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六月起义

六月起义立陶宛语birželio sukilimas)是立陶宛历史中,发生在介于1940年苏联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和1941年6月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英语Occupation of Lithuania by Nazi Germany之间的起义。在起义发生前一年,1940年6月15日,苏联红军入侵立陶宛并占领之。[1]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很快地被建立起来。接著苏联开始借由政治上的镇压和红色恐怖,消灭所有的反抗。当纳粹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后,一些支持立陶宛独立的组织发动反抗苏联当局的行动,他们宣布立陶宛独立并建立了立陶宛临时政府。立陶宛境内两个主要的城市,考纳斯以及维尔纽斯,在德意志国防军抵达以前就被起义者占领。德军在进攻开始一个礼拜之内就攻占了整个立陶宛。立陶宛人视德军为将他们从苏联的压迫中救出来的解放者。[来源请求]他们期待德军会协助他们独立,或是允许他们有某种程度的自治(类似斯洛伐克共和国)。然而德国人没有给立陶宛人这种支持,德国人希望以他们自己的机构取代立陶宛政府。奥斯兰总督辖区于1941年7月下旬成立,立陶宛全境被划入该地。而立陶宛临时政府则被德国人剥夺了所有权力,最后在8月5日,立陶宛临时政府宣告自动解体。

1941年6月25日,在考纳斯的立陶宛起义者

起义背景和准备 编辑

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之后,立陶宛就已成功独立。这次的独立持续到1940年8月,当时苏联入侵立陶宛,并强行将立陶宛改组成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接著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就被合并成苏联的一部份。立陶宛被迫实施苏维埃化以及国有化,而苏联也对持不同政见者以及被指控为"阶级敌人"的人民展开大规模的逮捕。于是立陶宛境内的文化、宗教、政治组织被迫解散。经济的恶化也让立陶宛人的生活水准渐渐下降。一年之后,就在起义发生的前一个礼拜,苏联将多达17,000名立陶宛人,其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流放到西伯利亚,许多人因为当地非人的生活环境而死亡(参见六月流放)。这是起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惨剧也让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取得某些正当性。立陶宛人开始组织起他们的武装团体,并躲进森林中,等待时机发动起义。[2]

立陶宛武装团体,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LAF),于1940年秋天成立,其目标为重建立陶宛的独立,由驻柏林的立陶宛大使,凯西斯·斯基尔帕英语Kazys Škirpa,所领导。因此他们准备组织、整合立陶宛的起义行动并储备起义行动所需的物资。[3]其以伞式组织英语umbrella organization的方式运作[4]而且有许多团体以LAF自居,即使他们跟LAF一点联系也没有。[5]LAF在维尔纽斯考纳斯建立了军事-政治总部。[3]然而他们和柏林的联系却十分薄弱。然而苏联在1941年6月,对其的扫荡使得LAF遭到极大的破坏。[6]大部分的人被逮捕,并于1941年12月被处决。

1941年3月,LAF发布了一份备忘录,名为被奴役的兄弟们(Dear Enslaved Brothers)。其记录了一旦苏联与德国爆发战争,立陶宛人该做出什么行动来因应。[7]这份备忘录指出一旦起义开始,起义者应夺取立陶宛境内的战略要点(监狱、铁路、桥梁、通讯设施、工厂),保护他们免于遭受撤退的苏联红军的破坏,接著LAF总部将会成立立陶宛临时政府并宣告独立。[8]4月,一份立陶宛临时政府成员的名单被确定。[9]依照这份名单,凯西斯·斯基尔帕英语Kazys Škirpa将成为总理,其他的成员大部分来自于维尔纽斯以及考纳斯。而政府成员也被认为是涵盖多个政党,足以代表大部分的立陶宛人。[10]6月14日,德国人告诉凯西斯·斯基尔帕英语Kazys Škirpa和他的幕僚,不准在没有经过他们同意下组织政府和做出任何公开宣言。凯西斯·斯基尔帕英语}Kazys Škirpa]]同意这个要求,但他在当时对起义者的控制十分微弱。

六月起义 编辑

德国的进攻与苏联的撤退 编辑

 
被德军俘虏的苏军战俘,1941年6~7月于维尔纽斯

6月22日早上3点15分,德国北方集团军以及德国中央集团军开始进攻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两支部队分别攻向立陶宛西、北方以及维尔纽斯。德军进攻立陶宛的部队有40个师、700,000人、1,500辆坦克以及1,200架飞机。[11]而苏联波罗的海军区英语Baltic Military District则有25个师、400,000人、1,500辆坦克以及1,344架飞机。[12]

第一波攻击以德国空军空袭机场以及立陶宛城市开始。[12]大批的苏联空军飞机被击毁于机场(322架飞机在空战被击毁,而1,489被击毁于地面)。[12]德军进展快速,而其受到的抵抗十分零星,进攻的德军也受到立陶宛人的帮助。在拉塞尼艾战役中,苏军尝试以坦克发动反攻,但这次反攻以苏军遭受大量损失告终。[13]在一个礼拜之内,德军以3,362人死亡的代价攻占了整个立陶宛。[14]苏军的损失则不能确定,其被估计有12~15个师。[14]苏军的损失还包含大批飞机、坦克、火炮及其他装备。[15]

尽管立陶宛人以友善的态度欢迎德军,但德军仍然对立陶宛人发动屠杀,以报复被杀害的士兵。[7]更多的暴行被撤退的苏联红军所执行。大约有4,000政治犯与罪犯被转移到苏联内陆地区。[16]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其撤出立陶宛之前组织了屠杀英语NKVD prisoner massacres,立陶宛境内共有40个地方发生了屠杀。[17]一份有关苏联屠杀受害者的名单在德国占领立陶宛期间被发布,共有769人遇害。[18]

立陶宛起义 编辑

维尔纽斯 编辑

维尔纽斯,由于苏联对LAF成员的逮捕,因此当地能够组成的起义者并不多。[19]因此,当地起义的规模较小且于6月23日才开始。起义者占领了邮局、电台以及其他机构,并在戈迪米纳斯塔升起立陶宛国旗。由于苏军撤退迅速,因此相较于其他城市,维尔纽斯更快地被起义者占领。6月24日,担任德军前锋的第7装甲师攻入维尔纽斯。其原本认为苏军将会抵抗。[14]

独立与立陶宛临时政府 编辑

6月23日早上9点28分,考纳斯电台播放立陶宛的国歌Tautiška giesmė,LAF成员Leonas Prapuolenis宣读了独立宣言 自由的立陶宛重新复国(Free Lithuania is Restored)–

年轻而热情的立陶宛将加入以新的秩序所建立的欧洲。立陶宛即使遭遇布尔什维克的恐怖统治,也会基于道德和社会正义,再次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20]

Prapuolenis宣布了立陶宛临时政府的成员并向人民保证私有财产的安全。工人们组织了保护工厂、公家机关的巡守队,而警察也开始在国境线上巡逻。

6月24日,立陶宛临时政府召开第一次会议。LAF成员Juozas Ambrazevičius英语Juozas Ambrazevičius取代了凯西斯·斯基尔帕英语}Kazys Škirpa]](其被德国人软禁在家中)成为立陶宛临时政府总理。临时政府尝试取得对整个立陶宛的统治权以确保独立和开展去苏维埃化的行动。在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多达100条法律被讨论与审查;包含防止国家社会主义的蔓延、企业管制、房地产、地方政府、警察组织的重建等议题。然而临时政府无法控制维尔纽斯,其正处于德军占领之下。[21]

德国不愿意承认临时政府,但德国人也没有尝试以武力解散该政府(但斯捷潘·班杰拉成立的乌克兰政府就被德军强制解散)。一开始德军容忍临时政府的行动,也没有尝试控制政府单位。7月17日,德国成立奥斯兰总督辖区,准备以其取代临时政府。[22]德国人并没有对临时政府动用武力,而是以渐进的方式移除临时政府的权力。(例如,不允许临时政府将法令刊登在报纸或是于电台广播),接著德国人给临时政府两条路选择:自行解散或是成为德国的傀儡政权(Zivilverwaltung)。尽管临时政府愿意在独立获得承认的前提下与德国合作,但其不愿成为德国占领当局底下的机构,最后临时政府于8月5日自行解散。

起义之后 编辑

在临时政府消亡之后,德国人仍持续干预立陶宛人的政治活动。1941年9月,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被禁止存在而其领导人被送入集中营。12月,立陶宛境内最后一个合法政党,亲纳粹的立陶宛国家社会主义党,被禁止。[22] 大部分被临时政府通过的法律沦为一纸具文,但一些有关地方政府和教育的法律仍被允许执行。[23]所以立陶宛地方政府得以发展起来,其也允许立陶宛人加入。这让立陶宛人有机会在德国人下命令时,采取非暴力抵抗,也就是将德国人的命令挡在地方政府。例如,立陶宛人抵制武装亲卫队组建立陶宛师、反对将立陶宛人送至德国服劳役、反对在立陶宛学校教授德国化思想。[24]

注释 编辑

  1. ^ Литва в период германской оккупации 1941 – 1944 г.. runivers.ru. [201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 (俄语). 
  2. ^ Anušauskas (2005), pp. 157–158
  3. ^ 3.0 3.1 Anušauskas (2005), p. 157
  4. ^ Bubnys (1998), p. 26
  5. ^ Bubnys (1998), p. 27
  6. ^ Bubnys (1998), p. 32
  7. ^ 7.0 7.1 Anušauskas (2005), p. 167
  8. ^ Anušauskas (2005), p. 168
  9. ^ Bubnys (1998), p. 29
  10. ^ Misiunas (1993), p. 46
  11. ^ Anušauskas (2005), p. 161
  12. ^ 12.0 12.1 12.2 Anušauskas (2005), p. 162
  13. ^ Anušauskas (2005), p. 163
  14. ^ 14.0 14.1 14.2 Anušauskas (2005), p. 164
  15. ^ Anušauskas (2005), p. 165
  16. ^ Anušauskas (2005), p. 141
  17. ^ Anušauskas (2005), p. 142
  18. ^ Bubnys (1998), pp. 45–46
  19. ^ (立陶宛文) Brandišauskas, Valentinas. 1941 m. sukilimas ir nepriklausomybės viltys. Gimtoji istorija. Nuo 7 iki 12 klasės. Vilnius: Elektroninės leidybos namai. 2002 [2009-07-04]. ISBN 9986-921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7). 
  20. ^ "Seimo Kronika", 23(162) pp.5–7.
  21. ^ Anušauskas (2005), p. 175
  22. ^ 22.0 22.1 Anušauskas (2005), p. 177
  23. ^ Misiunas (1993), p. 48
  24. ^ Anušauskas (2005), p. 192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