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轉型(英語: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從工業化前的經濟體制向工業化經濟體制過渡,往往伴隨着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過渡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現象。 這個理論是由美國人口學家沃倫 · 湯普森在1929年提出的,他觀察和研究過在過去兩個世紀裡工業化社會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或轉變。 大多數發達國家已完成人口結構轉型,出生率較低; 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處於這一轉型過程中。[1][2] 主要的(相對的)例外是一些貧窮的國家,主要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一些中東國家,這些國家正處於貧困狀態,或者受到政府政策或內亂的影響,特別是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領土,也門和阿富汗。[1]

孤立地看,人口轉型模型可以預測,隨着社會日益富裕,出生率將持續的下降; 然而,最近的數據卻與此相反。數據顯示,當一個國家超過一定發展水平時,其出生率將再次上升。[3] 此外,在長期來看,人口結構的轉變應該由於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的進化壓力來逆轉。[4]

由於生育率下降與社會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着既定的歷史關聯,某種形式的人口轉型在社會科學中被廣泛的接受。[3] 目前學術界的爭論主要在於這兩個相關現象的因果聯繫。即是工業化和高收入導致人口減少,還是人口減少導致工業化和高收入。 人均收入增加、女性收入增加、死亡率降低、老年保障和人力資本需求增加... 各種可能的、相互關聯的因素在人口的轉型中上起了多大程度的作用也是學術界爭論的話題之一。[5]

人口轉型概覽,將低於更替率的生育率劃分為"第5階段"

理論的歷史 編輯

這一理論是基於美國人口學家[[克萊·湯普森|湯普森](1887-1973)在1929年對人口統計史的解釋。 法國的阿道夫 · 蘭德里在1934年左右對人口模式和人口增長的潛力做了類似的觀察。[6] 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弗蘭克 · w · 諾特斯坦提出了一個更加正式的人口轉變理論。[7] 到2009年,生育率與工業發展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已成為社會科學中最廣為接受的發現之一。[3]

理論概述 編輯

 
1820年至2010年德國、瑞典、智利、毛里求斯的人口變化。



粉色線: 粗死亡率(CDR) ,綠色線: 粗出生率(CBR) ,黃色線: 人口。

過渡包括四個階段,或者說五個階段。

  • 在第一階段,前工業化社會 死亡率和出生率很高,且二者大致處於平衡狀態。 直到18世紀晚期,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的平衡在西歐結束之前,幾乎所有人類種群都被可以認為是處於這種平衡狀態的。[8] 事實上,至少自一萬多年前的農業革命以來,人類整體的人口增長率還不到0.05% 。[8] 在這一階段,人口增長通常非常緩慢,因為社會受到糧食供應的限制; 因此,除非社會開發新技術來增加糧食生產(例如發現新的糧食來源或實現更高的作物產量) ,否則出生率的任何波動很快就會與死亡率相匹配。[8]
  • 在第二階段,即發展中國家,由於糧食供應和衛生條件改善,預期壽命增加,疾病減少,從而死亡率迅速下降。 糧食供應方面的改觀主要是由作物的選擇繁育、輪作和農業技術的進步造成的。[8] 其他的技術進步包括烤爐、烘焙技術和電視的發明等等。 例如,公共衛生的許多改善降低了死亡率,尤其是兒童死亡率。[8] 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公眾健康的改善主要集中在食物處理、供水、污水處理和個人衛生方面。[8] 人們經常提到的一個案例是,女性識字率的提高與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出現的公共衛生教育方案的相關性。[8] 在歐洲,死亡率在18世紀末開始下降,並在接下來的100年左右蔓延到南部和東部西北歐。[8] 如果出生率沒有相應的下降,就會產生不平衡,處於這一階段的國家人口就會大幅度增加。
  • 在第三階段,出生率下降是由於各種生育因素,如獲得避孕措施、工資增加、城市化、自給農業減少、婦女地位和教育水平提高、兒童工作價值降低、子女教育親代投資增加和其他社會變化。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平穩。 發達國家的出生率下降始於19世紀末的北歐。[8] 雖然避孕措施的改善確實對出生率的下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應該指出的是,避孕用具在19世紀並不普遍可得,也沒有廣泛使用,因此很可能在當時的出生率下降中沒有發揮重要作用。[8] 值得注意的是,出生率下降也是由於價值觀的轉變造成的,而不僅僅是因為避孕手段的出現。[8]
  • 在第四階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並存。 出生率可能會像德國、意大利和日本那樣下降到遠低於更替水平,導致人口減少,這對依賴人口增長的許多行業構成威脅。 由於出生在第二階段的人口眾多,這給不斷減少的勞動人口帶來了經濟負擔。 在發達國家,由於運動水平低、肥胖率高和人口老齡化,由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增加,死亡率可能持續保持低水平,也可能略有增加。 到了20世紀後期,發達國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趨於平穩的較低水平。[2]
  • 一些學者提出,在模型的第四階段之後,也存在低於更替生育率水平的"第五階段"。 而其他不同的的假說中,"第五階段"涉及生育率的提高。[4]

與所有模型一樣,這是這些國家人口變化的理想圖景。 該模型是一個適用於這些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的概括,可能不能準確地描述所有的個別情況。 它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今天的欠發達社會仍有待觀察。 由於社會和經濟的快速變化,中國、巴西和泰國等許多國家已經非常迅速地通過了人口轉型模型(DTM)。 一些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由於發展停滯和艾滋病的影響,似乎在第二階段停滯不前。

第一階段 編輯

在工業化之前的社會,死亡率和出生率都很高,並且隨着乾旱和疾病等自然事件的發生而迅速波動,從而產生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年輕的人口。 計劃生育和避孕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因此,出生率基本上只受到婦女生育能力的限制。 移民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降低了死亡率(例如,19世紀的歐洲,特別是美國東部) ,但總體而言,死亡率往往與出生率相當,每年往往超過4% 。 孩子們從小就為家庭經濟做出了貢獻,他們背水、打柴、傳遞信息、照顧弟弟妹妹、打掃衛生、洗碗、準備食物、下地幹活。[9] 撫養一個孩子比養活他或她的花費多不了多少; 沒有教育或娛樂費用。 因此,撫養孩子的總成本幾乎沒有超過他們對家庭的貢獻。 此外,隨着他們長大成人,他們成為家庭企業的主要投入,主要是農業,並成為老年人的主要保險形式。 在印度,一個成年的兒子是阻止一個寡婦陷入貧困的唯一因素。 雖然死亡率仍然很高,但毫無疑問需要兒童,即使存在預防兒童死亡的手段。[10]

在這一階段,社會按照馬爾薩斯的範式進化,人口基本上由食物供應決定。 糧食供應的任何波動(例如,由於技術進步而出現的正面波動,或者由於乾旱和害蟲入侵而出現的負面波動)都傾向於直接轉化為種群的波動。 造成重大死亡的饑荒是經常發生的。 總的來說,第一階段的族群動態可以和野生動物相媲美。 根據愛德華,revocatus 的說法。 (2016年)這是世界人口轉型的早期階段,也是小型捕魚活動、農業耕作、畜牧業和小型企業等主要活動的擁有屬性。

第二階段 編輯

這一階段導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和人口的增加。[11] 歐洲導致這一階段的變革始於18世紀的農業革命,最初進展緩慢。 在20世紀,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下降趨勢要快得多。 這一階段的國家包括也門、阿富汗、巴勒斯坦領土、伊拉克和大部分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但不包括南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史瓦濟蘭、萊索托、納米比亞、肯尼亞、加蓬和加納,這些國家已經開始進入第三階段)。[12]

  • 首先,由於農業耕作方法產量提高和運輸條件改善,糧食供應得到改善,從而減少了飢餓和缺水造成的死亡。 農業方面的改進包括輪作、人工選擇和種子播種技術。
  • 其次,公共衛生的顯著改善降低了死亡率,尤其是兒童的死亡率。 這些都不是很多醫學上的突破(歐洲在20世紀中期進步之前經歷了第二階段,儘管19世紀在醫學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例如疫苗接種的發展) ,而是隨着對疾病原因的科學認識的增加以及母親教育和社會地位的改善,在供水、污水處理、食品處理和一般個人衛生方面取得了改進。

第二階段死亡率下降的一個後果是人口增長日益迅速(又稱"人口爆炸") ,因為死亡和出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請注意,這種增長不是由於生育率(或出生率)的提高,而是由於死亡人數的下降。 由於工業革命,這種人口變化發生在19世紀的西北歐。 20世紀下半葉,欠發達國家進入了第二階段,造成世界範圍內活着的人數迅速增加,這一點今天已引起人口學家的關注。 在 DT 的這個階段,如果沒有進步的政府,國家很容易成為失敗的國家。

 
2005年安哥拉人口金字塔

人口轉型第二階段的另一個特點是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在第一階段,大多數死亡集中在生命的頭5-10年。 因此,最重要的是,第二階段死亡率的下降意味着兒童存活率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長。 因此,人口的年齡結構變得越來越年輕,並開始有大家庭,這些兒童中有更多進入其生命的生殖周期,同時保持其父母的高生育率。 "年齡金字塔"的底部首先在兒童、青少年和嬰兒所在的地方擴大,加速了人口增長率。 今天第三世界的一個例子說明了這種人口的年齡結構。

第三階段 編輯

在人口過渡模型(DTM)的第三階段,由於經濟條件的改善、婦女地位和教育的提高以及獲得避孕藥具的機會的增加,死亡率很低,出生率下降。 出生率的下降在各國之間波動,出生率下降所經歷的時間跨度也是如此。[13] 第三階段通過出生率的下降使人口趨於穩定。[14] 有幾個生育因素導致了這種最終的下降,這些因素大體上與少子化相似,儘管其中一些是推測性的:

  • 在農村地區,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這意味著父母意識到他們不需要為了確保一個舒適的晚年而生下這麼多的孩子。 隨着兒童死亡率繼續下降,收入增加,父母更加認為,少生幾個孩子就足以幫助家庭經營,並在老年時照顧他們。
  • 日益增長的城市化改變了農村社會對生育率和兒童價值的傳統看法。城市生活也增加了家庭撫養孩子的成本。有理論表明城市化打亂了最佳的交配模式,也有助於降低出生率。 2008年在冰島進行的研究發現,生育能力最強的婚姻是遠親之間的婚姻。 在更遠的遠系繁殖中遺傳上的不兼容性使得繁殖更加困難。[15]
  • 在農村和城市地區,父母為孩子付出的代價由於義務教育的引入和教育孩子以便他們能夠在社會中占據一個受人尊敬的位置的需求的增加而加劇。 法律越來越禁止兒童在家庭以外工作,對家庭的貢獻也越來越有限,因為學齡兒童越來越不指望對家務工作作出重大貢獻。 甚至在20世紀赤道非洲,5歲以下的兒童現在要求穿著衣服和鞋子,甚至可能要求穿校服。 父母們開始認為給孩子買書和玩具是一種義務,部分原因是教育和計畫生育的普及,人們開始重新評估他們對孩子的需求和培養孩子的能力。[10]
 
在馬來西亞等處於第三階段的國家,降低出生率的一個主要因素是計劃生育設施的可用性,就像這個位於 Terengganu 瓜拉登嘉樓的國家。
  • 識字率和就業率的提高降低了對生育和做母親這一衡量婦女地位的標準不加批判的接受程度。 職業婦女扶養子女的時間較少; 在南歐或日本等傳統上父親對扶養子女貢獻很少或沒有貢獻的國家,這一問題尤其嚴重。 婦女超越生育和母親身份的價值評估變得重要。
  •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不僅包含避孕藥的供應和使用方法的知識,還有人們漸漸改變了對兒童和性別的價值觀。

隨之而來的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包括青年扶養比的下降和最終的人口老齡化。 種群結構變得不那麼三角形,而更像一個拉長的氣球。 在青年受撫養人數減少和老年受撫養人數增加之間的這段時期,存在着一個人口統計學機會窗口,通過提高勞動年齡人口與受撫養人口的比率,這個窗口可以潛在地促進經濟增長; 人口紅利。

除非允許上述因素發揮作用,否則社會的出生率不可能在適當的時候下降到低水平,這意味著社會不能進入第三階段,並且會陷入人口陷阱。

從轉型前水平下降超過50% 的國家包括: 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巴拿馬、牙買加、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土耳其、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黎巴嫩、南非、印度、沙特阿拉伯。

生育率下降了25-50% 的國家包括: 危地馬拉、塔吉克斯坦、埃及和津巴布韋。

生育率下降不到25% 的國家包括: 蘇丹、尼日爾、阿富汗。

第四階段 編輯

這發生在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的地方,導致總人口保持穩定。 死亡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疾病發病率低和糧食產量高。 出生率低是由於避孕方法進步或婦女獲得更多的獨立性和工作機會,人們有更多的機會選擇是否要孩子。[16] Dtm 只是一個關於一個國家未來人口水平的建議,而不是一個預測。

目前處於這一階段的國家(2015年總和生育率2.5)包括: 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巴林、孟加拉國、不丹、佛得角、薩爾瓦多、法羅群島、格林納達、關島、印度、印度尼西亞、科索沃、利比亞、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墨西哥、緬甸、尼泊爾、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帕勞、秘魯、塞舌爾、斯里蘭卡、蘇里南、突尼斯、土耳其和委內瑞拉。[17]

第五階段 編輯

 
按地點分列的聯合國人口預測。



注意垂直軸是對數,代表數百萬人。

最初的人口轉型模型只有四個階段,但是已經提出了額外的階段。 更肥沃的和不太肥沃的未來都被認為是第五階段。

一些國家有少子化(也就是說,每個婦女生育2.1-2.2個孩子)。 替代生育率一般略高於2(替代雙親的水平) ,這既是因為男孩出生的次數多於女孩(約1.05-1.1-1) ,也是為了補償在完全生育之前的死亡。 現在,許多歐洲和東亞國家的死亡率高於出生率。 人口老齡化和人口下降可能最終會發生,假設生育率不會改變和持續的大規模移民不會發生。

在2009年8月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米爾斯屈萊、科勒和弗朗西斯科 · 比拉里認為,以人類發展指數(HDI)衡量的"發展"與出生率之間先前的負相關關係已經變成了 j 型。 人類發展指數是預期壽命、收入和教育水平的綜合指數。 發展促使人類發展指數水平下降到0.9以下,但人類發展指數的進一步進展導致出生率小幅回升。[18] 在許多發展水平非常高的國家,目前的生育率接近每名婦女生育兩個孩子的水平,但也有例外,特別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19]

在本世紀,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都有所提高。 從進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更富有的人生育更少的孩子是意想不到的,因為自然選擇理應偏愛那些願意並且能夠將豐富的資源轉化為豐富的後代的人。 這可能是脫離進化適應環境的結果。[20][21] 因此,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現代環境正在對更高的生育率施加進化壓力。[4]

南安普敦大學的 Jane Falkingham 指出:"在過去的50年裡,我們實際上一直在錯誤地預測人口數量--我們低估了死亡率的改善。"[4] 2004年,聯合國一個辦事處公布了其對2300年全球人口的估計數; 估計數從"低估計數"23億(趨向於每年 -0.32%)到"高估計數"364億(趨向於每年 + 0.54%)不等,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個蓄意"不切實際"的"恆定生育率"假設,即134萬億(如果1995-2000年生育率在遙遠的未來保持不變)。[4][22] 在人口轉型的第五階段,一個國家作為一個整體遭遇不幸,這是因為死亡率高於出生率。 人口將出現負增長,影響這個國家。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才可能恢復人口增長。[23]

年齡結構的影響 編輯

 
這種效果的一個可視化可以用這些假設的人口金字塔來近似。

在人口轉型期間出現的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可能會改變年齡結構。 在過渡的第二階段,當死亡率下降時,結果主要是兒童人口增加。 原因是,當死亡率很高時(第一階段) ,嬰兒死亡率非常高,往往超過每1000名出生兒童200人死亡。 當死亡率下降或提高時,這可能包括降低嬰兒死亡率和增加兒童存活率。 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存活率增加的個體年齡的增加,年齡較大的兒童、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的數量可能也會增加。 這意味着有生育能力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如果生育率保持不變,可能導致出生子女數量的增加。 這將進一步增加兒童人口的增長。 因此,人口結構轉型的第二階段意味着兒童依賴性的增加,並造成人口結構中的青年膨脹。[24] 隨着人口繼續通過人口結構轉型進入第三階段,生育率下降,青年人口暴增,這是在脫離對兒童的依賴進入工作年齡之前。 這一過渡階段通常被稱為黃金時代,通常是人們看到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取得最大進步的時期。[24] 然而,死亡率和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最終將導致人口老齡化和老年扶養比的上升。 人口老齡化扶養比的增加通常意味着人口已經低於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因此沒有足夠的勞動年齡人口來支撐經濟和不斷增長的依賴人口。[24]

歷史研究 編輯

英國 編輯

從1750年到1975年,英格蘭經歷了從高死亡率和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轉變。 一個主要的因素是死亡率的急劇下降,由於傳染病,從大約11 / 1000下降到不到1 / 1000。 相比之下,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在1850年為千分之12,而且沒有明顯下降。 農業革命和運輸的發展,由運河的建設引發,導致了更多的糧食和煤炭供應,並使工業革命能夠提高生活水平。 總的來說,科學發現和醫學突破對傳染病死亡率的早期大幅下降沒有重要貢獻。

愛爾蘭 編輯

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愛爾蘭的人口狀況趨於歐洲標準。 死亡率高於歐洲共同體的平均水平,1991年愛爾蘭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 愛爾蘭過去人口統計學的特點及其最近的迅速變化挑戰了既定的理論。 最近的變化反映了愛爾蘭社會內部的變化,包括計劃生育、婦女參加工作、天主教會權力急劇下降以及移民因素。[25]

法國 編輯

法國顯示出與西方人口演變標準模型的真正差異。 法國案件的獨特性源於其特定的人口歷史、歷史文化價值和內部地區動態。 法國的人口轉型是不尋常的,死亡率和出生率同時下降,因此在19世紀沒有人口繁榮。[26]

法國的人口特徵輪廓與它的歐洲鄰國和一般的發達國家相似,但它似乎在延緩西方國家的人口下降。 2006年,它擁有6290萬居民,是歐洲聯盟中人口第二多的國家,表現出一定的人口動態,2000年至2005年增長率為2.4% ,高於歐洲平均水平。 這一增長的三分之二以上可歸因於高生育率和出生率導致的自然增長。 相比之下,法國是移民平衡較弱的發達國家之一,這是歐洲層面的一個原始特徵。 若干相互關聯的原因造成了這種單一現象,特別是伴隨着更多未婚家庭和非婚生育的親家庭政策的影響。 這些總的人口趨勢與區域人口統計的變化同樣重要。 自1982年以來,法國大陸出現了同樣的重大趨勢: 人口最少的農村地區和東北部工業區出現了人口停滯,西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出現了強勁增長,大都市地區也出現了活力。 地區之間人口的變化是增長差異的主要原因。 通過對居住設施、經濟增長、城市動態等多個參數的過濾,可以得到不同的區域特徵。 因此,法國人口的分布似乎越來越不僅取決於區域間的流動性,而且還取決於個別家庭的居住偏好。 這些挑戰與人口結構和分布動態有關,不可避免地提出了城鄉規劃問題。 最近的人口普查數字表明,城市人口的大量湧出意味着繼續出現負移民流的農村地區減少——自2000年以來,三分之二的農村社區出現了一些負移民流。 大城市的空間人口擴展放大了半城市化進程,但同時也伴隨着選擇性住宅流動、社會選擇和基於收入的社會空間隔離。[27]

亞洲 編輯

Mcnicoll (2006)研究了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東亞和東南亞健康和生育率顯著變化背後的共同特徵,重點關注七個國家: 台灣和韓國("小虎"經濟體)、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第二波"國家) ,以及中國和越南("市場列寧主義"經濟體)。 人口變化可以被看作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副產品,在某些情況下,還伴隨着強大的政府壓力。 過渡順序包括建立一個有效的、典型的專制的地方行政系統,為衛生、教育和計劃生育方面的促進和服務提供提供一個框架。 隨後的經濟自由化提供了向上流動的新機會---- 以及倒退的風險---- 伴隨着社會資本的侵蝕和服務項目的崩潰或私有化。

印度 編輯

截至2013年,印度處於人口轉型第三階段的後半期,人口為12.3億。[28] 與歐盟、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口轉型進程已經落後了近40年。 印度目前的人口轉型階段及其更高的人口基數將在未來幾十年產生一個豐富的人口紅利。[29]

韓國 編輯

Cha (2007)分析了一組面板數據,以探索1916-38年間工業革命、人口結構變遷和人類資本積累如何在韓國相互作用。 收入增長和公共衛生投資導致死亡率下降,這抑制了生育率,促進了教育。 工業化、技能溢價和縮小性別工資差距進一步促使父母選擇子女質量。 擴大教育需求通過積極的公立學校建設計劃得以滿足。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農業蕭條加劇了傳統的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生育率,阻礙了大眾教育的普及。 隨着非殖民化的到來,地主制崩潰了,隨之而來的不平等現象的減少加速了人類和自然資本積累的增長,從而導致了韓國的經濟增長。[30]

馬達加斯加 編輯

坎貝爾根據人口轉型理論研究了19世紀馬達加斯加的人口統計學。 這一理論的支持者和批評者都堅持認為,影響人口結構的人為因素和諸如氣候、饑荒和疾病等"自然"因素之間存在着內在的對立。 他們還假定前殖民時代和殖民時代之間存在明顯的時間差,認為"自然"人口影響在前一時期更為重要,而在後一時期則以人為因素為主。 坎貝爾認為,在19世紀的馬達加斯加,以 Merina 為代表的人類因素是主要的人口影響因素。 然而,這種狀態的影響是通過自然力量感受到的,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18世紀末19世紀初,Merina 國家政策刺激了農業生產,這有助於創造更多更健康的人口,並為梅里納在馬達加斯加的軍事和經濟擴張奠定了基礎。 從1820年開始,這種擴張主義的代價導致國家以犧牲農業生產為代價,增加對強迫勞動的剝削,從而將其轉變為一種負面的人口力量。 不孕症和嬰兒死亡率對總體人口水平的影響可能比成人死亡率更為顯著,它們從1820年開始增加,原因是疾病、營養不良和壓力,所有這些都源於國家強制勞動政策。 現有的估計數字表明,1820年至1895年期間,馬達加斯加的人口幾乎沒有增長。 人口過渡理論批評者將非洲的人口"危機"歸咎於殖民時代,這種危機起源於馬達加斯加帝國梅里納政權的政策,在這個意義上,梅里納政權與殖民時代的法國政權形成了聯繫。 因此,坎貝爾質疑了支配關於非洲人口史的辯論的基本假設,並建議根據政治力量與"自然"人口影響之間不斷變化的相互作用來重新評估其對人口的影響。[31]

俄羅斯 編輯

 
1950年以來俄羅斯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32][33]

俄羅斯在18世紀與歐洲其他國家同時進入了轉型的第二階段,儘管轉型的影響仍限於死亡率的適度下降和人口的穩定增長。 俄羅斯的人口在19世紀幾乎翻了兩番,從3000萬增加到1.33億,並持續增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隨後的動亂。[34] 隨後,俄羅斯迅速過渡到了第三階段。 雖然生育率最初有所回升,在1920年代中期幾乎達到7個子女 / 婦女,但1931年至1933年的饑荒使生育率下降,1941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崩潰,戰後只反彈到3個子女 / 婦女的持續水平。 到1970年,俄羅斯堅定地處於第四階段,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分別為15 / 1000和9 / 1000。

美國 編輯

Greenwood 和 Seshadri (2002年)的研究表明,從1800年到1940年,美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從大部分是生育率高的農村人口(平均每個白人婦女生育7個孩子)變成了生育率低的農村人口(43%) ,平均每個白人婦女生育兩個孩子。 這種轉變是技術進步的結果。 實際工資增加了六倍,使得兒童失去工作機會的成本更高,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減少了農村對勞動力的需求,其中很大一部分傳統上是由農村家庭的兒童完成的。[35]

Dtm 理論的簡化提出,死亡率最初下降,隨後生育率下降。 過去兩個世紀美國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與這種模式並不相符。 從1800年左右開始,生育率急劇下降; 在那個時候,平均每個婦女一生通常生育7個孩子,但到1900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將近4個。 美國的死亡率直到近1900年才出現下降,這是在生育率下降100年之後。

然而,這種後期下降發生在一個非常低的初始水平。 在17世紀和18世紀,北美殖民地大部分地區的粗死亡率為每年每千名居民15至25人死亡(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典型死亡率高達每千人40人死亡)。[36][37] 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大約是40歲,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50歲。

這種現象可以用美國的殖民模式來解釋。 該國人口稀少的內陸地區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所有"多餘的"人口,抵消了造成舊世界高死亡率的機制(由於過度擁擠、實際工資低和由於可用農業土地數量有限而人均卡路里不足造成的傳染病傳播)。 由於死亡率低,但出生率處於第一階段,美國的人口必然呈指數級增長(從1790年的不到400萬人,到1850年的2300萬人,到1900年的7600萬人)。)

唯一沒有這種模式的地區是美國南部。 在18世紀的北卡羅來納州,瘧疾等致命的地方性疾病的高流行率使得死亡率高達每千人中有45-50人死亡。 在新奧爾良,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是由於黃熱病) ,以至於直到19世紀下半葉,該市仍被描述為"美國的死亡之都"——每1000人中有50人或更高的死亡率。[38]

今天,美國被認為是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國家。 具體而言,每年出生率為14 / 1000,死亡率為8 / 1000。[39]

批判性評估 編輯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的人口結構轉型速度比高收入國家快得多。

必須了解的是,DTM 只是一個模型,不一定能夠預測未來。 然而,它確實表明了一個不發達國家未來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總人口規模。 當然,最特別的是,數字地面模型沒有對移民引起的人口變化做出任何評論。 它不適用於高發育水平,因為有證據表明,人類發展指數達到0.9之後,生育率又會上升。[3]

Dtm 不能解釋艾滋病等近期現象; 在這些地區,艾滋病毒已成為死亡率的主要來源。 在馬拉維、蘇丹和尼日利亞等國,水傳播的細菌性嬰兒死亡率的某些趨勢也令人不安; 例如,在1975年至2005年期間,DTM 的進展明顯受阻並出現逆轉。[40]

Dtm 假設人口變化是由工業變化和財富增加引起的,而沒有考慮到社會變化在決定出生率方面的作用,例如婦女的教育。 近幾十年來,在發展其背後的社會機制方面做了更多的工作。[1]

Dtm 假設出生率與死亡率無關。 然而,人口學家堅持認為,沒有歷史證據表明,在高死亡率事件之後,整個社會的生育率會顯著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諸如黑死病這樣的事件之後,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人口花費了許多年的時間來取代生命。

一些人聲稱,DTM 無法解釋20世紀下半葉亞洲大部分地區的早期生育率下降或中東部分地區生育率下降的延遲。 然而,人口統計學家約翰 · c · 考德威爾認為,與西歐、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相比,一些發展中國家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計劃和政府及家長對教育的大規模投資。[12]

二次人口結構轉型 編輯

二次人口轉變是1986年 Ron Lesthaeghe 和 Dirk van de Kaa 在荷蘭社會學期刊 Mens en Maatschappij 上發表的一篇短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框架。[41]:181[42][43][41] 特殊和差別待遇處理了北美和西歐從1963年左右到現在發生的性行為和生殖行為模式的變化,當時一般人口採用避孕藥和其他廉價有效的避孕方法,如宮內節育器。 再加上性革命以及婦女在社會和勞動力中作用的增強,由此產生的變化已經深刻地影響了工業化國家的人口結構,從而導致少子化水平下降。[44]

這些變化--選擇不結婚或不要孩子的婦女人數增加、婚外同居增加、單身母親生育率增加、婦女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生涯的人數增加,以及其他變化與個人主義和自主權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對婦女而言。 動機已經從傳統和經濟的動機轉變為了悟真我的動機。[45]

2015年,華盛頓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政治經濟學家尼古拉斯 · 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將第二次人口轉型描述為"長期穩定的婚姻已經結束,離婚或分居正在興起,伴隨着一系列的同居和越來越多的偶然關係。"[46]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1.0 1.1 1.2 Caldwell, John C.; Bruce K Caldwell; Pat Caldwell; Peter F McDonald; Thomas Schindlmayr.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6: 239. ISBN 978-1-4020-4373-4. 
  2. ^ 2.0 2.1 Demographic transition, Geography, About,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6) .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geography.about.com」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3.0 3.1 3.2 3.3 Myrskylä, Mikko; Kohler, Hans-Peter; Billari, Francesco C.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reverse fertility declines. Nature. 2009, 460 (7256): 741–3. Bibcode:2009Natur.460..741M. PMID 19661915. doi:10.1038/nature08230. 
  4. ^ 4.0 4.1 4.2 4.3 4.4 我們能確定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嗎? 新聞,2012年10月13日
  5. ^ Galor, Ode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Cliometrica. 17 February 2011, 6 (1): 1–28. PMC 4116081 . PMID 25089157. doi:10.1007/s11698-011-0062-7. 
  6. ^ Landry, Adolphe. Adolphe Landry on 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December 1987, 13 (4): 731. JSTOR 1973031. doi:10.2307/1973031. 
  7. ^ Woods, Robert. The Demography of Victorian England and Wal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0-05: 18 [2018-12-28]. ISBN 978-0-521-7825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Demographic transition, Geography, UWC,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9. ^ Demographic Transition Model. geographyfieldwork.com.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7). 
  10. ^ 10.0 10.1 考德威爾(2006) ,第五章
  11. ^ BBC bitesize.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3). 
  12. ^ 12.0 12.1 考德威爾(2006) ,第10章
  13. ^ Stage 3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Model - Population Education. 16 October 2014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14. ^ Demographic transition, Geography, Marathon, UWC,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15. ^ Kissing cousins, missing children, The Economist, 7 February 2008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6) .
  16. ^ Demographic, Main vision,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
  17. ^ Fertility rate, total (births per woman) - Data. data.worldbank.org.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18. ^ Myrskyla, M; Kohler, H-P; Billari, F,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reverse fertility declines, Nature, 6 August 2009, 460 (7256): 741–43 [2018-12-28], Bibcode:2009Natur.460..741M, PMID 19661915, doi:10.1038/nature08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9) .
  19. ^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The Economist, 6 August 2009 .
  20. ^ Clarke, Alice L.; Low, Bobbi S. Testing evolutionary hypotheses with demographic dat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1, 27 (4): 633–660. doi:10.1111/j.1728-4457.2001.00633.x. 
  21. ^ Daly, Martin. Hum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animal behaviour (PDF).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McMaster University. 26 June 1998 [14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08). 
  22. ^ World Population to 2300 (PDF).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2004 [24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06). 
  23. ^ Stage 5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Model - Population Education. 18 October 2014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24. ^ 24.0 24.1 24.2 Weeks, John R.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Cengage Learning. 2014: 94–97. ISBN 978-1-305-09450-5. 
  25. ^ Coleman, DA,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Ireland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992, (79): 53–77 .
  26. ^ Quand l'Angleterre rattrapait la France. Population & Societes. May 1999, (346) [14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6) (法語). 
  27. ^ Baudelle, Guy; Olivier, David, Changement Global, Mondialisation et Modèle De Transition Démographique: réflexion sur une exception française parmi les pays développés, Historiens et Géographes, 2006, 98 (395): 177–204, ISSN 0046-757X (法語) 
  28. ^ The arithmetic's of Indian population. [13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29. ^ India vs China vs USA vs World. [13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30. ^ Myung, Soo Cha, Industrial Revoluti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Korea, 1916–38 (PDF) (working Paper), KR: Naksungdae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July 2007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6) .
  31. ^ Campbell, Gwyn, State and Pre-colonial Demographic History: the Case of Nineteenth-century Madagascar,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1991, 32 (3): 415–45, ISSN 0021-8537, doi:10.1017/s0021853700031534 .
  32. ^ Life expectanc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since 1950. Demoscope.ru. 26 April 2011 [14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33. ^ 1992年以來美國俄羅斯的預期壽命檢索於2008年5月29日
  34. ^ Population of Eastern Europe. tacitus.nu.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8). 
  35. ^ Greenwood, Jeremy; Seshadri, Ananth. The U.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January 2002. SSRN 297952 . 
  36. ^ Herbert S. Klein. A Population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39. 
  37. ^ Michael R. Haines; Richard H. Steckel. A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 America. : 163–164. 
  38. ^ Haines, Michael R. The Urban Mortality Tran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800–1940. NBER Historical Working Paper No. 134. July 2001. doi:10.3386/h0134. 
  39. ^ US, World factbook, USA: CIA,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40. ^ Nigeria: Reversal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action, November 2006 [201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1) .
  41. ^ 41.0 41.1 Ron J. Lesthaeghe,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 conceptual map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late modern demographic developments in fertility and family formation,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2011, 36 (2): 179–218 
  42. ^ Ron Lesthaeghe; Dirk van de Kaa. Twee demografische transiti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Deventer : Van Loghum Slaterus. 1986: 9–24. ISBN 9789036800181. (in Dutch with summaries in English)
  43. ^ Ron J. Lesthaeghe,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 interpretation (PDF), IPD Working Paper, Interuniversity Programme in Demography, 1991 [February 26, 2017] 
  44. ^ Dirk J. van de Kaa. The Idea of a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PDF). 29 January 2002 [May 6, 2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9). 
  45. ^ Ron Lesthaeghe.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 concise overview of its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3, 2014, 111 (51): 18112–18115. Bibcode:2014PNAS..11118112L. PMC 4280616 . PMID 25453112. doi:10.1073/pnas.1420441111. 
  46. ^ Nicholas Eberstadt, The Global Flight From the Family: It's not only in the West or prosperous nations—the decline in marriage and drop in birth rates is rampant, with potentially dire fallout,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21, 2015 [February 26,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They’re getting divorced, and they』ll do anything NOT to get custody of the kids.」 So reads the promotional poster, in French, for a new movie, 「Papa ou Maman"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