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地区
区域
编辑发展历史
编辑社寮早在汉人入垦前就已是人类活动地区,刘枝万先生所著〈南投县浊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遗址〉一文便是有关社寮史前遗址的研究。而在公元1748年的契字中可见社寮地区已为汉人开垦的地区,社寮地区划分为“前后埔仔”、“水底寮”两区,而“社寮”属水底寮内。数十年后,社寮一改原属水底寮下一小庄的地位,社寮街已成为与林圮埔匹敌的市街,此时社寮地区统称“社寮十庄”[1]
永济义渡使社寮街更为发展,社寮街又称“大公街”,大公街名由来是因为社寮发展后,庄内的紫南宫成为社寮地区十庄的土地公庙,又称“大公庙”。[2]
人文史迹
编辑- 永济义渡碑
- 竹山隆恩圳隧渠
- 竹山社寮敬圣亭
- 陈家古厝(武秀才陈献瑞家宅)
- 甘泉井及石头公
- 田园减则严禁阻挠谕示牌
- 恩贡张焕文墓址
相关条目
编辑相关书目
编辑- 《社寮三百年开发史》
- 《土地公传奇 : 社寮小地方三百年 : 竹脚崎的声音》
- 《南投县竹山镇社寮地区辅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计划》
- 《岁在丁丑年社寮三百年开发史》
- 《竹山镇社寮地区文化导揽及老地名释析》
- 《地方文化活动与地方认同 : 以竹山镇社寮地区为例》
- 《社寮好地方 : 竹脚寮的故事》
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竹山镇志》
外部链接
编辑这是一篇与台湾地理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