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真(100年—188年),字高卿,号玄德先生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眉县)人,是东汉末年南郡太守法雄之子,也是三国时代蜀汉重臣法正的祖父。

法真
贤士
国家中国
时代东汉
高卿
籍贯扶风郿县
出生100年
逝世188年

生平

编辑

法真性格好学,所习不限于一家之言,他博通内外图典,是关西(函谷关之西)一带的著名儒生。由于盛名所致,当时有许多学者风闻其名声,纷纷从远道而来向法真求学,如名士河南陈留范冉等。

另外,法真生性恬静,不好功名。他清心寡欲,隐然自守,不接触俗世中事。当时扶风太守意欲礼聘法真出仕,他邀请法真到府相见,法真头戴幅巾往见太守。太守引鲁哀公孔子君臣作喻,希望法真能够出任功曹。但法真却说:“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我是因为太守大人您招待有礼,才敢来充当小小的宾客。如果想聘我为吏,我会从此遁迹山林了。)”太守见法真不出仕之心坚定如斯,也不敢再提出要求了。

法真一生一直不肯出仕为官,同郡人田弱便曾向汉顺帝推荐法真。汉顺帝闻其贤名,前后四次征聘法真,法真皆不肯往,更决绝地隐迹起来,始终不肯屈身仕官。他的友人郭正称赞他是“百世之师”,于是联同乡党刻石歌颂其德,并称法真为“玄德先生”。直至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法真才以八十九岁高龄逝世。

评价

编辑
  • 扶风郡人田弱:“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将蹈老氏之高踪,不为玄𫄸屈也。臣愿圣朝就加衮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
  • 郭正:“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

延伸阅读

编辑

[]

 后汉书·卷83》,出自范晔后汉书

参考资料

编辑
  • 后汉书·逸民列传》
  • 《三辅决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