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政(?—559年),字士貞,渤海蓨人,北齊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高德政早年在東魏丞相高歡之子高洋府中任開府參軍,他與高洋關係甚好,兩人相處親暱,言無不盡。高德政累次升遷至相府掾,被高歡委為心腹之任,後又遷任給事黃門侍郎。

547年,高歡死後,長子高澄赴晉陽繼任丞相,高洋留守鄴城,命高德政參預機密事務,對他更加親重。549年,高澄遇刺身亡,高洋夜召楊愔杜弼崔季舒及高德政等人商議,決定由楊愔陪同其前往晉陽繼位,命高德政留守鄴城,任相府司馬,主管門下省事務。

高洋稱帝後,高德政被任為侍中,兼領宗正卿,不久又兼任吏部尚書,封藍田縣公。天保七年(556年),遷尚書右僕射,兼侍中,食勃海郡干。與尚書令楊愔同掌朝政,多有建樹。

高洋晚年酗酒,高德政屢次諫勸,高洋反感,對左右說:「高德政恒以精神凌逼人。」高德政大為恐懼,稱病躲入佛寺,兼學坐禪,以求退身。[1]

高洋對楊愔說:「我真擔心高德政啊!他的病怎麼樣了?」楊愔知其忌憚德政,遂答:「陛下若用為冀州刺史,病當自差。」[2]

高洋聽從建議。高德政見到任命,立刻起床,高洋大怒,召其入宮,曰:「聞卿病,當為卿針灸。」說罷拔刀刺之,血流滿地,又命武士劉桃枝斬其三趾,並囚於門下省。當夜開城門,以氈輿送其返家。

翌日,其妻攜家中四床寶物請託求情,恰巧高洋密訪其家,見之大怒曰:「我宮中府藏猶無是物!」詰其來源,得知為前朝東魏元氏所賄,高洋怒極,命將高德政斬首,其妻與子高伯堅亦被誅。其家財金寶盡賞平秦王高歸彥

事後高洋向群臣解釋:「高德政常言當用漢人禮儀,去鮮卑舊俗,此一條便當死,又教我誅諸元氏,我今殺之,亦為元氏報仇。」但事後又悔,追贈高德政為太保、冀州刺史,諡曰康。由嫡孫高王臣襲爵藍田縣公。

家庭

编辑

祖父

编辑
  • 高和璧,北魏中書博士

父母

编辑

子孫

编辑
  • 長子:高伯堅,司徒東閣祭酒,贈海州刺史
    • 嫡孫:高王臣,襲爵藍田縣公,給事中、廣德將軍
      • 曾孫:高敬言,唐刑部員外郎、郎中,除戶部侍郎、吏部侍郎,歷任果、虢、糓、許四州刺史
        • 玄孫:高纘(632-669年),字崇業,年二十授右千牛備身,歷任懷州司士、汾州司功、洛州司戶。總章二年卒,年三十八
        • 玄孫:高隆基(633-680年),字繼,年弱冠以國子監明經高第,歷任並州參軍、左千牛衛兵曹參軍、尚乘直長、岳陽縣令、猗氏縣令。有子高懿、高憲
  • 次子:高仲武,京畿司馬、平原郡守

注釋

编辑
  1. ^ 《北齊書》卷三十:「帝不悅,又謂左右云:『高德政恒以精神凌逼人。』德政甚懼,乃稱疾屏居佛寺,兼學坐禪,為退身之計。」
  2. ^ 《資治通鑑·陳紀》卷一百六十七:「帝謂楊愔曰:『我大憂德政病。』對曰:『陛下若用為冀州刺史,病當自差。』帝從之。」
  3. ^ 《北齊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諧遽出避之,道逢其甥高德正。」
  4. ^ 《北史·卷九十·列傳第七十八》:「諧遽出避之,道逢其甥高德正。」

延伸閱讀

编辑

[]

 北齊書·卷30》,出自李百药北齊書

參考書目

编辑
  • 《北齊書》卷三十《高德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