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布索节

布索节

匈牙利南部的摩哈奇城,为了庆祝冬天结束,于二月下旬举行一个为期六天的布索嘉年华。

历史沿革

编辑

此传统起源于摩哈奇当地的克罗地亚社群,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但是现在的布索嘉年华已演变为一种城市象征,同时也当作纪念伟大的历史事件,是一种对于城市、社会群体甚至是一个国家归属感的表达,超过纯粹的社交活动,为人们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这项庆祝活动将摩哈奇的克罗地亚(sokác)少数民族与匈牙利,德国,塞尔维亚和罗马的邻居聚集在一起,这些人已经传承了几代人的传统,通过音乐,自发装扮成布索,舞蹈创造了强烈的地方认同感和多民族团结[1]。这是个实践文化多元主义并不断创造和创新,以及当地社区文化开放的典型例子。而游行团体们保留了许多节庆文化,也将面具雕刻技术和庆祝仪式传承给年轻一代。布索节于2009年入选世界无形文化遗产。[2]

传统文化元素

编辑

该活动的象征意义在于消除冬季 - 所有传统文化元素都代表着这一点。制作噪音(有嘎嘎声和牛铃),蒙面人物,游行和舞蹈是全世界狂欢习俗的共同特征。 摩哈奇习俗的元素主角:布索人(the busós)、佩戴手工雕刻的木制面具和大型羊毛披风,形成了令人恐惧的人物。[3]

庆祝活动

编辑

时间从狂欢节的周四到忏悔星期二(Shrove Tuesday),又称“松饼节”( Pancake Tuesday)。由俗称的“布索人”(通常是男性)戴着让人恐惧的木制面具,披着大羊毛斗篷,整个活动还包涵了儿童变装比赛、艺术面具雕刻及其他手工艺的展示会。会有500多个“布索”们在多瑙河上划船抵达,以及在马车或华丽车辆的伴随下游行穿过市区,并在市中心广场上燃起篝火,焚烧象征冬季的棺材,整个城市还会举行许多音乐及表演。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ttp://folklife.hu/roots-to-revival/living-tradition/buso-festivities-at-mohacs-masked-end-of-winter-carnival-custom/
  2. ^ 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9
  3. ^ http://www.etnofolk.eu/de/article/buso-festivities-mohacs-masked-end-winter-carnival-cus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