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上的名词,指体内的液体运行输布失常,因而停留在体内某处所形成的病理产物。“饮”与性质相似,同为津液代谢障碍之病变,但状态不同,“痰”较为混浊粘稠而“饮”较为清稀。虽然两者不同,但俗称上并不太区别此二者,常常合称痰饮,乃至于医生对不懂中医的病患皆称之为痰,或“水”。

名词来源 编辑

“饮”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水饮内稽。”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1]到了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又将之类型化,并整理出治疗方法,将其写在《金匮要略》的<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类型。[2]虽然张仲景提出了痰与饮的概念,但并没有提及两者的区别。到了宋代的杨士瀛,在其所著之《仁斋直指方论》中,才稍微把两者区分开来;他用“涕唾稠粘”来形容痰的粘稠性。书上所谓的“涕唾”,即今人所讲的“痰”之一种。换言之,痰就是浓度较高,黏稠状的液体。[3]而在“饮”字前面加上“水”字,而成为水饮一词,以表“饮”为浓度较低,呈清水的态样。[注 1][4]

“饮”的成因 编辑

中医认为,“饮”形成的原因多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偏嗜,或被七情所伤,使得三焦等脏腑的气化功能失常,产生水液代谢上的障碍,终致体内津液积滞于身体的某个地方。因为上面所述之器官,皆与体内水液的运输有直接的关连性。[注 2] [5]

在《世补斋医全集》里则说,“饮”这种病理现象的最初因素,乃在于阳气不足,当阳不足时,阴气即化水成病。换言之,体内的“水 (液体)”则会积累至身体某处而呈现病态。若阳气充足,水本来就是身体所需之物,此时阴气将水化成津液,以资灌溉全身,这自然就不成为病。此外,发病之原始点,一定是在胃上脘,阳气不到之某处所,水会伏留在该处。饮停留一定时间后,则首先流到胁肋,横在胸膈之间,继之渗到心、肺,再往下入于脾脏肝脏,最后入注肾脏。 [6]

“饮”的症状 编辑

“饮”的病症好发于肠胃、胸胁、肌肤之间。大致上来说约有咳、喘、悸、眩、呕、满、肿、痛的症状。若把“痰”所引发的病症也包括在内的话,则可导致各类不同病症,因为痰会随气而走,无处不到,堆积到何处,皆会产生各种病症,变化多端,乃至于导致头昏目眩、心神被蒙、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痈等疾病。中医上的各种疑难杂症,常常都与“痰”有关。[5]

饮在五脏时之症状:

  • 饮若在,则胁肋胀满,打喷嚏时则因肋骨被牵动而动;
  • 饮若在,则心悸。又因心属火,水火不容,故此时不欲饮水;
  • 饮在,因为脾性怕湿,饮若在时,会觉得身体很重;
  • 若饮在,则流涎沬。因肺无法将气“清肃 ”[注 3],所以饮留在肺中的话,会觉得口渴。
  • 饮在,由于肾本就藏水,若饮在肾时,水份过多则引起“脐下悸”,以及“奔豚”[注 4]的症状。[6][7]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将“饮”区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者:

  • 痰饮: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
  • 悬饮:饮后水流在协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 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
  •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7]

注释 编辑

  1. ^ 但“水”与“饮”并不相同,“饮”又较“水”稍微浓稠些。
  2. ^ 中医有三句话可代表肺、脾、肾跟痰饮的关系,即“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虚水泛为痰” 。
  3. ^ 所谓“清肃”是指肺有清洁空气,以及将气向下传送的作用。
  4. ^ 奔豚在这里指的是气从小腹往上冲至胸腔的感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黃帝內經/素問》. 维基文库 (中文). 
  2. ^ 张仲景.   《金匱要略》. 维基文库 (中文). 
  3. ^ 丹波元坚. 《雜病廣要》. 日本. 清朝.  全书见网路资源the Qi网站 杂病广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杨士瀛.   《仁齋直指方論》. 维基文库 (中文). 
  5. ^ 5.0 5.1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网路资源:第50讲 病因:内伤病因——劳逸失度 病理产物——痰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陆九芝/ 傅青主/ 戴天章著,世补斋医书全集,文九- 释饮,清朝。
  7. ^ 7.0 7.1 亦参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线上原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