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
(重定向自音譯)
此條目論述以大中華地區和漢語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音譯是一种以原來國家的當地语言读音为依据翻译的形式,一般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音譯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和国名等的翻译。音译词只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不可拆分,否则没有意义,例如:张伯伦(Chamberlain)是音译,并不代表该人物姓张;「麥克風」是microphone的直接音譯,和「麥子」或「風」沒有任何關係。
与之相对应的,根据原语言内容語意来进行的翻译称为意译,有的时候,音译和意译是可以兼顾的。例如:英文中「Laser」一词,中国大陆曾经译为“莱塞”,属纯音译,後改译为“激光”,属纯意译;台湾則譯為“镭射”,則是音譯加半意譯。例如:饮料“Coca-Cola”的中文譯名可口可乐為音译与意译兼顾的典范[來源請求]。
常見示例编辑
相關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Dupriez, Bernard. 1991. 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Devices: Gradus, A-Z. Toronti. ISBN 0802068030.
- Gennett, Gérard, Channa Newman, et Claude Doubinsky. 1997. Palimpsest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 吉日嘎拉.语言之间的“音译”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5):51-54.
这是一篇與语言或语言学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