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琴
黃朝琴(1897年10月25日-1972年7月5日),出生於臺灣嘉義縣鹽水港(今臺南市鹽水區),中華民國外交、政治人物。早年留學日本期間,參加抗日運動,鼓吹民族思想;並負笈美國,研究國際公法,學成後赴中華民國,任職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戰後,歷任省議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等職,主持臺灣省議會近二十年,為台灣1950年代「半山」派的政治人物代表。另外,雖然非建築專業出身,但黃朝琴對於建築有其獨到的見解與興趣,曾被稱為「無執照的建築師」[1][2]。與連震東、黃國書、林頂立等人都是台灣的「半山」政治人物。親近政學系。其妹為日治時代台南知名詩人黃金川。
黃朝琴 | |
---|---|
| |
![]() | |
任期 1945年11月1日-1946年3月1日 | |
前任 | 首任 |
继任 | 游彌堅 |
![]() | |
任期 1946年2月28日-1963年6月1日 | |
前任 | 首任 |
继任 | 謝東閔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897年10月25日
逝世 |
1972年7月5日![]() | (74歲)
国籍 |
![]() ![]() |
政党 |
![]() |
父母 | 父:黃宗海 |
學歷 | |
---|---|
經歷 | |
|
生平编辑
- 1897年,10月25日出生於日治臺灣的嘉義縣鹽水港,在他十歲時祖父與父親先後去世,由母親蔡氏扶養他與弟妹長大[3]:1。1914年他自鹽水港公學校(今臺南鹽水國小)畢業[3]:131,畢業時成績不佳[4]:5。之後升學就讀彰化公學實業科,但要升二年級時因故返家繼承父業管理家產[註 1]而輟學[4]:6[3]:131。之後黃朝琴經營自行車批發生意,及大阪丸代理店,於新營及鹽水等地設有倉庫,而後來據黃朝琴之回憶錄,他因為自覺學歷不足,又看見日本人欺負臺灣人的行徑,遂決定去東京求學[4]:7。
- 1917年,到了日本東京後,黃朝琴剃光了頭,住在「下宿屋」裡,並叫先前已到日本神戶讀商事學校的弟弟黃朝碧過來同住,之後進入正則英語學校與研數學館補習,約過半年後考入日本中學校(今日本學園中學校・高等學校)三年級[註 2],其弟則轉入該校二年級[4]:8[3]:132。
- 1920年,就讀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科,在日期間曾與友人創辦《台灣民報》。之後黃朝琴前往美國留學於伊利諾大學。
- 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翌年獲得政治學碩士。其後前往中國。
- 1928年,起入中華民國外交部僑務局服務,歷任亞洲司科員、科長,駐舊金山、加爾各答總領事。
- 1938年,駐舊金山總領事任內處理「廣源輪案」。黃總領事經查證此輪船上有廢鐵2000多噸準備運往日本,可能供製作軍火打中國,故先拒不發證,後船東擬撤回申請我國籍證書,將船轉手而試他國籍,黃乃發證,但又暫不交付,使船仍無法離港。
- 1945年,以外交部駐台特派員兼任台北市市長,為戰後首任台北市長。
- 1946年,臺灣省參議會成立,膺選為首任參議會議長,歷任第1、2、3屆臨時省議會第1、2屆省議會議長,先後達17年之久。
- 1947年,起出任台灣第一銀行董事長,並先後擔任台灣銀行常務董事,第五屆聯合國大會中華民國全權代表等要職。二二八事件期間,任台北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連絡組組長。
1963年,黃朝琴自省議會退休,轉而投資國賓飯店。
1972年7月5日,黃朝琴因肝癌不治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同日,臺灣省議會決議將會旗下半旗三天,表達對黃朝琴的懷念。
著作编辑
黃朝琴的著作有[6]:
- 《日本統治下之臺灣》(英文本‧未刊)
- 《中華民族海外之發展》
- 《廣源輪案》(中、英文)
- 《我的回憶》:回憶錄,由王紹齋校訂1981年12月由黃陳印蓮出版;於《中外雜誌》(1982年3月-1983年11月)連載時改題「黃朝琴回憶錄」;龍文出版社於1989年6月15日出版,書名仍為《我的回憶》[6],2001年5月1日再版時改稱《朝琴回憶錄之台灣政商耆宿》。
紀念编辑
評價编辑
註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東門歲月1 朝琴路舊貌》[永久失效連結],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南瀛數位博物館
- ^ 2.0 2.1 《蔡榮華(1907-1983)與黃朝琴》,陳凱劭的BLOG
- ^ 3.0 3.1 3.2 3.3 3.4 周宗賢. 《黃朝琴傳》.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 ISBN 957-00-4183-8.
- ^ 4.0 4.1 4.2 4.3 4.4 黃朝琴. 《我的回憶》. 黃陳印蓮. 1981.
- ^ 楊金城. 日籍前校長之子捐款 鹽水國小軟網隊比賽有經費. 《自由時報》. 2008-04-09 [2016-08-11] (中文(台灣)).
- ^ 6.0 6.1 黃朝琴回憶錄(我的回憶) 作者:林麗華[永久失效連結]
- ^ 沈呂巡《從辜寬敏想到黃朝琴》,中國時報2017年1月15日。
- ^ 林曙光,《打狗采風錄》,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年。頁208。
前任: 首任 |
台北市長(省轄市時期官派第1任) 1945年11月1日—1946年3月1日 |
繼任: 游彌堅 |
前任: 首任 |
台灣省議會議長(省參議會、臨時議會、省議會) 1946年2月28日—1963年6月1日 |
繼任: 謝東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