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鳥類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中生代鳥類列表是所有歸入鳥翼類演化支(廣義上的鳥類)的中生代恐龍綜合列表,表中列出各屬的屬名、命名者及有效性。該列表包括所有被普遍接受的屬(有效屬),亦包括無效、可疑(疑名)、未正式命名(裸名)的屬和有效屬的次異名,以及不再歸入鳥翼類的屬。列表目前包含263個屬。

範圍和術語 編輯

目前沒有正式或規範的中生代鳥類列表,但較完整的列表包括霍茲的中生代恐龍列表、[1]莫利納-佩雷茲和拉臘門迪的獸腳類列表[2]和米奇·莫蒂默的獸腳類數據庫。[3]前鳥類列表通常很少見,但獸腳類數據庫的「前蜥臀目分類單元和基幹蜥臀目」部分就是一個例子。[4]

命名慣例和術語遵循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本列表使用的術語包括:

  • 次異名:用於描述同一分類單元的舊名。若有兩個或多個屬被正式指定且模式標本均被分配到相同的屬,首先公布的名字(按時間順序)為首異名,其他名字則屬於次異名。首異名通常都被正式使用,除非ICZN有特別的決定,而次異名則不可以被再次使用,就算是棄用名也是如此。次異名往往是主觀的,除非所描述的屬都是基於同一標本。
  • 裸名:屬於已經發布,但未被ICZN的標準正式公布的名字。裸名都是無效的,因此裸名不會被寫為斜體並作為一個適當的通用名。如果名字後來正式公布,那該名字就不會成為裸名並會在此列表中寫成斜體。通常情況下,用於描述同一標本的正式公布名字會與裸名區分開來。
  • 復名:是指已經正式發布,但已被用在另一分類單元的名字。第二次使用的名字會變成無效(因為後續用途)而需要重新命名。復名不屬於正式屬名。
  • 疑名:用於描述沒有單獨鑑別特徵的化石的名字。因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和有爭議的名稱,這裡不將使用這一條件。

A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阿克西鳥
 
渾元龍
 
近鳥龍
 
始祖鳥
 
阿斯忒里鳥
 
鳥龍鳥

B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巴拉烏爾龍
 
短嘴鳥

C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彩虹龍
 
孔子鳥
 
克拉圖鳥
 
脛羽鳥
 
尖嘴鳥

D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E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反鳥
 
始孔子鳥
 
古食種鳥
 
耀龍

F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鐮喙鳥
 
飛天鳥

G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甘肅鳥化石

H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黃昏鳥
 
霍蘭鳥
 
紅山鳥

I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伊比利亞鳥
 
魚鳥

J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熱河鳥
 
金鳳鳥

K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克孜勒庫姆鳥

L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勒庫鳥
 
遼西鳥
 
長翼鳥
 
長鱗龍

M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巨爪蜥
 
妙阿爾刻鳥

N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O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奧斯特羅姆龍

P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微鳥
 
巴塔哥鳥
 
食魚鳥
 
翼手龍

Q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R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脅空鳥龍
 
抓握鳥
 
喙嘴翼龍

S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土鳥
 
擅攀鳥龍
 
絲鳥龍
 
扇尾鳥
 
中國鳥

T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飛翔鳥的肱骨

U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V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維加鳥

W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韋氏鳥

X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曉廷龍

Y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燕鳥
 
奇翼龍
 
義縣龍
 
鵷鶵

Z 編輯

目錄: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參見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一些研究視之為非鳥翼類獸腳類。
  2. ^ 模式種發現於晚白堊世–古新世邊界上,另一歸入物種則生存於始新世。
  3. ^ 屬名已被天蛾類的小夜蛾英語Bellulia(Fibiger 2008)占用,後更名為Bellulornis
  4. ^ 屬名已被甲蟲類的彎齒甲蟲英語Camptodontus (beetle)(Dejean 1826)占用,後更名為Camptodontornis
  5. ^ 可能屬於擅攀鳥龍科[5]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可能生存於古新世
  7. ^ 疑似熱河鳥和其它獸腳類組成的嵌合體。
  8. ^ 與戈壁鳥胚胎非常類似。
  9. ^ 由於正模標本相同而成為細弱鳥的異名。儘管描述時間比後者早五年,但因描述過簡而視為裸名。
  10. ^ 屬名已被鳥類的彎嘴蘆雀(Gould 1839)占用,後來改名為古顎鳥翼龍。
  11. ^ 之前被誤認為是鳥類的祖先,現在鑑別為分類不明的爬行動物。
  12. ^ 之前被誤認為是鳥類的祖先,實際上是種鐮龍科。
  13. ^ 屬名已被鸚鵡種類的肩毛鸚鵡英語Epauletted parakeets(Vigors 1825)占用。
  14. ^ 屬名已被遠洋鳥(Lartet 1857)占用,後更名為大洋鳥。
  15. ^ 屬名已被現代鳥類彩䴉(Brehm 1855)占據。
  16. ^ 最初描述成一種鳥類,後來重新解釋為一種弓鯊目。[6]
  17. ^ 最初描述為一種鳥類,[7]但更有可能是數種脊椎動物化石組成的嵌合體。[8][9]
  18. ^ 正式描述前有時被當成鳥類。
  19. ^ 屬名已被天蛾Rahona英語Rahona占用,後更名為Rahonavis[10][11]
  20. ^ 在一篇學位論文中命名,目前對其所知甚少。
  21. ^ 論文狀態未定。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oltz, Thomas R. Holtz's Genus List (PDF). 2012 [2022-08-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12). 
  2. ^ Molina-Pérez & Larramendi. Récords y curiosidades de los dinosaurios Terópodos y otros dinosauromorfos. Spain: Larousse. 2016: 277–285. 
  3. ^ Mortimer, Michael. Phylogeny of Taxa. 2021 [July 22,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1). 
  4. ^ Mortimer, Michael. Nontheropods cladogram test. 2021 [July 29,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8). 
  5. ^ Cau A, Madzia D. The phylogenetic affinities and morphological peculiarities of the bird-like dinosaur Borogovia gracilicru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eerJ. 2021, 9: e12640. PMID 34963824. doi:10.7717/peerj.12640 . 
  6. ^ Duffin. Synopsis of the selachian genus Lissodus Brough, 1935.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2001, 221 (2): 145–218. doi:10.1127/njgpa/221/2001/145. 
  7. ^ Chatterjee, S. Cranial anatomy and relationships of a new Triassic bird from Texa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91, 332 (1265): 277–342 [2022-10-02]. Bibcode:1991RSPTB.332..277C. JSTOR 55414. doi:10.1098/rstb.1991.00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8. ^ Nesbitt, Irmis; Parker. 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Late Triassic dinosaur taxa of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7, 5 (2): 209–243. S2CID 28782207. doi:10.1017/s1477201907002040. 
  9. ^ Renesto, S. Bird-like head on a chameleon body: new specimens of the enigmatic diapsid reptile Megalancosauru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northern Italy (PDF). 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 2000, 106: 157–180 [2022-10-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27). 
  10. ^ Forster, Catherine A.; Sampson, Scott D.; Chiappe, Luis M.; Krause, David W. The Theropod ancestry of birds: New evidenc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adagascar. Science. 1998, 279 (5358): 1915–1919. Bibcode:1998Sci...279.1915F. PMID 9506938. doi:10.1126/science.279.5358.1915. 
  11. ^ Forster, Catherine A.; Sampson, Scott D.; Chiappe, Luis M.; Krause, David W. Genus correction. Science. 1998, 280 (5361): 179. Bibcode:1998Sci...280..179F. S2CID 220097569. doi:10.1126/science.280.5361.17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