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竹 (大字)
義竹,原稱義竹圍,是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也是全鄉行政中心所在地,位於該鄉中部偏東,並延伸至東南側邊界地帶的中段。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義竹村、岸腳村西南部、傳芳村不含北端及東北端、仁里村、六桂村不含南部中段及東段、頭竹村東部邊界地帶。[1][2][3][4]
歷史编辑
台灣日治初期,義竹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義竹圍庄」,隸屬於龍蛟潭堡。該庄北與新庄為鄰,東北側凹入地區與角帶圍庄為鄰,東南邊凸出部分的東北至東南,以及本體的南邊隔八掌溪分別與岸內庄、下中庄為界,西邊為頭竹圍庄、埤仔頭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東後藔區」,隸屬於鹽水港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東後藔區改隸屬於嘉義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簡化為「義竹」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義竹庄。[5]
聚落编辑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二竹圍(義竹)、北勢堀、竹圍仔、三塊厝(已消失)、刣狗堀、北路藔(已消失)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傳芳、岸腳等聚落。[4]
交通编辑
省道台19線又稱「中央公路」,是彰化縣彰化至台南市永康的幹道,經過本地區岸腳、義竹兩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可前往朴子市、六腳鄉、雲林縣北港鎮、元長鄉等地,南行可前往臺南市鹽水區、學甲區、佳里區、西港區等地。[1][2][6]
縣道163號是嘉義市市區至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的道路,經過本地區岸腳、義竹兩聚落,其中岸腳至義竹路段與省道台19線共線。由該道路東北行可前往鹿草鄉、水上鄉、嘉義市西區,並止於縣道159號路口;西南行可前往布袋鎮,並止於好美里。[1][2][6]
縣道172號是布袋鎮布袋市區至中埔鄉澐水的道路,經過本地區竹圍仔、北勢堀、傳芳、義竹等聚落,其中義竹以南至縣市界路段與省道台19線共線(共線路段延伸至鹽水市區南郊)。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布袋鎮,並止於布袋市區;東行可前往臺南市鹽水區、新營區、後壁區南部、白河區、嘉義縣中埔鄉,並止於省道台3線路口。[1][2][6]
學校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臺灣堡圖. 臺灣總督府. 1904年.
- ^ 2.0 2.1 2.2 2.3 2.4 2.5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行政區_街庄(1990年代)圖層.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4].
-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行政區_村里界【NLSC】圖層.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4].
- ^ 4.0 4.1 4.2 4.3 嘉義縣義竹鄉行政區域圖. 內政部. 2005年12月.
- ^ 台灣總督府、台灣日日新報社合編 (编).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成文出版社. 1921年.
- ^ 6.0 6.1 6.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行政區_鄉鎮區界【NLSC】圖層.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