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水龍
顏水龍(臺灣話:Gân Súi-liông,1903年6月5日-1997年9月24日),臺灣臺南市下營區人,臺灣畫家、民俗工藝研究者及藝術教育家,曾在1934至1937年間,與楊三郎、廖繼春等人合作創立臺陽美術展覽會與臺陽美術協會,並花費半生時光於研究推廣臺灣手工藝,致力於培育工藝美術人材。1944年起,先後任教於臺南工業專門學校(今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家政專科學校(今臺南應用科技大學)以及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1950年後,其作品開始限定於某些特殊題材,如臺灣原住民、臺灣風景等,其臺灣風景作品表現出其人文關懷。
顏水龍 | |
---|---|
![]() | |
出生 | ![]() | 1903年6月5日
逝世 | 1997年9月24日![]() | (94歲)
国籍 | ![]() ![]() |
民族 | 漢族 |
语言 | 臺語、日語 |
职业 | 畫家 |
配偶 | 金𤆬治(1942年結婚) |
儿女 | 顏峰一(長子) 顏美里(長女) 顏千峰(次子) 顏紹峰(三子) |
网站 | http://slyen.org/ |
学历
| |
顏水龍 | |
漢字 | 顏水龍 |
---|---|
白話字 | Gân Súi-liông |
臺羅拼音 | Gân Suí-liông |
生平编辑
求學编辑
顏水龍於1903年出生於日治臺灣茅港尾西堡(今臺南市下營區)紅毛厝,1910年,顏水龍父母先後去世。1915年下營公學校畢業後入臺南廳教員養成所,1918年回母校下營公學校服務,擔任教職。受其同校教員澤田武雄(石川欽一郎學生)鼓勵,1920年赴東京私立正則中學修習素描。
1922年,以半工半讀方式進修於美術學校的顏水龍順利考上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並結識了台灣赴日的校友王白淵、張秋梅、廖繼春等人。期間受教於藤島武二與岡田三郎助,藤島武二的嚴謹畫風與岡田家中工藝收藏品對顏水龍影響甚大。
1927年3月,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7月,與陳澄波、楊三郎、倪蔣懷、陳植棋、李梅樹、郭柏川、范洪甲、陳承藩、陳慧坤、張秋海、 張舜卿、廖繼春等十三人組織「赤島杜」畫會(1934年解散)。9月入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修習。
1929年,因霧峰林獻堂資助,留學法國。期間作品受到馬爾香與費爾南·萊熱影響最大。除此,顏水龍於坎城認識畫家基斯·梵·鄧肯,也師承梵‧鄧肯的裝飾性色彩。
中年時期编辑
1933年,顏水龍任職於大阪的「株式會社壽毛加社」(今スモカ齒磨株式會社,製售齒磨,即牙粉),從事廣告設計,是臺灣人第一位專業廣告人,也自此生平走向以工藝美術為主。1933年-1944年之間,顏水龍除了任職大阪外,也曾受臺灣總督府之聘回臺推廣工藝美術,1940年在臺南州學甲鄉北門地區創立「南亞工藝社」。
繼1942年12月與金𤆬治在臺結婚後,顏水龍在1944年回臺定居,隔年被聘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科助教授,教授素描與美術工藝史,專門推廣臺灣工藝美術作品。也參與當時由當時臺南市市長羽鳥又男所主持的赤崁樓修復。而除了工藝美術推廣外,他也是臺灣企業識別標誌(CIS)的肇始者,例如臺中太陽堂餅店之識別標誌作品,食品包裝與該店室內設計即出於顏水龍之手。
中年時期作品以工藝美術為主,另外1934年與1937年也與楊三郎、廖繼春等人合作,分別創立了臺陽展與「台陽美術協會」;1940年與張萬傳、陳德旺、范倬造、黃清亭、洪瑞麟、藍運登、謝國鏞等人組織「台灣造形美術協會」。
晚年與退休编辑
晚年藝術作品大多是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的繪畫創作。除此,從1961年起,他陸續製作了一連串的馬賽克壁畫,例如1961年受關頌聲在死前所託的臺灣體育大學體育場外牆的《運動》等等[1]
1970年應台北市長高玉樹之邀擔任臺北市顧問,成為參與與推動美化臺北市容的重要人物,提出敦化北路、仁愛路寬闊林蔭大道及仁愛圓環的構想 ,這正是顏水龍年輕在法國巴黎香榭大道的經歷所演化;這條呈英文字母L字形狀的林蔭車行大道起終點則為松山機場與總統府。該道路配合松山機場的擴建,充實了臺北做為首都迎賓的門面。
1960年-1968年,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兼任教職;並於臺南家政專科學校、東方工專擔任美工科創科主任;1984年,自實踐家專(今實踐大學)教職退休,之後大部分時間都專於繪畫,也舉辦了多次的回顧展。1989年規劃臺中縣編織博物館。晚年受林玉山影響喜愛上迪士尼卡通人物。
作品编辑
畫作编辑
- 中年:《范無如區訣別圖》、《憩》
- 晚年:《藍與白》與《穿白禮服的小姐》
馬賽克磚壁畫编辑
- 1961年:台中體育場外牆《運動》[1]
- 1962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博愛教會《耶穌》
- 1963年:林商號合板公司高雄工廠《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隨著台北總公司建築拆除,此作品已遭破壞不復存在。
- 1964年:太陽堂餅店《向日葵》
- 1966年:日新戲院《旭日東昇》
- 1967年:豐原高爾夫球俱樂部《高爾夫球揮桿》
- 1969年:劍潭公園《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台北中山堂、臺北自強隧道
- 1971年:大鐘印染廠臺中烏日廠馬賽克壁畫,2008年烏日廠拆除,作品遷至桃園中壢廠
- 1972年:兩幅《熱帶植物》。一為楊玉城自宅《熱帶植物》,曾於2008展出。另一幅《熱帶植物》原為小林家族收藏,2018年捐贈臺南市美術館
- 1973年:電光企業臺北門市《熱帶魚》,門市拆除時遭卸為10塊,後業者找專人修復後捐贈給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1984:台北市三連大樓《竹林》及《採棉圖》
- 1986:花蓮慈濟醫院《釋迦治病圖》
- 台中太陽堂餅店
- 「太陽堂」餅店
臺中市「太陽堂」餅店的創始人林紹崧、何秀眉夫婦與顏水龍熟識。顏水龍1950年代中期搬到臺中市定居後,參與太陽堂的所有設計工作,例如包裝、店面、室內設計、建築設計,甚至連太陽餅的製作都參與意見。
1964年,在剛完工的自由路太陽堂餅店新店內留下一幅「向日葵鑲嵌畫」,同時也成為臺灣首位廣告人、企業識別標誌(CIS)與文化產業先驅。但這幅壁畫曾因戒嚴時期,被警備總部認為向日葵似有宣傳共產主義疑慮,而用木板封住廿五年,直到1989年才拆除。顏水龍晚年接受訪問時,被問到最喜歡哪一座馬賽克作品時,都是回答「臺中太陽堂的向日葵」。[2]
浮雕编辑
工藝品/設計圖编辑
軼事、趣聞编辑
遇上只會空談的王白淵
「坐牢六年的王白淵,囹圄生活中最大的收獲莫過於手工藝產生濃厚興趣,學會了蒔繪(日語,即漆器上的泥金畫)技法的手藝,作品曾在『囚人作品展售會』中展覽出來。出獄後,得知當年美術學校老同學顏水龍正努力推展美術工藝;即利用臺灣本土特產的材料配合現代生活的需求,製造實用性及裝飾性的工藝品,便躍躍欲試,以半專家的身份找顏水龍合作。那時臺北車站近傍有家旅社是他們一位朋友開的,每回顏水龍北上,就相約在旅社客廳商討手工藝推展的事,連續談過幾回後顏水龍煩了,氣話也說了出來:「你只知道談,若是和你一起作事,我會被你活活氣死!」[3]
影視作品编辑
- 電視劇《紫色大稻埕》,許仁杰飾(2016年)。
- 紀錄片《藝界巔峰-顏水龍》(2007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行)、《藝界顛峰-廖德政+顏水龍》(2015年),江國梁攝影、黃明川電影工作室製作。[4][5]
相關條目编辑
相關著作编辑
- 莊素娥,《臺灣美術全集6‧顏水龍》(台北:藝術家,1992)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顏水龍畫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2)
- 涂瑛娥,《蘭嶼‧裝飾‧顔水龍》(台北:雄獅美術,1993)
- 顏水龍,《台灣第一廣告人:顏水龍廣告作品》(台北:時報文化,1997)
- 江學瑩,《美麗的台灣農村:顔水龍》(台北:雄獅美術,2000)
- 林武憲,《顔水龍:紅毛厝傳奇》 (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
- 張瓊慧,《台灣工藝21‧顔水龍與生活工藝特輯》(南投:台灣工藝季刊,2005)
- 張慧玲,《顔水龍工藝特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5)
-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水龍頭:顏水龍的故事》(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7)
- 生活工藝運動大展規劃小組,《顏水龍爺爺的故事》(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9)
- 雷逸婷編輯,《走進公眾‧美化台灣:顏水龍》(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2)
- 黃光男,《顏水龍:熱蘭遮城古堡》(台北:藝術家,2012)
- 陳思妤,《遇見工藝大師:顏水龍》(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3)
- 林俊成,《鑲嵌藝術:馬賽克傳承》 (台北:愛書人雜誌,2013)
- 顏水龍,《臺灣工藝》(台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6)
腳注编辑
- ^ 1.0 1.1 〈顏水龍與臺灣應用美術的發展〉. 《走過從前迎向新世紀:慶祝臺灣光復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專輯》. 臺灣: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5. ISBN 9570066415 (中文(臺灣)).
- ^ 張瑞楨. 戒嚴封太陽花 25年不見天日. 台中: 自由時報. 201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辨識老店 就認顏水龍向日葵壁畫……台中老一輩人都知道,太陽餅的起源店「就是那一間有太陽花(向日葵)馬賽克壁畫的店」。
- ^ 。這則小故事是顏水龍告訴謝里法的。詳見謝里法/著,《台灣出土人物誌》,前衛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164~165。
- ^ 台灣玉山電視台獲授權直播《藝界巔峰-顏水龍》. 陳凱劭的BLOG. 2007-09-30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中文(臺灣)).
- ^ 藝界顛峰-廖德政+顏水龍. viewpoint.pts.org.tw.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顏水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