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 (營州刺史)

元景(?—?),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明元帝拓跋嗣曾孫,內都大官、樂安簡王拓跋良之子[1],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編輯

太和十八年(494年)九月,魏孝文帝元宏親自考核官員,他對散騎常侍元景說:「你自從在集書省任職,全省失職拖延怠惰,致使皇帝的言論失去記載,起居注失去修撰,如此過失,責任在於你,今天可以降為中大夫,代理散騎常侍,削奪一年的俸祿。」[2][3]同年十一月甲申(494年12月26日),魏孝文帝經過比干墓,親自為比干撰寫弔文,元景也作為82名隨祭官之一跟隨參與了這次巡視,當時的題名為「散騎常侍、領司宗中大夫、臣河南郡元景」,在所有82名隨祭官中排在第10位[4]。元景後升任左衛將軍宗正卿,外任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元景在營州修建萬佛堂石窟,為魏孝文帝禳災求福。元景死後,朝廷贈予使持節安東將軍、營幽二州刺史,諡號[1]

子女

編輯
  • 元某,娶陸孟暉[5]
  • 元則,第二子,北魏齊州平東府中兵參軍[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曹汛, 《万佛堂石窟两方北魏题记中的若干问题》, 《文物》 (06期), 1980年, (06期): 63–69 [201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2. ^ 《魏書·卷二十一上·列傳第九上》:又謂散騎常侍元景曰:「卿等自任集書,合省逋墮,致使王言遺滯,起居不修,如此之咎,責在於卿。今降為中大夫、守常侍,奪祿一周。」
  3. ^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謂散騎常侍元景曰:「卿等自任集書,合省逋墮,致使王言遺滯,起居不修。今降為中大夫、守常侍,奪祿一周。」
  4. ^ (清)王昶. 《北魏一·孝文弔比干墓文》. 《金石萃编》. 北京: 中國書店. 1985年 (中文(繁體)). 
  5. ^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大宗明皇帝之玄孫使持」節安東將軍營幽二州刺史元懿」公之元子妻陸夫人孟暉墓誌銘」若夫大魏開化之原,蘭條桂胤之」美,固以仰藉先資,聯婚紫葉,迺祖」迺父,焉可詳言矣。故司空公東郡」莊王之孫,著作郎之長女也。爰在父母之家,躬行節儉之約,葛蕈不」足踰其懃,師氏無以加其訓。於是」灌木之音遠聞,窈窕之響彌著,遂」應父命,作配皇枝,恭虔烝嘗,中」饋崇順。粵永安三年二月十五日」終於善正鄉嘉平里第。親戚惜叔」德之已亡,人子戀慈顏之永穸,故」刊石記功,以彰厥德。
  6. ^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齊州平東府中兵參軍元君墓誌銘」君諱則,字慶禮,河南洛陽人也。大宗明元皇帝第」二子樂安宣王範之曾孫,樂安簡王良之孫,左衛將」軍大宗正卿營州刺史懿公之第二子。性聰敏,有孝」弟,好風慕義,才行兼舉,恬澹寡慾,超然自得。弱冠為」齊州平東府中兵參軍。孝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於官,春秋三十一矣。粵二年閏月七日窆於景陵」之東北。迺作銘曰:」樞光流慶,弱水開源,於昭利見,三後在天。本枝斯茂,」載誕英賢,如和出岬,若隋曜淵。丱日有成,觿年通理,」愛仁尚義,敦詩悅史。結軑名駒,方駕才子,豈曰連城,」抑亦兼市。千秋雖一,百年有程,如何哲人,秀而不成。」行雲暮結,悲風旦驚,儀形閟矣,餘烈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