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Kai3952/地质文献室

图书馆馆藏文献

编辑

方志

编辑
  • 张丽旭. 臺灣研究叢刊(第三十六種). 《臺灣之地層》.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55: 第26-49页 (中文(台湾)). 
  • 王嵩山. 〈第三篇:地質志〉. 《阿里山鄉志》. 阿里山乡公所. 2001年2月 (中文(台湾)). 

专书

编辑
  • 施雅棠、陈俐卉 编辑; 余炳盛、方建能 合著. 《台灣的金礦》. 远足文化. 2003年10月. ISBN 9867630106 (中文(台湾)). 
  • 蔡衡、杨建夫. 《台灣的斷層與地震》. 远足文化. 2004. ISBN 9867630319 (中文(台湾)). 
  • 陈培源. 《臺灣地質》. 台湾省应用地质技师公会. 2006. ISBN 9868197902 (中文(台湾)). 
  • 林朝棨、周瑞炖. 《臺灣地質》.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74 (中文(台湾)). 
  • 何春荪. 《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6 (中文(台湾)). 
  • 宋圣荣、刘佳玫. 《台灣的溫泉》. 远足文化. 2003. ISBN 9572803174 (中文(台湾)). 
  •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台灣北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 台湾地质野外实习指导手册(一).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1991 (中文(台湾)). 
  •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台灣中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 台湾地质野外实习指导手册(二).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1989 (中文(台湾)). 
  •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台灣南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 台湾地质野外实习指导手册(三).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1990 (中文(台湾)). 
  •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台灣東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 台湾地质野外实习指导手册(五).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1992 (中文(台湾)). 
  • 林启文. 《臺灣活動斷層概論(第二版):五十萬分之一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說明書》.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十三号).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0 (中文(台湾)). 
  • 刘弘祥、张吉佐. 〈地質調查〉. 《山岳隧道工程設計與實例手冊》. 科技图书. 1999: 第2.1-2.11页. ISBN 9789576552915 (中文(台湾)). 

期刊

编辑
  • 王鑫、林耀源. 《新中橫公路水里支線的自然與工程環境》. 台湾大学理学院地理学系研究报告(第11期). 台湾大学地理学系. 1982 (中文(台湾)). 
  • 王鑫、李光中、杨建夫、黄国峰、吴慧菊、赖建盛. 《山地道路工程對邊坡的影響(新中橫公路─東埔段)》.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防灾科技研究报告(80-23号). 台湾大学地理学研究所. 1991年12月 (中文(台湾)). 
  • 颜沧波、吴景祥、庄德永. 《臺灣新中部橫貫公路(玉山線)沿線之地質》. 中国地质学会专刊(第六号)【撰献何春荪先生论文专集集】. 中国地质学会. 1984年12月: 第357-367页 (中文(台湾)). 
  • 张郇生. 《臺灣嘉義─玉山─水里公路沿線之地質》.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三号)【纪念徐铁良先生荣退地质学论文集】.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4: 第75-90页 (中文(台湾)). 
  • 颜沧波、吴景祥、庄德永. 《臺灣南部橫貫公路沿線之地質》.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三号)【纪念徐铁良先生荣退地质学论文集】.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4: 第11-24页 (中文(台湾)). 
  • 胡贤能. 《臺灣南迴鐵路沿線地區板岩系地層之構造研究》.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三号)【纪念徐铁良先生荣退地质学论文集】.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4: 第25-44页 (中文(台湾)). 
  • 张宝堂. 《南投縣東埔溫泉區地質》.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三号)【纪念徐铁良先生荣退地质学论文集】.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4: 第91-102页 (中文(台湾)). 
  • 林庆伟、刘景仁. 《新中橫公路阿里山至同富山間之構造地層特性》.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8号)【纪念黄敦友博士荣退专刊】.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4: 第121-136页 (中文(台湾)). 
  • 本刊资讯室. 《玉里瓦拉米地區大理石礦床普查報告》. 台湾矿业(第35卷 第4期). 中华民国矿业协进会. 1983年12月 (中文(台湾)). 
  • 王文能、陈清义. 《東埔—南玉山間之沿線地質概述》. 矿业技术(第16卷 第7期).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78 (中文(台湾)). 
  • 陈肇夏. 《台灣中部橫貫公路沿線地質》. 中国地质学会专刊(第3期). 中国地质学会. 1979 (中文(台湾)). 
  • 李春生. 《臺灣中部南投縣水里-玉山地區之古第三紀地層》. 矿业技术(第17卷7-12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与矿业研究所. 1979: 第107-119页 (中文(台湾)). 
  • 李春生. 《臺灣中部南投縣水里-玉山地區之古第三紀地層》. 中国地质学会专刊(第三号). 中国地质学会. 1979: 第237-247页 (中文(台湾)). 
  • 刘桓吉、方中权、庄德永. 《臺灣新中橫公路嘉義觸口至塔塔加鞍部沿線地質》. 中央地质调查所汇刊(第5号).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88年12月 (中文(台湾)). 
  • 锺振东、陈志贤、吴永助. 《三地門─知本間新南部橫貫公路沿線地質與礦產踏勘報告》. 矿业技术(第13卷 第5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矿业研究所. 1975年: 第225-235页 (中文(台湾)). 
  • 简世杰、张睦雄、陈玠文、廖瑞堂、王熙松、蔡长利. 《阿里山五彎仔地滑區滑動監測與邊坡穩定性之探討》. 台湾公路工程(第29卷 第2期). 台湾公路工程月刊社. 2002年8月: 第2-18页 (中文(台湾)). 
  • 陈肇夏. 《台灣的溫泉和地熱》. 地质(第9卷 第2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 1989年12月 (中文(台湾)). 
  • 张徽正、林启文、陈勉铭、卢诗丁. 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號). 《台灣活動斷層概論》.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8 (中文(台湾)). 
  • 石再添、邓国雄、张瑞津、石庆得、杨贵三. 《臺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第12期).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1986: 第1-44页 (中文(台湾)). 
  • 石再添、杨贵三. 《八卦臺地的活斷層與地形面》.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第11期).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1985: 第173-182页 (中文(台湾)). 
  • 刘鸿喜. 《臺灣區溫泉資源之調查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第1期).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1975: 第7-20页 (中文(台湾)). 
  • 张瑞津、杨贵三. 《臺灣中部活斷層的分布與地形特徵》.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第35期).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001: 第85-120页 (中文(台湾)). 
  • 王文能、余炘云. 《台灣中部埔里地區地質》. 矿业技术(第19卷 第4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矿业研究所. 1981 (中文(台湾)). 
  • 谢凯旋、张徽正、黄敦友、何信昌、林伟雄、林启文、陈华玟. 〈臺灣地層對比表編製〉. 《中央地質調查所年報》(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01: 第13-15页 (中文(台湾)). 
  • 罗伟. 《臺灣合歡山地區板岩層之層序及構造》. 中央地质调查所汇刊(第8期).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2年12月: 第1-29页 (中文(台湾)). 
  • 李元希、杨昭男. 《大禹嶺地區地質構造的演化》. 中央地质调查所汇刊(第9期).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4年12月: 第77-105页 (中文(台湾)). 
  • 罗伟. 《臺灣中央山脈大禹嶺地區岩石劈理成因之探討》. 华冈理科学报(第17期). 中国文化大学理学院. 2000年5月: 第1-38页 (中文(台湾)). 
  • 刘宪德. 《南橫公路梅山至啞口間公路沿線地質調查與研究》. 国家公园学报(第1卷 第1期). 营建署国家公园组. 1989 (中文(台湾)). 
  • 刘宪德. 《南橫公路梅山至啞口間公路沿線地質調查與研究》. 华冈地质(第6号). 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 1990: 第36-51页 (中文(台湾)). 
  • 陈肇夏. 《南部中央山脈的第三紀地層》.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四号).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0: 第370页 (中文(台湾)). 
  • 洪如江. 《賀伯颱風、新中橫公路與坍方及土石流災害》. 地工技术(第57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96年10月: 第25-30页 (中文(台湾)). 
  • 林铭郎、郑富书、吴俊杰. 《新中橫沿線天然災害及成因分析》. 地工技术(第57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96年10月: 第31-44页 (中文(台湾)). 
  • 李德河、田坤国、黄嵩杰、林国忠. 《賀伯颱風引致阿里山公路低海拔路段邊坡變動之觀測調查》. 地工技术(第57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96年10月: 第81-91页 (中文(台湾)). 
  • 李德河、林宏明、张舜孔. 《山區道路邊坡崩壞特性調查與整治—以阿里山公路為例》. 地工技术(第104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2005年6月: 第页 (中文(台湾)). 
  • 黄筱婷、杨哲铭、曹孟真、董家钧、刘家男、王泰典、李维峰、谢有忠. 《地質構造與大型崩塌之關係-以阿里山公路為例》. 中华水土保持学报(第42卷 第4期). 中华水土保持学会. 2011年12月: 第279-290页 (中文(台湾)). 
  • 李彪、刘志学. 《新中橫快速道路板岩邊坡破壞與防制之介紹》. 地工技术(第99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2004年3月: 第109-118页 (中文(台湾)). 
  • 邱创淡. 《臺灣地熱資源的探勘與開發》. 台湾矿业(第30卷 第4期). 中华民国矿业协进会. 1978年12月: 第70-77页 (中文(台湾)). 
  • 张宝堂. 《臺灣溫泉資源與溫泉產業》. 台湾矿业(第62卷 第4期). 中华民国矿业协进会. 2010年12月: 第68-76页 (中文(台湾)). 
  • 张宝堂. 《臺灣的溫泉資源》. 工程(第74卷 第6期). 中国工程师学会出版委员会. 2001年10月: 第47-54页 (中文(台湾)). 
  • 张宝堂. 《臺灣溫泉與地熱探勘》. 能源、资源与环境(第8卷 第3期). 工业技术研究院. 1995年8月: 第35-42页 (中文(台湾)). 
  • 《臺灣區地熱資源探勘評估報告之一-廬山地熱區》. 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与矿业研究所研究报告(第207号). 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与矿业研究所. 1984年7月: 第1-15页 (中文(台湾)). 
  • 萧宝宗、曾长生、魏声焜. 《南投縣廬山區地質與地熱潛能》. 台湾石油地质(第17期). 中国石油学会. 1980年12月: 第107-123页 (中文(台湾)). 
  • 张宝堂、焦中辉. 《廬山地熱區之地質》. 矿冶(第23卷 第2期). 中国矿冶工程学会. 1979年6月: 第65-72页 (中文(台湾)). 
  • 黄振全、张益通、颜呈仰、黄祥庆、黄贞凯. 《南投廬山溫泉滑動邊坡地質調查案例介紹》. 地工技术(第117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2008: 第71-80页 (中文(台湾)). 
  • 罗伟、杨昭男、刘佳玫、郭人玮. 《臺灣中央山脈能高越嶺路沿線岩石劈理形態之初步研究》. 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九届)论文集. 大汉技术学院环境资源管理系. 2007: 第266-277页 (中文(台湾)). 
  • 胡贤能、许纬豪、张秋莲、李松勇、康耿豪、李彦良. 《南橫高中-檜谷-向陽地區火成岩變質度與地層層位探討》. 2009流域地质与坡地灾害研讨会论文集.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环境与工程地质组. 2009: 第G1-G16页 (中文(台湾)). 
  • 罗伟. 《廬山階與廬山層》. 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第四号).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0: 第193-200页 (中文(台湾)). 
  • 王执明. 《新釋「大南澳片岩」》. 中国地质学会会刊(第25号). 中国地质学会. 1982: 第5-12页 (中文(台湾)). 
  • 颜沧波. 《台灣大南澳片岩區中之變質帶》. 中国地质学会会刊(第六号). 中国地质学会. 1963: 第72-74页 (中文(台湾)). 
  • 陈荣河. 《坍方類型之現地研判》. 地工技术(第7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84年7月: 第13-19页 (中文(台湾)). 
  • 谢敬义. 《中橫公路梨山德基地區邊坡破壞之調查與處理》. 地工技术(第7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84年7月: 第50-61页 (中文(台湾)). 
  • 陈柏村、江婉绮. 《南部橫貫公路東段於莫拉克颱風前後的地質面貌》. 地质(第29卷 第1期).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10: 第66-73页 (中文(台湾)). 
  • 吴晓明、何恭睿、罗 伟、杨昭男. 《台灣南部橫貫公路埡口至初來地區之岩石組織度及地質構造研究》. 台湾矿业(第61卷 第1期). 中华民国矿业协进会. 2009: 第17-30页 (中文(台湾)). 
  • 陈营富、王泰典. 《蘇花公路修築養護的演進與其受沿線工程地質特性的影響》. 地工技术(第131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2012: 第47-58页 (中文(台湾)). 
  • 林真在、黄建鹤. 《工程地質在南迴鐵路中央隧道工程之應用》. 地工技术(第11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85-7: 第51-59页 (中文(台湾)). 
  • 谢玉山. 《南迴鐵路中央隧道之岩體分類與比較》. 地工技术(第19期). 地工技术杂志社. 1987-7: 第47-54页 (中文(台湾)). 
  • 陆传杰. 《失落的東埔溫泉》. 人间(第35期). 人间杂志社. 1988: 第页 (中文(台湾)). 

论文

编辑
  • 许文立. 《彰化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89学年度硕士论文). 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1 (中文(台湾)). 
  • 杨贵三. 《台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特論活斷層與地形面的關係》 (74学年度博士论文). 中国文化大学地理研究所. 1986 (中文(台湾)). 
  • 柯炯德. 《三義台地、大肚台地及八卦台地地區頭嵙山層之沈積環境研究》 (85学年度硕士论文). 台湾大学地质学系. 1997 (中文(台湾)). 
  • 罗伟. 《台灣中央山脈大禹嶺地區之構造地質學研究》 (73学年度硕士论文). 台湾大学地质研究所. 1985 (中文(台湾)). 
  • 赖珮如. 《谷關溫泉區觀光發展認知之研究》 (89学年度硕士论文). 朝阳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系. 2001年6月5日 (中文(台湾)). 
  • 刘秀穗. 《921災後重建區環境變遷之研究:以谷關溫泉區為例》 (96学年度硕士论文). 南华大学. 2008 (中文(台湾)). 
  • 高贵堂. 《溫泉分佈調查方法與可行性之研究》 (90学年度硕士论文). 中兴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 2002年1月 (中文(台湾)). 
  • 曾盛堂. 《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山地區危險因子之調查與分析》 (84学年度硕士论文). 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 1996 (中文(台湾)). 
  • 陈志豪. 《變質岩公路邊坡之破壞潛勢分析-以南橫公路啞口至新武段為例》 (90学年度硕士论文). 成功大学资源工程学系硕博士班. 2002 (中文(台湾)). 
  • 王智仁. 《以現場調查方式分析影響公路岩石邊坡穩定性之工程地質因子-以南橫公路梅山至啞口段為例》 (89学年度硕士论文). 成功大学资源工程研究所. 2001 (中文(台湾)). 
  • 吴晓明. 《臺灣南部橫貫公路埡口至初來地區之岩石組織度及地質構造研究》 (84学年度硕士论文). 台湾大学地质研究所. 1996 (中文(台湾)). 
  • 庄光泽. 《阿里山地區道路邊坡穩定性因子之探討》 (82学年度硕士论文). 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 1994 (中文(台湾)). 
  • 高申锜. 《阿里山公路沿線公路邊坡崩塌與雨量關係之研究》 (82学年度硕士论文). 国立成功大学资源管理研究所. 1994年 (中文(台湾)). 
  • 胡孟霈. 《南投縣仁愛鄉廬山溫泉空間發展之可行性研究》 (97学年度硕士论文). 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 2009年9月3日 (中文(台湾)). 
  • 李锡堤. 《南部橫貫公路禮觀一帶地質構造之研究》 (64学年度硕士论文). 台湾大学地质学研究所. 1977 (中文(台湾)). 
  • 陈凯荣. 《中橫公路山崩潛感分級研究:以東勢─德基為例》 (88学年度硕士论文). 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 2000 (中文(台湾)). 

政府机关典藏文献

编辑

报告

编辑
  • 程延年. 《玉山國家公園東埔玉山區地質調查暨解說規劃研究報告》. 玉山国家公园委托规划研究(第1007号).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88 (中文(台湾)). 
  • 程延年. 《玉山國家公園古道地質調查暨解說規畫研究報告》. 玉山国家公园委托规划研究(第1019号).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88 (中文(台湾)). 
  • 赖典章. 《玉山國家公園關山地區地質調查暨解說規劃調查報告書》.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88年4月30日 (中文(台湾)). 
  • 王鑫、李光中、杨建夫、黄国峰、吴慧菊、赖建盛. 《山地道路工程對邊坡的影響(新中橫公路─東埔段)》.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防灾科技研究报告(80-23号). 台湾大学地理学研究所. 1991年12月 (中文(台湾)). 
  • 陈时祖. 《阿里山公路沿線公路邊坡崩塌與雨量關係之研究》.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防灾科技研究报告(83-14号). 台湾大学地理学研究所. 1994 (中文(台湾)). 
  • 温绍炳. 《台灣溫泉資源之成因分佈與調查》. 温泉资源开发技术与保育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经济部水利署. 2002年9月: 第75-90页 (中文(台湾)). 

研究资料

编辑
  • 林庆伟. 《玉山國公園新中橫地區地質構造分析及其對崩塌地發育之影響》. 玉山国家公园研究丛刊(第1058号).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94 (中文(台湾)). 
  • 杨舜行. 《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中新世麓山帶之古沉積環境研究》.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04年12月 (中文(台湾)). 
  • 陈荣河、江英政. 《新中橫公路邊坡破壞之調查》. 第二届土石流研讨会论文集. 中华防灾学会. 1999年4月: 第180-189页 (中文(台湾)). 
  • 王丰仁. 《落石形成機制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新中橫公路段為例》. 玉山国家公园研究丛刊(第1053号).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1993 (中文(台湾)). 

文献盲点

编辑
搜寻盲点(指台湾之内)

网路上有查到,但查不到有馆藏该笔文献,欲调阅得先向馆藏地洽电询问。

取阅盲点(指在国际间)

乃因两岸政治、馆藏他国的远端文献、无法授权阅览、没有电子文档可看、文献为外国文字……等因素,造成文献取阅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