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彀(16世纪—17世纪),式我江西吉安府万安县城北竹山派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廖彀为人孝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江西乡试,授信宜知县,为政清廉,严禁冒籍、清理盐税,饥荒时拿出俸禄赈济贫民,人称“海东福曜”,因父母逝世回乡。之后他补任高州海防同知,防御海盗李魁奇入侵,惩罚怯战与伤害平民的士兵,又上报鱼肉人民的贪吏,关税所馀不入私产,再次因为长辈逝世回乡,人民在梅禄墟立祠祭祀他,其后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因年老致仕[1][2][3]

引用

编辑
  1. ^ 1.0 1.1 同治《万安县志·卷十二·人物志》:廖彀,字式我,城北竹山派人,秉怀古亮,孝行过人,万厯癸卯乡举,授信宜知县,清操所励、陈请不私,岁饥割俸以赈贫者,惠施无算,有“海东福曜”之称,继陞高州海防,时寇李魁奇窥限门,御之有防,贼不敢逞,榷限门关税,所馀不入私橐,民立祠祀之,随陞福建盐运使,清盐饷弊,以年老致仕。
  2. ^ 光绪《信宜县志·卷五》:廖彀,字式我,万安人,举人,万厯间为信宜令,刚挺孤介、百折不回,严冒籍、清盐饷,厥功著焉。艰归,补高州海防厅,时海寇李魁奇窥限门,彀悉力御之使不敢逞,军士有怯战害及良民者立置之法,民之故弱被衙蠧豪悍鱼肉悉白当道之,榷限门关税,所馀不入私橐,自为令及佐郡廉洁不易操,寻以丧致政,民立祠梅禄墟祀之,终福建运同。
  3. ^ 光绪《高州府志·卷二十五·宦绩传》:廖彀,字式我,万安举人,万厯间为信宜令,刚挺孤介、百折不回,严冒籍、清盐饷,厥功著焉。艰归,补高州海防厅,时海寇李魁奇窥限门,彀悉力御之使不敢逞,军士有怯战害及良民者立置之法,民之孤弱被衙蠧豪悍鱼肉悉白当道雪之,榷限门关税,所馀不入私橐,自为令若丞廉洁不易操,寻以丧致政归,终福建运同。 郝通志

参考文献

编辑
  • 同治《万安县志》·卷十二·人物志
  • 光绪《信宜县志》·卷五
  • 光绪《高州府志》·卷二十五·宦绩传
官衔
前任:
沈宏遇
明朝信宜县知县
1642年-天启年间
继任:
陈如松
前任:
孙琛
明朝高州府同知
崇祯年间
继任:
吴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