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猴 (电影)

八哥猴》(印尼语Tjioeng WanaraIPA读音:/tʃiˈuŋ waˈnara/精确拼音英语Enhanced Indonesian Spelling SystemCiung Wanara)是一部在1941年上映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电影,由杨永锡监制、执导,由R·苏克兰、埃莉·尤娜拉和A·B·朱乃迪主演,参演者还包括500名临时演员和特约演员。故事改编自同名英语Ciung Wanara巽他族传说,讲述年轻的王子八哥猴击败残暴的同父异母兄弟,成为加卢国英语Galuh Kingdom国王的事迹。

八哥猴
Tjioeng Wanara
宣传单张
基本资料
导演杨永锡
监制杨永锡
编剧拉登·阿里芬
剧本拉登·阿里芬
主演
摄影竺清贤
制片商星辰影业
产地 荷属东印度
语言印尼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41年8月18日 (1941-08-18)(荷属东印度)

这部黑白电影是星辰影业第二部作品,在1941年8月18日上映,而且得到广泛的宣传。电影广告强调了两点,一是星辰邀请了古典文学研究家普尔巴扎拉卡英语Poerbatjaraka担任本片的历史顾问,二是本片按照图书编译局审订的版本进行改编。结果这部电影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也得到影评人的积极评价,但遭到观众的批评。本片至少上映到1948年,但如今很可能已经佚失

剧情

编辑

故事发生在塞迦历1255年(公元1333年),加卢国英语Galuh Kingdom国王珀尔玛那·迪库苏马(Permana Dikoesoemah)和王后娜加宁茹(Naganingroem)恩爱非常,同时也受到臣民的爱戴。后来,珀尔玛那国王接受大臣阿利亚·格波南(Aria Kebonan)的劝说,把王位禅让给他,但要求对方遵守两个诺言:一、要继续尊重他,二、不许沾染娜加宁茹王后。说罢,珀尔玛那国王就离开王宫,到远处修行,结果得道成仙。阿利亚·格波南如愿以偿,登上王位,还在法术的影响下,变得和珀尔玛那国王一模一样,百姓也就看不出他其实是另一个人。

然而,阿利亚·格波南得不到百姓的欢迎。他一知道娜加宁茹和旧国王的妃子德威·庞惹娘(Dewi Pangrenjep)怀有身孕,便和庞惹娘设计,谋害娜加宁茹腹中的孩子。之后庞惹娘顺利诞下一子,取名为阿利亚·邦加(Aria Banga),然后用一条小狗换掉娜加宁茹诞下的王子,再把小王子扔到河里去。后来有一家农户在河中发现小王子,把他救了上来,还给他起名叫八哥猴(Tjioeng Wanara)。

多年以后,八哥猴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阿利亚·邦加则登上王位,实行暴政,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最后,八哥猴重返加卢国,罢黜阿利亚·邦加,然后把阿利亚·格波南和庞惹娘关进大牢。随后,八哥猴把都城迁往巴查查兰,在国内推行仁政,阿利亚·邦加则逃过牢狱之灾,成为满者伯夷王朝的开国君主。[1]

制作过程

编辑
 
众演员在电影里齐聚一堂的情景

《八哥猴》是星辰影业第二部作品,也是导演兼监制杨永锡制作的第二部电影,仅次于《机智斗士伯王梭》(1940年)[2]。古典文学研究家普尔巴扎拉卡英语Poerbatjaraka为这部黑白电影担任历史顾问[3],竺清贤则担任摄影师[4]。拍摄工作在1941年6月时已接近完成[5]

这部电影由R·苏克兰(R Sukran)、埃莉·尤娜拉、A·B·朱乃迪(AB Djoenaedi)、穆罕默德·阿里夫(Muhamad Arief)和S·瓦尔迪主演[3]。瓦尔迪在1940年凭东方影业制作的电影《朱拜达》出道,并于同年转投星辰影业,和初出茅庐的尤娜拉和阿里夫一起[6]拍摄《机智斗士伯王梭》[7],苏克兰和朱乃迪则在这部电影初试啼声[8][9]。本片还动用了500馀名临时演员和特别演员演出[5],因此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以规模而言,这部电影可算是荷属东印度电影史上第一部“巨著”[3]

《八哥猴》由拉登·阿里芬编剧,故事改编自同名英语Ciung Wanara巽他族传说,底本是M·A·萨尔门(M. A. Salmoen)在1938年改写,然后交由图书编译局出版的版本[2][3]。图书编译局是荷属东印度政府的官营出版社,在当年经常把民间传说辑录成书。因此,《巴达维亚新闻报英语Bataviaasch Nieuwsblad》一篇影评认为,电影剧情已经和本来的传说大相径庭,只有角色的名字是相同的。此外,电影还展示了斯林比舞英语Srimpi等多种传统艺术。[10]

发行与反响

编辑

《八哥猴》适合所有年龄的观众欣赏[11],原定于1941年7月上映[12],后来延至1941年8月18日在座无虚席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好丽安戏院(Orion)举行首映礼[10]。这部电影得到广泛的宣传,宣传广告除了反复强调普尔巴扎拉卡为本片担任顾问,还经常搬出图书编译局的招牌,为电影招揽观众[10]

《八哥猴》所获得的评价褒贬不一。《泗水商报》一篇匿名影评对电影持肯定态度,视之为一部成功的传说题材改编作品[13],该报另一篇影评也向读者推荐这部电影[14]。然而,印尼电影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却提到,有的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只不过是一出搬上银幕的哇扬翁戏或者格多柏拉戏英语Ketoprak[a]。”[15]

后续

编辑

《八哥猴》面世后,星辰影业又制作了3部电影,不过杨永锡从此不再担任导演[2],阿里芬则离开公司,转到马戏团工作,比兰认为,这是因为电影的反响欠佳,令他大失所望[15]。尤娜拉、阿里夫和瓦尔迪之后继续他们的电影生涯,尤娜拉后来成为了电影监制[16],阿里夫和瓦尔迪则当上导演[17][18]。另一方面,苏克兰和朱乃迪自此之后就没有拍摄过任何电影[8][9]。星辰最终在1942年3月日军入侵荷属东印度之后结业[2]

《八哥猴》至少放映到了1948年6月[19],但如今很可能已经散佚。荷属东印度的电影胶卷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纤维制成,1952年印尼国家电影制片厂英语Produksi Film Negara的仓库失火,大部分物品毁于一旦,后来为了消除火灾隐患,所有存放老电影的硝化纤维胶片都被销毁[20]。因此,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推论,所有在1950年前制作的印尼电影均已散失[21]。不过,克里斯坦托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把好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保存下来。比兰还指出,荷兰政府新闻处英语Netherlan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收藏了几部日本宣传电影,使之留存至今[22]

备注

编辑
  1. ^ 原文:“tidak lain dari wayang orang atau ketoprak yang dipindahkan ke layar perak

脚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AB Djoenaedi.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6) (印度尼西亚语). 
  • Apa Siapa Orang Film Indonesia. Jakarta: Kementerian Penerangan Indonesia. 1999. OCLC 44427179 (印度尼西亚语). 
  • Biran, Misbach Yusa (编). Apa Siapa Orang Film Indonesia 1926–1978. Sinematek Indonesia. 1979. OCLC 6655859 (印度尼西亚语). 
  • Biran, Misbach Yusa. Sejarah Film 1900–1950: Bikin Film di Jawa. Jakarta: Komunitas Bamboo working with the Jakarta Art Council. 2009. ISBN 978-979-3731-58-2 (印度尼西亚语). 
  • Biran, Misbach Yusa. Film di Masa Kolonial. Indonesia dalam Arus Sejarah: Masa Pergerakan Kebangsaan V. 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Kebudayaan. 2012: 268–93. ISBN 978-979-9226-97-6 (印度尼西亚语). 
  • Fientje. Tjioeng Wanara di atas Layar Perak. 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 (Batavia). 1941-06, 1 (1): 48–49 (印度尼西亚语). 
  • Filmaankondiging Orion: "Tjioeng Wanara".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1941-08-19: 6 (荷兰语). 
  • Heider, Karl G. Indonesian Cinema: National Culture on Screen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ISBN 978-0-8248-1367-3. 
  • Kredit Tjioeng Wanar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6) (印度尼西亚语). 
  • M Arief.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6) (印度尼西亚语). 
  • R Sukran.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6) (印度尼西亚语). 
  • Sampoerna: 'Tjioeng Wanara'. 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 (Surabaya). 1941-08-28: 4 (荷兰语). 
  • Sampoerna: 'Tjioeng Wanara'. 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 (Surabaya). 1941-08-28: 6 (荷兰语). 
  • Tjioeng Wanar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6) (印度尼西亚语). 
  • (untitled). 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 (Surabaya). 1941-08-26: 7 (荷兰语). 
  • (untitled). Pelita Rakjat (Surabaya). 1948-06-23: 4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6) (印度尼西亚语). 
  • Warta dari Studio. Pertjatoeran Doenia dan Film (Batavia). 1941-07, 1 (2): 27 (印度尼西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