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祥(14世纪—1445年),仲祯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虞祥是南宋宰相虞允文的后裔,祖父虞乐闲为元朝海道万户,定居在昆山,父亲虞茂在洪武以闾右充实南京,他则在永乐九年(1411年)以上元籍成举人,十年(1412年)会试副榜,授金华训导,调上虞教谕宣德二年(1427年)升为行在礼科给事中[2],六年(1431年)掌礼科事务[3],当时有庆寿寺僧人觉贵兴建毗卢阁,高数十丈,他上奏楼阁僭越制度,于是明宣宗下令毁去,并置觉贵入狱,到七年(1432年)他和定国公徐景昌持节册封安阳王朱瞻塙为赵王[4]

明英宗继位后,虞祥升任行在通政司参议[5]正统八年(1443年)由吏部尚书王直、右都御史王文荐举下晋任户部侍郎[6],调兵部右侍郎,巡视畿辅能铲除贪酷,慰问疾苦,又清理武臣勋绩,得士大夫称颂,在任内去世,朝廷遣官祭葬[7],祭酒李时勉为他写下墓志铭,有子虞震,孙成化十四年进士虞臣[1]

引用 编辑

  1. ^ 1.0 1.1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志·卷二十二·列传一》:虞祥,字仲祯,宋宰相允文之裔。祖乐闲元海道万户,始居崑之太仓;父茂,洪武中以闾右实京师,永乐辛卯,祥以上元籍领乡荐,明年会试乙榜,授金华训导,迁上虞教谕。宣德中擢礼科给事中,寻掌科事,庆寿寺僧觉贵构中使,创造毗卢阁,高数十丈僭拟非度,祥劾奏毁之,置僧于法;陞通政司左参议,正统八年进户部右侍郞,改兵部,巡视畿辅,赈穷挫豪,民赖以安,又清武臣勋绩,综理明核,为士大夫所称。祥为人谨饬持大体,自校官至大臣所在咸著声绩,卒于位,赐祭葬,祭酒李时勉铭其墓,子震,孙臣。
  2.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三十》:(宣德二年八月庚辰)陞……绍兴府上虞县儒学教谕虞祥……为给事中……祥行在礼科……
  3.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八十二》:(宣德六年八月乙未)命给事中……虞祥、刘海掌礼科……
  4.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九十三》:(宣德七年七月)戊辰命定国公徐景昌、礼科给事中虞祥为正副使持节封赵简王第二子安阳王瞻塙为赵王……
  5.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七》:(宣德十年七月戊戌)陞……行在礼科给事中虞祥为行在通政司左参议……
  6.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三》:(正统八年四月辛卯)陞通政使司左参议虞祥为户部右侍郎……由吏部尚书王直会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文等荐举也。
  7.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三》:(正统十年九月丁亥)兵部右侍郎虞祥卒,祥苏州府昆山县人,由举人历官金华训导、上虞教谕,皆以能教名,宣德间选陞礼科给事中,时庆寿寺僧觉贵创毗卢阁,高出数十尺,祥以寺近皇城非宜抗疏论其罪,宣宗怒命毁阁,下觉贵于狱,正统改元陞通政司左参议,专奏详明,八年进户部右侍郎,寻转兵部,命巡抚畿内民瘼,所至刬除贪酷,存问疾苦,人用以宁,既还以疾卒于官,遣官祭葬。

参考文献 编辑

  •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志》·卷二十二·列传一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三十、卷八十二、九十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七、卷一百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三
官衔
前任:
薛常生
明朝上虞县教谕
永乐年间-1427年
继任:
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