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本质论(Mereological essentialism)是有关整体与其部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它们续存条件的哲学理论。分体本质论主张物体本质上有它们的部件,这蕴含如果一物体失去或得到一个部件,该物体将终止存在—也就是说,该物体再也不是原先的物体,而是新的、不同的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分体本质轮可以是带来益处,也可以是带来坏处。

定义 编辑

上述分体本质论的说法需要一些阐述:

第一,什么类型的物体:抽象物体或具体物体?分体本质论多常用来当作关于具体物质物体的理论,但是也可能被应用于一个集合或命题。如果分体本质论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命题(或思想)本质上有它自己的部件;也就是说,一个命题本质上有它自己。

第二,在具体物质物体的场合,分体本质论依据物体通过时间而续存的不同想法,而在不同的意义下为真。物体通过时间而续存在两种理论下有不同意义,这两种理论分别是持续论以及接续论。在持续论中,物体是借由每个瞬间作为整体呈现存在而续存,因此,在接续论意义下的分体本质论中,物体本质上有它们的空间部件。在接续论中,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皆被分离,也就是说,一个物体不只在空间中有它们的空间部件,在时间中也有它们的时间部件,因此,在接续论意义下的分体本质论中,物体本质上除了有它们的空间部件外,也有它们的时间部件。

最后,一个物体本质上有某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个问题的通常方式是借由指出必然性和可能世界。一个物体本质上有它的部件,这意味着该物体必然有它的部件或者该物体在每个有该物体存在的可能世界有它的部件。

竞争理论 编辑

分体本质论在关于物质组成的讨论中作为一个立场而被辩护。例如,一个雕像和做成该雕像的黏土块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回答。以暗合论来说,依据该观点,同时有两个物体位于同一位置,黏土块应该与雕像区分,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续存条件。黏土块失去一小部分的黏土后将不再续存,然而雕像却会续存,反之,雕像再被压扁成球以后将不再续存,但是黏土却会续存。

辩护者 编辑

下述哲学家认为分体本质论为真: 二十世纪前,有亚伯拉德以及莱布尼兹。 在二十世纪,有乔治·爱德华·摩尔罗德里克·奇泽姆以及 James Van Cleve。其中最后两个哲学家将物体考虑为持续论的。 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Michael Jubien以及 Mark Heller则是在接续论下为分体本质论辩护。

支持的论证 编辑

有几个关于分体本质论的论证。有些较形式而有些则将分体本质论当作哲学谜题或悖论的解答。

替代方案论证 编辑

如果反对分体本质论将会是什么样?物体失去任何部件将会续存,姑且称其为分体非本质论。分体非本质论意味着一个桌子替换或失去他的任何部件将会续存。借由不断替换我们可能替换桌子的部件最终得到一个看起来像椅子的桌子。这是堆垛悖论的一个版本。由于很难在不断替换部件的过程中找到物体不再续存的中间界线,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支持分体本质论。

“狄恩和席恩”论证 编辑

想像一个叫做狄恩的人。他有一个固有部件,他的脚。并想像狄恩失去了他的脚后的剩余部件,叫作席恩。似乎当狄恩存在,席恩作为狄恩的固有部件—名义上是狄恩脚的补充,存在。狄恩扣掉他的脚。狄恩还续存吗?如果狄恩续存,那么狄恩和席恩是同一的且席恩是狄恩的固有部件。然而这不可能的。 解决这个谜题的一个方法是否定狄恩有任何的固有部件。辩护这个观点是否定任意未分离部件原则。这意味着当一个杯子在你面前,不表示同时有一个左半部的部件、右半部的部件、杯炳的部件或者储存咖啡的部件(如果杯子的洞也是杯子的部件的话)。

世界的组成只有材质 编辑

有些哲学家否定个别物体的存在。世界并不包含我们能够运用逻辑量化的单独、个别的物体。反之世界仅包含材质或者物质群。物质群以不同的量出现。例如,我们有一公克的黄金。材质和物体在语法上有差别。我们不能说,一个黄金(a gold),而必须说一块黄金(a lump of gold)。我们量化的方法在大部分时候只是将心灵中的事物性投射到世界上。如果世界只是由材质组成,那么分体本质论一定为真。 世界只由材质组成的论证首先由 van Cleve注意到。材质本体论的辩护者有Michael Jubien (1993 )以及Mark Heller (1990)。

反对的论证 编辑

因为分体论是形式系统的新分支,反对分体本质论的清晰论证目前尚未被提出。最常见的反驳论证是说分体本质论蕴含物体只要历经细微改变就不再是相同的物体。这看起来直接与常识相悖。例如,假如我的车轮胎扁了,然后我换了轮胎,分体本质论蕴含这将不是相同的车。这与我们常识的预想违背。

典型例子 编辑

最常反驳分体本质论的观点是说这不可能普遍为真。拿我们自己而言。我们人类,身为活的有机体,能够透过替换我们的部件而续存,例如,新陈代谢或器官移植。或者我们,身为人类,一定会剪我们的头发或指甲。所有这些过程看起来不会导致一个人不再存在或者导致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再存在。因此,分体本质论不可能普遍为真。

另外,如果分体本质论者相信现在论,那么可能失去说服力。一个人相信在现在论是相信现在是唯一的实在。这个观点是对于性质改变问题的回应。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Chisholm, Roderick, 1973, “Parts as Essential to Their Wholes”, Review of Metaphysics, 26:581-603.
  • Chisholm, Roderick, 1975, “Mereological Essentialism: Further Considerations”, Review of Metaphysics, 28:477-84.
  • Chisholm, Roderick, 1979, “Person and Object, A Metaphysical Study”. Open Court.
  • Heller, Mark, 1990, The Ontology of Physical Objects: Four-dimensional hunks of mat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Jubien, Michael, 1993, Ontology, Modality, and Fallacy of Refer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Olson, Eric, 2006, "The Paradox of Increase", The Monist 89:3.
  • Plantinga, Alvin, 1975, “On mereological essentialism”, Review of Metaphysics, 28:468-76.
  • Simons, Peter, 1987. Parts: A Study in Ontology. Oxford Univ. Press.
  • van Cleve, James, 1986, “Mereological Essentialism, Mereological Conjunctivism and Identity Through Time”, i P. French, T. Uehling och H. Wettstein,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x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van Inwagen, P., 1981, “The Doctrine of Arbitrary Undetached Part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2:1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