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禑王朝鮮語:고려 우왕高麗 禑王 Goryeo U'wang;1365年—1389年),名朝鮮語:왕우王禑 Wang U),是高丽王朝第32位国王(1374年至1388年在位),高丽恭愍王和奴婢般若所生之子。初名牟尼奴朝鮮語:모니노牟尼奴 Monino)。

高丽禑王
高丽国第32代國王
在位期間:1374年—1388年
前任:高丽恭愍王
繼任:高丽昌王
姓名王禑
出生1365年
逝世1389年
父親高丽恭愍王
母親奴婢般若
王妃谨妃李氏

生平 编辑

高丽恭愍王十四年(1365年)生,封江宁府院大君

恭愍王男宠內侍弒殺(一说權臣李仁任唆使)之後,被守门下侍中李仁任拥立为王,时年十岁。高麗朝政皆由李仁任控制,遣密直使张子温、典工判书闵伯萱至明朝告讣,请赐谥承袭。请谥表曰:“窃念臣父先臣颛,早承旧服,爰处遐方,幸逢圣人之兴,灼见天命之集,既委质于事上,亦尽心而治民,若稽成规,宜请殊号。伏望同仁夷夏,施泽幽明,察先臣笃于忠贞,哀孤臣迫于痛悼,举易名之典,副向化之诚,则臣谨当宣孝治于一方,祝圣寿于万岁。”承袭表曰:“伏念臣禑恶运既深,先臣奄逝,年龄甚弱,方居衰绖之庐,政事惟繁,难旷蕃宣之职。兹当呼吁,切切兢惶。伏望推无外之洪恩,降由中之明诏,俾小国得遵旧典,许孤臣仍守遺基,则臣谨当永坚保釐之心,上答生成之造。”明朝礼部主事林密被护送官金义执送北元,张子温、闵伯萱逃回。

禑王元年(1375年)正月,遣判宗簿寺事崔源如京師告丧、请谥及承袭。北元遣翰林承旨孛刺的前来册封:“夫父死子继,古今之通谊也。理苟安,何难改作? 今以牟尼奴为征东省左丞相、高丽国王!于戏!稽古象贤,期于为治而已,牟尼奴其益懋迺心,保乂我民!毋替若祖为我国藩辅之义,则忠孝之道于是在矣。往敬之哉,益光宠命!”

1375年,倭寇首領藤經光竟公然恐嚇高麗國王,要求高麗向其進貢糧食。倭寇的猖狂激起了高麗軍民的憤慨。於是,一位高麗將領想出一個辦法,先假裝答應提供糧食,然後宴請倭寇首領,藉機誘殺藤經光。可惜這個計謀被泄露,藤經光與其黨徒一起逃到了海上,僅有三名倭寇被捕殺。為了進行報復,倭寇開始大批屠殺高麗婦女和兒童,全羅道等沿海地區被倭寇搞得人煙稀少,非常荒涼,高麗王朝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1377年农历八月,有番僧自和林至高丽,对高丽人说:“帝将以瀋王孙(即脫脫不花)为高丽国王。”高丽将番僧逮捕,经审讯,认为番僧有精神病,释放。但是之后北元打算用脫脫不花替换禑王。高麗朝廷坚决抵制,最终作罢。

1380年8月,倭寇袭击高丽,咸阳郡陷落,500名高丽士兵和2名将领战死。9月,李成桂率領高麗軍隊在南原與倭寇主力進行決戰。在戰鬥中,李成桂指揮隊伍左突右沖,殺敵無數。混戰中,一個倭寇暗中施放冷箭,射中了李成桂。高麗军队見主帥受傷,頓時出現慌亂。就在這時,李成桂強忍著傷痛,向部下大聲喊道,“害怕的就退回去,我要去殺死敵人了!”說罷,他帶頭沖入敵陣,又殺死了8名倭寇。李成桂的壯舉激勵了高麗士兵,他們勇氣大增,紛紛重新投入戰鬥。由於倭寇的實力很強大,戰鬥陷入膠著狀態。倭寇首領阿只拔都(高麗人對其的稱呼,具體姓名不詳。“阿只”是朝鮮語,意為“幼兒”,“拔都”是蒙古語,意為“勇敢無敵的武士”)十分彪悍,他騎著一匹白馬,橫衝直撞,嚇得高麗士兵紛紛閃避。見倭寇一時難以擊退,李成桂找來部將李之蘭商量破敵之策。李之蘭認為“擒賊先擒王”,應該先處理掉倭寇首領阿只拔都,但李之蘭又告訴李成桂說:“此賊很難生擒,他帶著兜盔保護著臉,沒有可以射穿的地方。”李成桂胸有成竹地說:“我來射他兜盔的頂子,若兜盔脫落,你馬上用箭去射他。”商議完畢,李成桂挽弓搭箭,瞄準目標,正中阿只拔都兜盔的頂子,兜盔偏向一旁。阿只拔都慌忙扶正自己的兜盔,李成桂再發一箭,又射中頂子,兜盔被射落。接著,李之蘭的箭如流星般趕到,正中阿只拔都面門,阿只拔都大叫一聲,落馬身亡。阿只拔都的死摧毀了倭寇的鬥志。李成桂趁势率高丽军队大舉進攻,倭寇被殺得落花流水。據史料記載,當地的河流都被倭寇鮮血染紅了,過了六七天後顏色都沒有褪乾淨。在這場戰鬥中,李成桂俘獲倭寇600多人、战马上千匹,斩杀倭寇無數,只有70余名倭寇逃到智异山。此战使倭寇元氣大傷,好長一段時間無力騷擾高麗邊境。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由于高丽已经占领该地32年,王禑不愿放弃该地,于是在判三司事崔莹建议下,准备进攻辽东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反对无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东。王禑還下令禁止使用洪武年號,恢復胡服[1]。五月,曹敏修、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上书要求班师,王禑不听。于是在威化島回軍,回师松都,流放並處死崔莹。六月,王禑被李成桂逼迫退位,其子王昌即位,並恢復洪武年號,禁止胡服,沿襲大明衣冠[2]

1389年十一月,王禑意图复辟,事觉,李成桂又废了其子王昌,改立高丽宗室王瑶为王。迁王禑于江陵島,流王昌於江華島。十二月,杀之。

朝鲜王朝编撰的《高丽史》声称王禑不是高丽恭愍王之子,而是其宠臣辛旽之子,称为辛禑朝鮮語:신우辛禑 Sin U)。《高丽史》沒有将他在位期间列入世家,而是列入列传之中,不承认其国王的合法性。甚至有说法称他的母亲根本不是般若,父亲也不是辛旽,他是僧人能祐母亲偷来的孩子[3]。不過,高麗末、朝鮮初的隱士元天錫,在其私著的《耘谷行錄》裡也提到王禑之父就是恭愍王,而根本不是辛旽。[4]

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辛旽生下王禑的说法是朝鲜王朝史官对他的污蔑[5]

高丽与女真的冲突 编辑

1382年,明朝命故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令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平,女真败退。1384年,明又派女真千户白把山率70余骑至北青州,这是明准备接管故元合兰府辖区的又一次试探,但由于兵力单薄,为高丽军击退。

家庭 编辑

妃嫔 编辑

王禑的妃嫔共有十二人,称为九妃三翁主,为《高丽史》所不載。

九妃三翁主分別是:

  • 谨妃李氏(李琳之女,王昌之母)
  • 宁妃崔氏(崔莹之女)
  • 毅妃鲁氏
  • 淑妃崔氏
  • 安妃姜氏
  • 正妃申氏
  • 德妃曹氏
  • 善妃王氏
  • 贤妃安氏
  • 和顺翁主(绰号小梅香)
  • 明顺翁主(绰号燕双飞)
  • 宁善翁主(绰号七点仙,原为密直南秩之妾)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高麗史》卷137:乙丑,停洪武年號,令國人復胡服。
  2. ^ 《高麗史》卷137:丙午,復行洪武年號,襲大明衣冠,禁胡服。
  3. ^ 高麗史133卷-列傳46-辛禑1 或云: "初般若有身滿月旽令就友僧能祐母家産*能佑{能祐}母養之 未期年 兒死 能祐恐旽讓旁求貌類者竊取隣家隊卒兒置諸他所 告旽曰: '兒有疾請移養.' 旽諾. 居一年旽取養于家以同知密直金 所賂婢金莊爲乳 般若亦未知爲非其兒也
  4. ^ 《耘谷行錄序》(詩史序為朴東亮所作):「嘗聞原州人元天錫在麗末隱居著書。言禑,昌父子非辛出事甚悉。逮我朝。閉門終身。其淸風峻節。直可與圃,冶諸公相伯仲。而子孫祕其書久益密。人無得以見者。幷與其名遂泯泯不傳於世。後二百年。余按節到是州。適得其所爲詩耘谷集。雖所紀不多。與向所聞異。要之不失爲特筆也。嗚呼。方禑之嗣王位也。」
  5. ^ 高丽外交史 654页 韩国 卢启铉著. 紫荊, 金荣国译. 延边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编辑

高麗禑王
前任:
高麗恭愍王
高麗王朝國王
1374年—1388年
繼任:
高麗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