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岸警卫队
印度海岸警卫队(ICG),印度四个武装部队的其中之一,其使命是守卫印度共和国的海上利益。印度海岸警卫队的组织类似于其他的印度武装部队。它按海岸警卫队法创建于1978年8月18日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它的工作由国防部指挥。
印度海岸警卫队 भारतीय तटरक्षक (Bhāratīya Taṭarakṣaka) | |
---|---|
存在时期 | 1978年8月18日-至今 |
国家或地区 | 印度 |
种类 | 海岸巡防队 |
规模 | 现役: 5,440人 |
直属 | 印度国防部 |
格言 | वयम् रक्षामः(English: We Protect) |
指挥官 | |
Director General | Vice Admiral M.P. Muralidharan, AVSM |
标识 | |
旗帜 | |
飞机 | |
直升机 | 云雀III型直升机 北极星直升机 |
巡逻机 | 多尼尔228 |
印度海岸警卫队的任务是保护印度的海上利益,包括它的海岸线,专属经济区和航运。它还负责与印度的海上有关海洋的资源,航运,海关和税务,海洋环境,保护物种以及毒品的执法。
海岸警卫队与印度海军 ,印度渔业部,税务部(海关)和中央和国家警察部队密切合作。印度海岸警卫队通常是由一名海军中将指挥。
历史
编辑设立印度海岸警卫队的构想最早是为了提供印度海军非军事全国航运服务[1]在20世纪60年代,海上走私的货物,威胁印度的国内经济。印度海关总署在反走私工作经常呼吁印度海军的援助,巡逻和拦截。
在纳格乔杜委员会中,印度海军和印度空军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在1971年8月,该委员会确定需要为了巡逻印度广阔的海岸线,渔船登记,以便查明非法活动,需要有一个有军力足够,装备精良的部队,来堵截非法船只。该委员会还研究了提供这些单位所需设备的性质,设施和人员数目[1]
到1973年,印度已开始了计划收购设备和招募人员,从印度海军对这些打击走私和执法任务,并制定维护国内安全法。印度海军感觉到这些工作偏离其军事性质的任务。于1974年8月31日,从海军参谋长到当时的国防部长提交了一份说明给内阁秘书概述海岸警卫队成立的必要。
在1974年9月,该委员会决议成立个有别于印度海军和海关部门审查的单位,兼具安全和执法的角色, 并介于印度海军和中央国家警察部队。孟买高级石油提炼厂进一步强调,需要有一个海上执法和保护服务。委员会提交了建议,成为国防部于1975年7月31日建立印度海岸警卫队的依据。在官僚斗争后,与内阁秘书提出建议,其隶属民政事务部地方单位之下。幸运的是,总理英迪拉甘地推翻的内阁秘书的决议,才决定由国防部指挥[1]
1977年2月1日一个临时印度海岸警卫队诞生并从印度海军配备了两个小的护卫舰和委派5个巡逻艇 。在1978年8月18日它的职责和职能被正式由海岸警卫队法规定,并在通过的次日生效。印度海军的卡马斯中将弗吉尼亚担任首任指挥官。卡马斯中将提出计划,规划从1984年印度海岸警卫队发展成主要的武装力量充分发挥潜力,但这一计划由于资源短缺并没有实现[1]
印度海岸警卫队会和世界其他的海岸护卫队进行演习。2006年,印度海岸警卫队进行演习,是和日本与韩国同行。2005年5月,印度海岸警卫队同意设立与巴基斯坦海岸警卫队成立联系处,正式名称为海上保安厅 。
该单位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包括首次在公海夺回了盗版船舰-彩虹计划 。2008年孟买恐怖攻击后,印度政府已启动了一项计划,扩大印度海岸警卫队的力量、预算和基础设施。
组织结构
编辑海岸警卫队阶级 | 印度海军相应阶级 |
---|---|
总监(Director-General) | 中将 |
总督察(Inspector-General) | 少将 |
副总督察(Deputy Inspector-General) | 准将 |
指挥官(Commandant) | 上校 |
初级指挥官(Commandant (Junior Grade)) | 中校 |
副指挥官(Deputy Commandant) | 少校 |
2年制助理指挥官(Assistant Commandant (2 Years)) | 上尉 |
助理指挥官(Assistant Commandant) | 中尉 |
组织
编辑印度海岸警卫队分为三个行动区:西部地区总部设在孟买 ,东部地区总部设在钦奈和安达曼和尼科巴地区,总部设在布莱尔港 。该部队有5440人员,包括633文官。
印度海岸警卫队的领导,由海岸警卫队的总司令指挥,通常是委托' 海军中将担任。现任警卫队总司令是海军中将阿尼尔乔普拉(AVSM),每个行动区由一名监察长(IG)或副总检察长(DIG)来指挥。IG和DIG海岸警卫队人员往往委任印度国防大学的毕业生。
每个行动区可再分为多个分区,通常包括一个国家的海岸线或联盟的领土 。
基础
编辑印度海岸警卫队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