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选举

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是选举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的过程。要被选为秘书长,候选人必须获得联合国安理会至少九个成员国的投票,且不能受到常任理事国的否决。然后,秘书长将由联合国大会多数票任命。

尽管这个过程通俗的讲叫选举[1],但联合国将其称为“选举和任命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程序”[2]。由于大会从未拒绝任命安理会推荐的人选,因此是安理会的选择决定了联合国的下一任秘书长。

历史

编辑

联合国秘书长的选拔没有明确的正式规定。唯一的指导性文件是《联合国宪章》第 97 条规定:“秘书长应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宪章的简洁语言后来被其他程序规则和公认的做法补充。1946 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表示“安理会只提名一个候选人供大会考虑,大会不应就提名进行辩论。”[3]

选举受到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任何一个的否决权的影响。如果一个常任理事国否决候选人,这不被视为否决安理会决议,因为投票是保密的。为了打破 1981 年选举的僵局,安理会开始通过秘密投票进行草案投票。草案投票制度于 1996 年被写入文件中,称为 Wisnumurti 准则。[4][5][6]

程序

编辑

在现任秘书长任期结束前几个月,安理会成员通过秘密投票采取一种评分投票形式进行草案投票。投票以“支持”或“反对”特定候选人,或表示“无意见”。常任理事国的选票与非常任理事国的选票混合在一起。根据草案投票结果,候选人可能会退出,新候选人可能会被提名。[6]

下一轮草案投票将揭示是否存在任何否决权。常任理事国用红纸投票,而非常任理事国用白纸投票。如果任何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这将被视为可能的否决权。草案投票会一直进行,直到某个候选人没有否决权并且获得比其他候选人更多的“支持票”。随后,安理会会将推荐的候选人提交给大会。从1996年起,这一投票通过喝彩方式进行,以确保秘书长的推荐能够一致通过。[6][7]

在最终阶段,大会正式任命安理会推荐的候选人为秘书长。除了 1950 年外,每次选举中,大会都以这种方式进行投票,确保秘书长获得一致通过。安理会推荐的候选人从未被大会否决。然而,安理会在讨论时,总会有大会可能投反对票的压力存在。

秘书长的选举过程常被比作教皇的秘密选举。投票只限于少数国家代表参加,并且是秘密进行的,通常会经历多轮投票,过程常常容易陷入僵局。虽然选票不会被烧毁以产生黑烟和白烟,但选票会印在红色和白色的纸上。尽管投票是保密的,但外交官们经常会向记者泄露结果。秘书长候选人可能会被常任理事国否决,这有点像在1903年教皇选举之前,天主教大国可以否决教皇候选人一样。[8][9][10]

任职资格

编辑

在某些职务资格上,虽然没有正式的规定,但通过历史先例已经确立了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得到了中国法国的支持,他们拥有否决权。然而,美国英国并不认可这些标准,并支持一些不符合这些资格要求的候选人。这种分歧导致了国际间的意见冲突。[11]

联合国秘书长从未来自五个常任理事国,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已经拥有很大的权力。选择秘书长时避免提名五常国家的候选人,可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确保联合国的公正性和代表性更广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秘书长的中立性,避免让任何一个大国对联合国的事务有过大的影响。秘书长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各国的利益,来自小国或中等国家的候选人往往被认为能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不会偏袒特定的强国。简而言之,避免五常国家的候选人出任秘书长,是为了维护联合国的平衡与公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会员国的共同利益。[12]

任期限制

编辑

该职位的任期限制为两个完整任期。吴丹连任了三届,但他的前两届是部分任期,加起来才是一届完整任期。1981 年,中国对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当选第三任秘书长投了 16 次否决票,瓦尔德海姆最终中止了竞选。自 1981 年以来,没有一位秘书长试图竞选第三个任期。

地区轮换

编辑

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在全球各个地区的人之间轮换。每个地区的人连续担任两到三届秘书长。该地区的候选人在下一次选举中被取消资格,新地区域接替秘书长职位。

英语和法语流利

编辑

秘书长最好能讲英语和法语。在某些选拔中,法国会否决不会讲法语的候选人, 但在其他选拔中,法国投了弃权票。[13][14][15][16][17]

  • 1946 年,法国反对挪威的特里格韦·利,因为他不会说法语,但当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达成共识时,法国投票支持他。美国对保罗-亨利·斯帕克不会说英语感到困扰,但他最终当选为大会主席。[18][19]
  • 1971 年,马克斯-雅各布森因不会讲法语而未获法国支持。[20] 芬兰代表团指责法国在第一轮投票中否决了他,但法国实际上投了弃权票。[21]
  • 1991年,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他的竞争对手贝尔纳-奇德罗。谈话中,奇德罗突然改说法语,以表明他是一个严肃的候选人。布特罗斯-加利开玩笑说,他将受到法国的青睐,因为他还会 "说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两位候选人都没有在民意调查中被否决。[17]
  • 1996 年,法国大使在谈到下一任秘书长时说:"我们希望他来自非洲,而且很有可能会说法语。”不过,法国最终允许讲法语但出生在讲英语的加纳的科菲-安南担任秘书长。
  • 2006 年,沙希·塔鲁尔前往北京竞选该职位。中国外交部长在采访中突然转向法语,以测试塔鲁尔的语言能力。塔鲁尔是唯一能流利讲法语的亚洲候选人,但他被美国否决。潘基文为防止被法国否决,晚上参加了法语课程。[22]

选拔结果

编辑

代理秘书长

编辑

格拉德温·杰布于 1945 年 8 月担任联合国筹备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从 1945 年 10 月至 1946 年 2 月担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他的继任者特里格韦·利是第一位根据联合国宪章被任命为秘书长的人。

加拿大的莱斯特·皮尔逊被认为是秘书长的首选。然而,苏联基于地理原因反对他,因为联合国的永久总部将设在北美。常任理事国随后同意由挪威的特里格韦·利出任,他曾在大会主席选举中输给了比利时的保罗-亨利·斯帕克。1946 年 2 月 1 日,作为主要大国之间妥协的结果,利在安理会中以全票当选为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并在大会中以 46-3 的投票结果当选。[23][24][25]

联合国介入朝鲜战争后,苏联否决了特里格韦·利的连任。美国认为,大会可以延长利的任期,而无需安理会的建议。当一个拉丁美洲候选人似乎有望获选时,美国威胁要在安理会中首次行使否决权。由于没有其他候选人能赢得所需的七票多数,安理会通知大会无法提出建议。大会随后以 46-5-8 的投票结果决定将利的任期延长三年至 1954 年 2 月。苏联认为这一投票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并认为在利原定的五年任期到期后,秘书长职位空缺。特里格韦·利在 1952 年宣布打算辞职,称“我相当确定现在是离开而不损害联合国的时候”。他辞职了,并于 1953 年被替换。

1953至1957

编辑

1952 年 11 月,特里格韦·利宣布辞职。苏联在 1950 年否决了利的连任,并认为 1950 年大会延长他任期的举措是非法的。从那时起,苏联就忽视了特里格韦·利,将所有通信都寄给“秘书处”而不是秘书长。随着朝鲜停战协定谈判的进行,特里格韦·利感到一个新的秘书长可以恢复与苏联的工作关系。在选举期间,两个超级大国都经历了政府变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于 1953 年 1 月就职,约瑟夫·斯大林于 1953 年 3 月去世。

英国为加拿大的莱斯特·皮尔逊积极努力游说,但再次被苏联否决。菲律宾的卡洛斯·P·罗慕洛是美国的候选人,但未能获得 7 票多数。苏联候选人获得了大量弃权。经过三周的谈判,法国提议提名瑞典的达格·哈马舍尔德,一个如此默默无闻的候选人,以至于美国国务院最初不确定他是谁。然而,哈马舍尔德对两个超级大国都可接受,安理会选定他为列的继任者。[26]

1957年,达格-哈马舍尔德以全票连任。然而,苏联对哈马舍尔德处理1960年爆发的刚果危机的方式感到不满。苏联催促他辞职,并建议由三人行政机构取代秘书长。1961 年,哈马舍尔德在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的一次空难中丧生。[27][28][29][30]

1961,1962至1966

编辑

哈马舍尔德的去世给联合国带来了继任危机,因为《联合国宪章》没有规定秘书长一职的继任问题。苏联力推三人行政机构[31],而美国和英国则提出了绕过安理会、由联大主席履行秘书长职责的计划[32]。然而,两个超级大国在秘书长助理的人数问题上僵持了四周,美国坚持要五名,[33] 而苏联则提出了三、四、六或七名的人选。当超级大国同意让吴丹自己做出决定时,僵局最终被打破。吴丹被一致推选为代理秘书长,任期为哈马舍尔德的剩余任期,至1963年4月10日结束。[34][35][36][37]

不到一年的时间,吴丹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在写给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信中多次提到坦特,从而确保了他的再次当选。出于个人原因,坦特希望他的第二个任期在自己当选后五年到期,而不是哈马舍尔德在任期到期后五年。1962 年 12 月,坦特从代理秘书长晋升为秘书长,任期至 1966 年 11 月 3 日结束。[38][39]

1966 年,吴丹宣布不再竞选连任。[40] 然而,没有候选人被提名接替他,吴丹被任命连任第三届。[41]他的任期于 1971 年 12 月 31 日结束,[42] 这使秘书长的任期在今后的所有选举中都与公历年一致。

在担任了相当于两个完整任期的秘书长后,吴丹宣布打算在 1971 年底卸任。苏联试图拉拢丹特留任,[43]但美国承诺否决他的提议,这样他就可以退休了。[44]

芬兰的马克斯-雅各布松在竞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领先的候选人,[45] 但奥地利的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在第一轮赢得了最多选票。阿根廷的卡洛斯-奥尔蒂斯-德-罗萨斯也在第二轮中超过了 9 票的门槛。然而,中国否决了瓦尔德海姆,苏联否决了雅各布森和奥尔蒂斯。在第三轮投票之前,美国和英国代表团收到了阻止瓦尔德海姆当选的指示,但他们决定投弃权票,依靠中国的否决权。 [46]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中国将否决票改为弃权票。库尔特-瓦尔德海姆没有遭到否决,被选为秘书长,任期从 1972 年 1 月 1 日开始。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轻松击败路易斯-埃切维里亚-阿尔瓦雷斯,赢得了1976年的连任。虽然瓦尔德海姆在1971年曾遭到三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并在第三轮选举中意外胜出,但他在1976年获得了所有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支持。中国在第一轮投票中对瓦尔德海姆投了象征性的否决票,以表明中国更倾向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秘书长人选,但在第二轮投票中又投了赞成票。[47]

1981至1986

编辑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竞选第三个连任秘书长,最终以一票之差输给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然而,由于中国否决了瓦尔德海姆,美国又投票反对萨利姆,选举陷入僵局,进行了 16 轮投票。安理会最终选定了一位黑马候选人,他待在家里没有进行竞选。哈维尔·佩雷斯·德·库埃利尔被选为 1982 年 1 月 1 日开始的任期,成为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秘书长。

1981 年的选举设立了许多先例。打破僵局的抽签投票制度被采用到未来的选举中。中国对瓦尔德海姆的 16 次否决证实了两届任期限制,并确立了地区轮换原则。

1986 年,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应征连任秘书长。在美国国会削减会费后,联合国面临财政困难。刚刚从四肢搭桥手术中恢复过来的佩雷斯表示不愿意随波逐流。然而,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接受下一个任期,于是安理会一致推选他连任。[48][49]

1991 年,轮到非洲担任秘书长职位。有八名非洲人被提名为候选人,非洲统一组织承诺其成员将在大会上投票反对任何非非洲人。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共同持有大会中的多数票,支持非洲统一组织提名的所有候选人。中国再次支持来自非洲的秘书长。然而,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拒绝了地区轮换原则,在草案投票期间提名了几位非非洲候选人。[50][51]

1991 年的选拔首次使用了第一轮民意调查。与 1981 年的选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选拔过程中没有人投否决票。在五轮投票中,埃及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津巴布韦的伯纳德-奇德罗领先。在第六轮投票中,奇德罗的一些支持者放弃了他,因为他们担心美国会拖延投票时间,为妥协候选人腾出空间。布特罗斯-加利以 11-0-4 的票数当选[5]:411-412 [13]

1996至2001

编辑

年事已高的布特罗斯-加利最初只打算连任一届,但他在1996年竞选连任时无人反对。安全理事会以 14 票赞成、1 票反对、0 票弃权通过了他的连任,但美国投了否决票。[52] 在安全理事会其他成员未能说服美国改变立场后,布特罗斯-加利于 1996 年 12 月 5 日中止了他的候选资格。[53]

四名非洲候选人被提名接替布布特罗斯-加利。在多轮投票中,美国和英国否决了所有来自法语国家的候选人,而法国则否决了所有来自英语国家的候选人。法国在最后一轮投了弃权票,从而打破了僵局,加纳的科菲-安南以 14-0-1 的票数胜出。

2001 年,科菲-安南在没有竞选对手的情况下参加竞选,并在安全理事会一致同意下再次当选。

2006至2011

编辑

2006 年,韩国潘基文在第一轮投票中领先。在最后的民意调查中,潘基文获得了 14-0-1 的选票。印度的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以 10 比 3 比 2 的票数排名第二,美国投了 1 票否决票。

2011 年,潘基文在没有竞选对手的情况下参加竞选,并在安全理事会一致同意下再次当选。[54]

2016至2021

编辑

2016年,东欧国家受到青睐,因为它是唯一尚未诞生秘书长的地区。还开展了选举第一位女性秘书长的活动。 13名候选人中,9名来自东欧,7名女性。

两个竞选团队非但没有合作选出一位东欧女性,反而都以失败告终。葡萄牙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第一轮投票中就领先,并且从未失去过领先优势。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古特雷斯以 13-0-2 的票数获胜,是唯一没有被否决的候选人。因此,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成为下一任秘书长,这是自 1981 年以来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西欧人。

2021至今

编辑

2021 年,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无人竞选的情况下参选,并在安理会一致同意下再次当选。[5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Portugal's Antonio Guterres elected UN secretary-general. BBC News. 2016-10-13 [2024-07-13] (英国英语). 
  2. ^ Procedure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the next UN Secretary-General |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4-07-13] (美国英语). 
  3. ^ A/RES/11(I) Terms of Appointmen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4. ^ Chesterman, Simon. Secretary or General? The UN Secretary-General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 5.0 5.1 Sievers, Loraine; Davis, Sam. The Procedure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Oxford Univ Press. 2014. ISBN 9780199685295. 
  6. ^ 6.0 6.1 6.2 The 'Wisnumurti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a Candidate for Secretary-General (PDF). [2016-12-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30) –通过UNElections.org. 
  7. ^ Homepage | Security Council. main.un.org. [2024-07-13]. 
  8. ^ Sengupta, Somini. Secrecy Reigns as U.N. Seeks a New Secretary General.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21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9. ^ Opinion | A Well-Read Secretary General. The New York Times. 1981-12-13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10. ^ Lynch, Colum. The Race for U.N. Secretary-General Is Rigged. Foreign Policy. 2024-07-24 [2024-07-13] (美国英语). 
  11. ^ Israelyan, Victor. On the Battlefields of the Cold War: A Soviet Ambassador's Confession. Penn State Press. November 2010. ISBN 9780271047737. 
  12. ^ Selecting the UN Secretary-General: Vetoes, Timing and Regional Rotation (PDF). 
  13. ^ 13.0 13.1 Lewis, Paul. SECURITY COUNCIL SELECTS EGYPTIAN FOR TOP U.N. POST. The New York Times. 1991-11-22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14. ^ Crossette, Barbara. Ghanaian Gains Ground In Candidacy To Head U.N.. The New York Times. 1996-12-13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15. ^ Crossette, Barbara. In Jockeying to Lead U.N., Ghanaian Is Moving Ahead. The New York Times. 1996-12-12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16. ^ Shashi Tharoor.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I Lost the Race for the UN Secretary-General's Job in 2006. OPEN Magazine. 
  17. ^ 17.0 17.1 U.N., Fluent in Anglo-French, Seeks to Go Multilingual. Inter Press Service. 2013-05-13 [2024-07-13]. 
  18. ^ U.N., Fluent in Anglo-French, Seeks to Go Multilingual. Inter Press Service. 2013-05-13 [2024-07-13]. 
  19. ^ Document 70 Minutes of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Delegation 请检查|url=值 (帮助). 
  20. ^ Times, Sam Pope Brewer Special to The New York. Jakobson Confident on U.N. Candidacy. The New York Times. 1971-09-18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21. ^ Telegram From the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December 21, 1971, 0250Z. 
  22. ^ Telegram From the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December 21, 1971, 0250Z. 
  23. ^ 70th anniversary of first meeting of General Assembly |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4-07-13] (美国英语). 
  24. ^ Husen, Van.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Korean War: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ABC-CLIO. 2010. ISBN 978-1851098491. 
  25. ^ Ravndal, E. 'A force for peace': Expanding the role of the UN Secretary-General under Trygve Lie, 1946-1953. 2015 (English). 
  26. ^ Nossiter, Bernard D. SOMEONE IS TRYING TO FIRE DR. WALDHEIM. The New York Times. 1981-11-01 [2024-07-13].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27. ^ [ttps://www.nytimes.com/1981/11/01/weekinreview/someone-is-trying-to-fire-dr-waldheim.html Someone is Trying to Fire Dr. Waldheim]. 
  28. ^ DAG HAMMARSKJÖLD: The UN years .... www.un.org. [2024-07-13]. 
  29. ^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n the Selection of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es-General (PDF). [2007-09-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5) –通过UNA-USA. 
  30. ^ Dag Hammarskjöld and the Congo crisis (PDF). 
  31. ^ Hamilton Thomas J. Interim U.N. Head is Urged by Rusk; His Timing Scored. 23 September 1961. 
  32. ^ Document 182 Memorandum From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ffairs (Cleveland) to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Bowles 请检查|url=值 (帮助). 
  33. ^ [Document 189 Telegram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to the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请检查|url=值 (帮助). 
  34. ^ U. S. and Soviet Gain in Negotiations on New U. N. Chief. 24 October 1961. 
  35. ^ Burmese U.N. Head Acceptable to U.S. with 2 Conditions. 6 October 1961. 
  36. ^ Soviet Sees Accord on U.N. Chief Near. 
  37. ^ Thant Is Elected Interim U.N. Head. 
  38. ^ Russians Agree to Naming Thant for a Full Term. 
  39. ^ U.N. Names Thant for 4-Year Term. 
  40. ^ Thant Declares He Will Not Seek Second U.N. Term. 
  41. ^ Election of Thant with Wider Role in U.N. Due Today. 
  42. ^ Thant, Renamed, Vows New Effort to End Asian War. 
  43. ^ Thant Says Farewell to the U.N. Staff. 
  44. ^ Telegram From the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December 17, 1971, 0655Z.. 
  45. ^ Ceylon's Delegate to Seek Thant Post. 
  46. ^ Telegram From the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December 22, 1971, 0356Z. 
  47. ^ Waldheim is Backed by Security Council for Five Years More. 
  48. ^ Election of U.N. Leader to 2d Term is Expected. 
  49. ^ Javier Perez de Cuellar: Unanimously, the U.N.'s Man. 
  50. ^ Africans Pressing Bid for U.N. Post. 
  51. ^ Search Is On for Next U.N. Secretary General. 
  52. ^ Round One in the U.N. Fight: A U.S. Veto of Boutros-Ghali. 
  53. ^ U.N. Leader Halts Bid for New Term but Does Not Quit. 
  54. ^ U.N. Leader Halts Bid for New Term but Does Not Quit. 
  55. ^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4-07-13] (美国英语). 

更多资料

编辑
  • Goodwin, Ralph R.; Petersen, Neal H.; Kranz, Marvin W.; Slany, William (编), General; the United Nations,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 I,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 Claussen, Paul; Duncan, Evan M.; Soukup, Jeffrey A. (编), United Nations, 1961–196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1963 XXV,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