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移除说明:关于“富弼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

编辑

其实,富弼从政晚期政治地位已相当稳固,长久跟随在他身边的人,自然形成所谓的保守势力。就王安石的变法而言,富弼无疑是保守派的核心人物。但此处举例边防事,是意指“主和派”,不是“保守派”。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平时边防无骚扰,且契丹(辽国)也未乱开条件时,整个北宋内部倾向不兴兵。因此兴不兴兵的关键,就在君主个人的想法,是否有收复故土的雄心,能否容忍敌国贪得无厌的要求。在这群多数不倾向兴兵的政治集团里,富弼的发言也不见得纯粹是他个人的主张而已,也可视为代表北宋内部多数的心声。大型战争会耗损国力,加重人民的负担,北宋无充足的良马、鲜有训练有素的军队,兵制与军事机构又一堆弊病,就算打赢了也要付出相当代价,经验丰富的富弼才会有这样的谏言。另外,平时主和派就远高于主战派,人数根本不成比例,其实这样的分类毫无意义。应该说,要像出现澶渊之战这种大事件,才能看出臣子是属于真正的“主和派”跟“主战派”。以富弼过去的经历来看,敌国内部的主战派居多数,以致于两国无法沟通时,在不得不战无可避免之下,以富弼果断敢言的个性恐怕就无法归类在“主和派”了。所以就变法来说,称富弼是旧党或保守派都好。但以边防事来说,不如不要分什么派别,较不会造成误导。--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10:16 (UTC)回复

返回到“富弼”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