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同(1509年—1555年),字吉夫,号监泉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巡海副使。

卜大同

大明福建按察司巡海副使
籍贯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兴府秀水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吉夫,号监泉
出生 正德四年(1509年)
浙江秀水县
逝世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福建
亲属 (弟)卜大有卜大顺
出身
  • 嘉靖十六年丁酉科举人
  • 嘉靖十七年戊戌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备倭图记》4卷
  • 《征苗图记》1卷
  • 《备倭记》2卷
  • 《监泉集》

生平 编辑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升湖广佥事。官终福建巡海副使。有《备倭记》、《监泉集》。[1][2]徐阶为其作墓志铭。[3]

家族 编辑

大有大顺,皆进士。

参考文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明人传记资料索引》8015:卜大同,字吉夫,号监泉,秀水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湖广佥事,弭蕲黄盗、平苗,均有功,官终福建巡海副使,卒年四十七。有备倭记、监泉集。
  2. ^ 《秀水县志·6卷》18:卜大同,字吉夫,嘉靖戊戌进士,授刑部主事,虑囚江南,以平称已。升湖广佥事。蕲黄控扼全楚,居江上游,枹鼓数起,议者请专设宪臣。而大同初奉命,往广方略,厉禁防期年,盗贼屏息。稍迁湖广参议,有平苗功。再迁福建巡海副使,辑《备倭图说》,画战守计。终大同之任,无倭患焉。弟大有、大顺皆举进士。大有令无锡,执法不挠,权贵称彊项。中忌者,调潜山,历南仪曹郎,以忤时宰,出为寻甸守,致仕。而大顺令当涂,治行称最,召拜铨部,历司勋郎,能留意人材,却问遗不脂韦逐时好,卒于官,人共惜之。
  3. ^ 《国朝献征录》90卷:徐阶,〈福建按察司副使卜君大同墓志铭〉:往予视学浙中,每喜得材贤士,以需世用。于秀水得卜君吉夫,所为文奇之。巳又见君卓然有志圣贤之学,其在众中,稽经评史不苟为异同。或群议竞发,君常持以静,徐出一语决可否,莫不犂然当于道。予则益喜,指谓其守曰:此当为国器。时予所望于君甚厚,君尝梦诣国子,有泉涌上,出遇故太宰恭肃周公,谓曰:泉上出及物象也汝志之觉而感奋,遂自号监泉,以赀入国子。嘉靖丁酉,领顺天乡荐,明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虑囚江之南,以平称。历员外郎,拜湖广按察司佥事,督下江防。先是,议者言:自九江入楚蕲黄汉岳会于洞庭,江流弥千里,而遥盗负涛浪行劫甚,且攻剽州县,有司莫能制,宜立上下江防置宪臣便诏以君往。于是时事皆草创,而地又当皖□淮楚之交,吏各私其人,法易梗而奸不易。诘较之上,江防尤难。君既按行谣俗,去民所疾苦,饰封守,立里保,审形势,定经防,乃移文邻壤,为陈一体之义,及相成之利,因与约关白勿违异按捕勿格失,弗察者与同论。令行期年,群盗屏息,部使者连上其治状。稍迁湖广布政司参议。时征苗久弗克。君至慨然曰:“兵贵先知其情,以形合之知胜,而后战定策,而后进,是为知兵。否则以兵试者也。”因著《征苗图记》。总督张公得君□意合,而君亦提湖兵会沅水上,遂以平苗。由是声益起。会海寇挟倭作难海所在皆震,而闽为祸首。时论推君才,擢福建巡海副使。客有问海事者,君应曰:“倭所处联络海岛,譬如飚风掣电,猝绝之难,恃备在我耳。夫御外者,必内固。今不吾固,而与倭逐,是驰飚击电,鲜克济矣。”乃趣驾至海上,简卒伍,谨烽堠,控险要,大治楼船,积糗粮以待贼。又辑《备倭图记》,授吏士,言甚悉。初,闽人多入海与诸夷市,而漳泉为甚。纵弗禁则法废,禁严则奸民失利而幸乱,往往导贼入或且攘臂群起,以张贼势,最号难治,而海禁兼筦利,权下者既多自败其名,洁廉者又率避,弗肯为,以故海防日益废弛,独君毅然任之,既修饬内治诸所,兴革一切与民为宜,民咸安其政,贼亦知有备,终君任三年,弗犯闽,而屡寇瓯会吴越间,攻掠城邑数千里,被其毒至,动天下之兵不能制,独独得君晏然。君卒后二年,乃始告警。君生正德己巳,卒嘉靖乙卯年,才四十七。嗟乎!以君所梦与予向所望于君皆不止此而今顾止此何也然君虽未竟厥施其所注措巳足以立于世垂于后人可必无憾。而忧时艰者,方欲得材贤早立之士如君者,布满天下,以共图弘济,乃复失君一人。嗟乎!予岂独为君惜哉。

书目 编辑

  • 《国朝献征录》
  • 明万历二十四年修民国十四年铅字重刊本,《秀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