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若岚(葡萄牙语:Elisabela Larrea),澳门第八代土生葡人,是一名导演及土生葡人文化研究者,作品有《澳.土》(2007)、《澳门.乡情》(2010)、《堂口故事II爱情在城》(2012)等。[1][2]

黎若岚
Elisabela Larrea
性别
语言粤语
英语
普通话
葡萄牙语
学历
学术工作
主要领域澳门土生葡人文化

背景和学术生涯

编辑

黎若岚从小受传统土生葡人习俗及思想影响,她的父亲西班牙人外婆中国人母亲土生葡人,黎若岚有志于研究土生文化是因为在早年受到了爱好藏书和收集旧剪报的土生葡人外祖父的影响。在她小时候由于母亲说要在学校里“学点不一样的”,因此在入读英文学校时选修的是中文而不是葡语,此举有别于八十年代其他土生家庭的惯常选择。她曾在澳门大学修读传播与新媒体(Communications and New Media)的硕士课程及任职助教,并且做过一项有关澳门土生葡人在网路上展现民族身份的研究,于2006年在“国家认同与两岸未来国际研讨会”中发表论文——《后殖民时期的土生葡人民族身份认知之研究》。

自此,她一直致力透过艺术创作、媒体制作和学术研究推广和保育澳门土生文化。2006年第一届“澳门视野-当代艺术展”中展出以土生葡人情怀为主题的装置艺术——《活动油画》[3]。2008年参与首届由澳门文化中心举办的“澳门纪录新势力”,其讲述澳门土生葡人的作品纪录片《澳‧土》[4]入选公开组,该纪录片曾于北京、日本、葡萄牙等地播放。2012年,黎若岚参与制作的澳门本土剧情短片《堂口故事2──爱情在城》进驻商业戏院,公开售票放映,反应不俗[5][6],有评论认为,《堂口故事2──爱情在城》的拍摄计划继续对未来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7]

2015年12月13日,黎若岚以讲者的身份出席名为《大家的土生文化:字里行间的澳门个性》的讲座,介绍不同时期一些学者对土生(Macaense)的定义、族裔形成的过程、土生土语的兴衰、土生土语话剧发展,以及从各种新旧文字载体挑选了一些土生葡人创作的诗词、短文、长篇小说、剧本及歌曲等作分享,与出席人士一同探究土生文化的精萃及澳门情怀,有澳门日报专栏作者表示:“听完讲座我发现自己过去对土生葡人有很多的无知与误解,感谢Bela(黎若岚)做了一次这么好的沟通交流示范。”[8]

黎若岚除于澳门不同领域中透过讲座和分享会形式推广土生文化外,亦赴新加坡参与第一届克里斯坦(葡裔欧亚混血儿)嘉年华会,展示土生土语学字卡和出席文化保育的研讨会。于2016年,黎若岚于社交平台中不定期发表文学作品“来一点土生土语 Unchinho di Língu Maquista”学字卡,透过把土生土语单字翻译成中文、葡语和英语,让世界各地不同社群的人都可学习澳门的濒危语言。为更好保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濒危语言”的土生土语,黎若岚亦以其土生土语学字卡系列为基础,录制土生土语教学影片,让更多人得以听到这甜美语言的声音。

除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黎若岚亦积极撰写学术文章,透过研究和文字纪录土生葡人文化。

《舞台上的声音──土生土语话剧研究》 (2013年)

《反思文化身份界定:改革并非放弃传统》(2015年)

《土生土语:晚霞的混合语》(2016年)

《时代的改变:从家用语言到表演语言》(2016年)

《甚么是土生土语?》(2017年)

《土生土语的新视野:土生土语话剧的文化身份和语言运用》(2017年)

于2021年,黎若岚完成了传播学博士课程,研究题目为《"我们是谁?"透过描述性分析土生土语话剧解构土生葡人社群》。黎若岚亦不定期把土生土语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和英语,祈盼让更多人能透过译本了解土生文化和对土生土语加深了解,现时她正与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编制土生土语话剧剧本丛书。

艺术创作

编辑
  • 《活动油画》(Motion Painting)(2006年)
  • 《澳.土》(Filhos da Terra)(2007年)
  • 《我不在2 - 多元集体创作展》(2007年)
  • 《澳门.乡情》(2010年)
  • 《堂口故事2──爱情在城.触电》(2012年)
  • 《长衫词》(2017年)

文化推广活动

编辑
  • 《夕阳下的土──共读澳门土生文化和生活》(2014年, 澳门)[9]
  • 《大家的土生文化:字里行间的澳门个性》(2015年, 澳门)
  • 《〈我们:这时代〉新书发布会╳受访者座谈》(2016年,澳门)
  • 《甚么是土生土语?》(Cuza sâm Patuá?)(2017年,新加坡)[10]
  • 《保育澳门甜美的语言 - 土生土语》(Preserving Our Sweet Language of Macau: Patuá.)(2019年,澳门)
  • 《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土生土语话剧》(澳门旅游学院导游课程)(2019年,澳门)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澳门是家 爱更深沉——澳门土生葡人的15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际在线,2014-12-12
  2. ^ 抢救口述历史 黎若岚:要为下一代土生留下纪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论尽传媒,2016-02-02
  3. ^ 澳門視野──當代藝術展 (PDF).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20). 
  4. ^ Filhos da Terra 澳.土.Sons of the Land.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5. ^ “2015好书大晒”阅读推广活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门中央图书馆
  6. ^ 惜“城味”不足 -谈“堂口故事2爱情在城”,论尽传媒,2012-01-13
  7. ^ 堂口故事二:爱情在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独立电影节
  8. ^ (四方听音)我城澳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门日报,2016年1月10日
  9. ^ 《读字的日常-2014年秋冬有书的聚聚》读书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门文化局
  10. ^ 《Festa di Papia Krista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