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親和力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2月7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2月7日) |
网頁親和力(又稱網路無障礙、網絡可達性、网络可用性、网页可访问性,英語:Web accessibility)旨於確保任何人都有辦法取得放在網頁上的媒體內容——無論人們是否遭遇了身體、心理或技術上的障礙,都不會妨礙人們接收作者所釋出的資訊。也就是讓網上的內容「易於親近」,易於取得、利用。
作用编辑
無論是一般人或者是身心障礙的朋友,都需要有規範的網站方可便捷地取得資訊,無障礙網頁則是拓展對網頁的規範,以更嚴謹的態度及條件來設計網頁,使網頁內容落實「無障礙」讓不同程度或需求的使用者,可以順暢的獲取網站上的資訊。
使用無障礙網頁規範所製作的網頁,有助於視覺、聽覺、行動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障礙的使用者瀏覽。另外,對於使用較為老舊、運算速度較慢的電腦使用者也有幫助。事實上具親和力的設計不僅對於那些日常生活有所不便的人有幫助,同時更能讓所有其他人,也從中獲得更好的操作介面。無障礙網頁的優點還包括增加多元就業機會、縮短數位落差、擴展社交生活、紓解心理壓力等等。
落實無障礙網頁的方法编辑
網路資訊要能夠以「無障礙」的方式傳達給使用者,基本上包含三個要素:
发展情况编辑
臺灣编辑
過去十幾年來,台灣政府一直推動所謂「無障礙空間」,意思是透過人行道、騎樓、公共設施等的設計,讓身心障礙人士可以自由的進出於各種空間,讓行動不便者更能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經過政府的多年宣導,無障礙空間的概念已經為一般人所熟知,而無障礙網頁的意義跟無障礙空間類似,只是一個是著重於虛擬網路空間的便利性,而無障礙空間著重於實體空間的便利性。
前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簡稱「研考會」)自2003年起即開始推動無障礙網頁的建置,先由公部門中央機關做起,陸續推動到各級地方學校等單位。有些關懷弱勢、善盡社會公益的民間團體及公司也開始關注此課題。
2008年,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表「網頁內容無障礙指引2.0」。2013年,修訂《各級政府機關機構與學校網站無障礙化檢測及認證標章核發辦法》與《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資料來源: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條約專要文件
中國大陸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已在2008年发布了中国大陆通信行业标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同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等级一指南》,面向网页开发设计者,希望能通过它使得网页无障碍更加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考虑到网页设计技术的多样性,这份指南并不对网页设计者的具体实现方式做规定,而是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標準與規範编辑
全球資訊網協會透過無障礙網頁倡議,針對網頁內容親和力發佈了網頁內容可及性規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簡稱 WCAG,是一系列的指導原則。
CSS這個控制網頁呈現的標準也考慮了親和力。
台灣無障礙網頁標準编辑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推行的是類似親和力的「無障礙網路空間」概念(像是Accessibility就譯為無障礙)。前行政院研考會參考以上所說的WAI文件,於2002年訂頒「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達成某等級要求的網站,可以在加入會員後自行在網頁上掛上此等級的檢測認證標章。目前有四個不同等級的無障礙網路認證標章,分別從A,A+,AA到AAA標章。[1]
依「無障礙網路空間推動時程」,為機關全網域之下的網頁,均要符合無障礙可及性設計。
辅助网页浏览的技术编辑
残障人士会使用以下辅助技术来进行和协助网页浏览:
親和力軟件编辑
相關主題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中国互联网协会无障碍样板频道
- 林克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深入親和力:在 30 天內打造更具親和力的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ark Pilgrim 的 Dive Into Accessibility 的中文譯本)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供開發規範之細節以及輔助檢查工作的電腦工具。
- 無礙自由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我們都應該了解的無障礙網頁概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网站辅助功能工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creen Magnifi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