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皋
趙志皋(1524年—1601年),字汝邁,號濲陽。浙江蘭溪縣(今雲山街道)人。明朝政治人物,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萬曆年間官至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趙志皋 | ||
---|---|---|
大明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
| ||
籍貫 | 浙江金華府蘭溪縣軍籍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汝邁,號濲陽 | |
諡號 | 文懿 | |
出生 |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十三日 浙江蘭溪縣城中隅 | |
逝世 |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京師官邸 | |
配偶 | 娶方氏 | |
出身 | ||
| ||
經歷 | ||
|
生平编辑
趙志皋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四十五歲中式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第七十七名,廷试第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萬曆初年遷侍讀。五年十一月因不满張居正戀權奪情,劝居正终丧,致拂其意,出為廣東副使,于城西浮丘建吹笙亭,“开浮丘大社,与粤中士大夫赋诗”[1],同遊者有陈堂、姚光泮、张廷臣、黄志尹、邓时雨、梁士楚、陈履、邓于蕃、袁昌祚、杨瑞云、黄鏊、陈大猷、金节、郭等等人[2]。随以考察降解州同知,遂辞官歸乡。
张居正死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起用为南京太仆寺寺丞,十月升南京国子监司业,十二年三月升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十月升左谕德兼侍读,十三年五月管理纂修玉牒,十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十四年正月补充经筵讲官,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十五年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本府印信,充玉牒纂修官,七月充经筵讲官,十二月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十七年十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轉左侍郎,十八年八月充经筵讲官,十九年九月升大学士,入閣办事。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二十年(1592年)為首輔,以往張居正柄國,權震主,申時行繼之,勢猶盛。王錫爵性剛負氣,人亦畏之,然而當趙志皋當到首輔,年已經七十有餘,耄矣,且柔而懦,因此被朝士所輕,詬誶四起。二十二年二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九月卒於官。諡文懿。
家族编辑
曾祖趙年,工部郎中、進階奉政大夫。祖父趙晨,縣主簿。父趙賢。母張氏。永感下。弟趙志淑(监生)。
注釋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编]
參考書目编辑
- 《明史》卷二百十九
- 王龍溪:《中鑒錄》
外部連結编辑
官衔 | ||
---|---|---|
前任: 王家屏 |
明朝内阁首輔 1592年—1593年 |
繼任: 王錫爵 |
前任: 王錫爵 |
明朝内阁首輔 1594年—1601年 |
繼任: 沈一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