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掛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2月2日) |
情節
編輯作品中,「我」(「馬喜藻」,諧音「洗澡」)自稱京劇名家,還自稱是名角李盛藻的師父,許多名角(如金少山)甘願為其當配角,然而在敘述中多次暴露自己水平低下(如將京劇名家劉喜奎說成大鼓藝人魏喜奎、把《奇冤報》中的角色劉世昌說成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把劇目《紅樓二尤》說成「紅油二樓」等等)。故事後半,馬喜藻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一時座無虛席,後來的觀眾只能購買站票、蹲票、趴票等等,最後甚至有170餘人為看戲選擇買「掛票」(將觀眾用大鐵釘和繩子掛在牆上);結果馬喜藻開唱後,因水平不佳,觀眾紛紛退場,只剩下一百七十多位買掛票的觀眾因無法脫身而留在現場。
馬志明翻演版本
編輯馬三立之子馬志明翻演這部作品時改編了其父親原版的一些內容。除了場地、人物,事件以外,為了貼合其本人,部分內容進行了替換。年份由1945年改成了1963年,楊寶森改成了李少春,尚小雲改成了張君秋,金少山改成了裘盛戎,票價單位也由法幣改成了人民幣等等。
參考資料
編輯- ^ 張永和. 金少山和馬三立[C]// 中國演員:2013(5). 2013.
外部連結
編輯- 馬三立、王鳳山表演的《賣掛票》(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