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亲王内阁成立于清朝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结束于同年九月廿六(1911年11月16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内阁,由庆亲王奕劻组阁。

庆亲王内阁

清朝第一任内阁
清廷高级官员合影
其中包括此后庆亲王内阁部分阁员。
前排左起:2张亨嘉,3奕劻,4那桐,5张百熙。
中排左起:1沈云沛,2陈璧,3瞿鸿禨。
后排左起:2陈邦瑞,4陆宝忠,7戴鸿慈。
其他未知。
建立日期1911年5月8日
解散日期1911年11月16日
组织与人物
国家元首溥仪
政府首脑奕劻
副政府首脑那桐
徐世昌
成员政党帝国宪政实进会(载功
辛亥俱乐部(载泽
政学会(善耆
议会地位联合政府
反对党宪友会
反对党领袖谢远涵
历史
选举资政院选举(1909年)
前任世续内阁
继任袁世凯内阁

当年隆裕太后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然而由于内阁成员共13人,9人为满蒙贵族,其中7人为皇族,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违反“满汉一体”。

庆亲王内阁成立之日暨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隆裕还颁布了《内阁官制》和《内阁办事暂行章程》。由于庆亲王内阁为中国历史上之始创,所以清政府宣称为慎重起见,未实行新《内阁官制》,仅是根据《内阁办事暂行章程》成立。而军事上的所有问题也不由内阁总理大臣负责,而是由军咨府大臣载涛负责。

内阁成员

编辑

本次内阁全体阁员如下。无说明者均为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初十)任命,11月1日(宣统三年九月十一日)解任:

内阁总理大臣、内阁协理大臣及各部大臣具体情况如下:

职位 姓名 肖像 所属 备注
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   满·宗室
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   两人同时就任
徐世昌   汉(直隶天津人)
外务大臣 梁敦彦   汉(广东顺德人)
民政大臣 肃亲王善耆   满·宗室 四月初十任
桂春   七月十二日任,署理
赵秉钧   汉(河南汝州人) 十月初二任
度支大臣 镇国公载泽   满·宗室
学务大臣 唐景崇   汉(广西灌阳人)
陆军大臣 荫昌  
海军大臣 贝勒载洵   满·宗室
司法大臣 绍昌   满·觉罗
农工商大臣 贝子加贝勒衔溥伦   满·宗室
邮传大臣 盛宣怀   汉(江苏武进人)
唐绍仪   汉(广东香山人) 九月五日任,未到任
理藩大臣 寿耆   满·宗室
肃亲王善耆   满·宗室 闰六月廿一日任

内阁属官

编辑

宣统三年五月廿七日(1911年6月23日)清廷批准了内阁属官名单如下:

影响

编辑

这届内阁在辛亥革命浪潮中迅速倒台,被袁世凯内阁取代。而“皇族内阁”的组成,使部分立宪派和社会舆论倍感失望,认为隆裕太后无意立宪,部分人倒向革命阵营。

清政府方面,当时的内阁学士李家驹指出:

  1. 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宪法性质的《钦定宪法大纲》并没有规定皇族不能组织内阁;
  2. 大日本帝国宪法》也没有类似规定(李家驹曾充驻日公使和出使日本考察宪政大臣);
  3. 奕劻内阁只是暂行阁制,具有过渡性质[4]

中国历史学博士李细珠指出,与其说奕勘内阁是因皇族亲贵太多,不如说是因清朝皇族亲贵为满族,满汉矛盾才是问题的焦点[4]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p.331.
  2. ^ 清史稿‧卷二十五‧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
  3. ^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p.3095.
  4. ^ 4.0 4.1 李细珠《论清末“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

来源

编辑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