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
此條目可能过多或不当地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文字、图像及多媒体文件。 (2015年2月7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2月7日) |
茶陵縣,湖南省东部县份之一,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属长沙国。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屬湘潭专区,1983年,茶陵改屬株洲市,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4个乡镇、农场。茶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茶陵縣 | |
---|---|
![]() | |
概览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中国湖南省株洲市 |
区划类别 | 县 |
区划代码 | 430224 |
地理 | |
总面积 | 2,507 平方千米 |
人口及經濟 | |
总人口 | 58万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电话区号 | +86 |
地名由来编辑
境内多山丘,又有炎帝神农氏“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传说,因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卷29衡州茶陵县:“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太平寰宇记》卷115衡州茶陵县:“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名焉。”[1]
气候编辑
茶陵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7.9℃,降雨量1370毫米,日照时间1718小时。
资源编辑
茶陵资源丰富。有耕地43.1万亩,水域7.9万亩,山丘172万亩,草场90万亩。主要矿厂资源有铁、钨、锡、铅、锌、钽铌、金、煤、石灰石、萤石、花岗岩等20余种。农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柑桔、苎麻、生姜、大蒜、白芷、菜油、烤烟、茶叶和生猪、菜牛、黑山羊等,其中生姜、大蒜、白芷合称茶陵三宝,茶陵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牲猪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树、杉树、楠竹、油茶等,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23万立方米。水电能蕴藏量达14.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6万千瓦。
行政区划编辑
下辖:[2]
云阳街道、界首镇、湖口镇、浣溪镇、马江镇、高陇镇、潞水镇、虎踞镇、平水镇、枣市镇、火田镇、严塘镇、腰陂镇、秩堂镇、下东乡、舲舫乡、思聪乡、洣江乡、八团乡、桃坑乡、茶陵监狱、汉背街道、利民街道和红色农场。
交通编辑
歷史与文化编辑
茶陵历史悠久。
稻作文化编辑
神農氏编辑
耕读文化编辑
洣江书院编辑
南宋以来,人杰地灵的茶陵县共有载入《茶陵县志》等历代公私书院30多所.宋朝以来,书院数量一直稳居全省前列。其中东山书院为宋末著名教育家、著述家、刻书家陈仁子于元初创建,其刻印书享誉全国,为当时全省最大的私人刻书院。创办于明弘治十七年的洣江书院,由知州林适玉倡建,在全省久负盛名。
井冈山根据地编辑
中国第一个工农兵革命政府编辑
- 1927年11月26日,毛泽东领导在茶陵建立中国第一个工农兵革命政府,谭震林任主席,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1927-1930年,国民党军“会剿”茶陵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
国共内战编辑
抗美援朝编辑
- 李雪瑞(1914-1951)中国人民解放军67军200师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51年朝鲜前线牺牲.
- 谭善和(1915~1991),解放军工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工兵部队司令员、军委工程兵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衔。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勋章.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顾委委员。
- 谭文邦(1909~1987)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军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颜金生,1954年任志愿军1军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编辑
旅游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 ^ 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茶陵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7.
- ^ 存档副本. [2005-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30).
- ^ 存档副本. [2005-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