of Characters from CJK D work. 2006.11.1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最終於Unicode 13.0版收進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內。
  14. ^ 唐穎:〈中國筆畫最多的漢字有160畫 99.9%人不認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唐人》,2018年2月22日。

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