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宗谱

爱新觉罗宗谱是专门记载清朝皇室的族谱,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本家谱。共分8册,也就是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吉庆记载的是皇帝的儿女及后妃,甲册记载的是清太宗以下的子孙,乙、丙二册记载的是清圣祖以下子孙,丁册记载的是清显祖以下子孙,戊、己、庚三册记载的是清肇祖清兴祖以下子孙。

宗谱历史 编辑

中国从以前就有修订玉牒,也就是皇家宗谱的习惯。从1656年开始每10年编修一次玉牒,清朝总共编了26次,由于皇室人口众多,到后期已经有数万人,连玉牒也重达8公斤。

清朝最后一次修订玉牒是在光绪33年(公元1907年),而1912年清朝灭亡后,修订玉牒一事搁置,直到1915年才通知各地爱新觉罗宗室报户口,准备再次修订玉牒。后来于1922年完成了修订。

今日所看到的版本是1938年的版本。1935年,宗室熙洽满洲国皇帝溥仪奏请重修玉牒,溥仪在1936年8月下了一道圣旨,要求重修玉牒,修订需要花费大笔的金钱,溥仪从恩赐款中支付,然后不足的部分再由宗室各自分担。修订玉牒主要是由朴厚钟继溥瀛斌碹今松乔庆厚负责,除了参考1907年和1922年的玉牒外,还利用宗室各自修订的族谱,再汇集之前的玉牒,编成今日所看到的8大册(由于每册又有细分,故其实有31册)。

这些玉牒除了首卷转录自《清朝通志》的“爱新觉罗源流”之外,只包括例言、世系图、世系谱(录)3部分,与普通的民间家谱略有不同。子孙排行字语(字辈)作为谱录的排列依据,融人在世系谱之中;一般族谱中的“告身(恩纶录)”,记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赏赐;历代皇室编有专门的《圣训》,记述了历代祖先对子孙的训示,而《宗人府则例》,实际上是以国家立法形式出现的皇族“族规”,没有一般族谱中的“家训”部分;至于像科举、传记、墓图、著述这几部分,同样因皇家各有专门的书籍,在《宗谱》中没有必要重复记述。

宗谱内容 编辑

宗谱共分八册,即星源吉庆和甲、乙、丙、丁、戊、己、庚。

星源集庆 编辑

星源集庆是整部宗谱的首册,有目录、世系图及序言。主要记载清朝皇帝及直系祖先的生卒年及妻妾和子女之生卒年。

甲册 编辑

载录自德宗景皇帝回推至太宗文皇帝等列位先帝之位下子孙,意即德宗景皇帝穆宗毅皇帝文宗显皇帝宣宗成皇帝仁宗睿皇帝高宗纯皇帝世宗宪皇帝圣祖仁皇帝世祖章皇帝太宗文皇帝位下之子孙。

乙册 编辑

乙册记载清太祖前三子,即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之子孙。

丙册 编辑

丙册记载清太祖除乙册的三子、清太宗和载入宗谱之末的三个儿子之外的九子,即第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公塔拜,第七子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第十四子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亲王多铎,第十六子费扬果之子孙。

丁册 编辑

丁册记载清显祖清太祖之外的四子之子孙(宗室,即黄带子)以及宗谱之末(觉罗,即红带子):

  •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肃亲王豪格之第五子温良郡王猛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广略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怀湣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苏努,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将军兴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硕托,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三子颖毅亲王萨哈廉之第一子阿达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辅国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额克亲之第六子额尔济图,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乐之第十九子务尔占,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尔泰,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类,此支降为红带子
  •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费扬果,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之第一子阿尔通阿之第一子舒尔赫宜,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之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之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之第二子爱度,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之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支下扬桑阿第四子务能义,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之第九子瑙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之第四子巩阿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之第五子锡翰,此支降为红带子
  •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之第八子德玛护,此支降为红带子

戊册 编辑

己册 编辑

庚册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爱新觉罗宗谱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