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ser talk:AT/结构式讨论 存档 1的话题

Hamham (留言贡献)

感谢您在DYK评比中对我的指点。我也试着为太宰治自杀史的参考文献,逐篇加上NCID和NAID。慢悠悠地干着这事情,体会到码字匠的悠然,也是蛮不错的体验。谢谢!

AT (留言贡献)

ncid和naid可以通過調用cite模板的id參數來添加,實際做法可以參考劣作飛鳥井雅經,另外日語文獻也不應加上中文書名號。

Hamham (留言贡献)

谢谢。我不清楚ncid和naid如何在cite模板中调用,我都是另外添加两个。您可以来指导太宰治的自杀中的参考来源。我大致改了前面的10个左右。是否这样就可以了?

AT (留言贡献)

我示範了一個,您看看吧。

Hamham (留言贡献)

看到您示范的了,我也全部修改,并尽可能逐个搜索了参考文献的检索号。目前已经完工。谢谢!

AT (留言贡献)

好很多了,容我再挑一下毛病。

  1. (編)其實可以通過調用|editor=參數實現。
  2. 作者名和出版社名應該翻譯或套上{{lang|ja}},在先頭加沒有任何作用,您可以比較一下用了script-title=ja:的地方跟沒用的字體上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且也會導致後方的語言標示無法正常轉換。
  3. 部分書籍仍然沒有任何識別碼。
Hamham (留言贡献)

编者的参数是可以用,但感觉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比较丑。这是否就是国际规范的引文格式呢?

AT (留言贡献)

是否國際規範我不知道。如果您覺得不夠美觀的話,可以到客棧提出修改。

Hamham (留言贡献)

谢谢指导。感谢对引注格式的多番指导。我已经修改完成石川达三的脚注规范,通过这次修改,也全面学习了几个cite模板的使用。也烦请您抽空再次评审该条目。谢谢!

AT (留言贡献)

作品列表還有上面我提到第二點的問題。另外,參考文獻段落不知為何僅姓標記粗體?就維基格式而言沒有必要。世界大百科事典等也明顯不是journal,如果有小標題的話可以調用script-chapter=ja:參數,卷數則可以調用volume參數。

Hamham (留言贡献)

我标注粗体就是为了提示这是sfn检索的关键词,日文文献中有这样的写法。不过你提到的事典不是journal,也是我的疑问之一,有些文集类的图书,引用其中一篇文章,是用chapter吗?

AT (留言贡献)

標粗沒有需要,都自動跳轉了。改成cite book就好了,然後引用特定章節的話可以調用chapter參數。

Hamham (留言贡献)

分かりま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Hamham (留言贡献)

我注意到cite journal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volume字段会加粗显示,我不是很理解当时模板设计的初衷,是否可以把这个模板进行修改?

AT (留言贡献)

cite journal等模板用途較廣,修改前建議先討論,得出共識再改比較好(實際上此模板也很有可能處於全保護狀態)。

回复“谢谢指点我使用N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