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工業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是現代工業經濟發展的一個可能階段,它先於完全工業化社會,並為其創造條件,通常指的是工業化之前的階段。原始工業化的特點是農業家庭越來越多地參與以市場為導向的手工業生產,主要通過商業資本家組織的家庭包工制。然而,這個階段並沒有在整個歐洲出現,也不總是順利地過渡到真正的工業革命階段。

起源

編輯

這個詞是由F·F·門德爾斯於1972年創造的,儘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愛因斯坦德日進逝世10周年之際舉辦了一次座談會,並於1971年出版,討論「原工業化的基礎」。[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endels, Frank. F. Proto-industrializatio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72. 
  2. ^ UNESCO (編). Science and synthesis. An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rganized by Unesco 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Albert Einstein and Teilhard de Chardin. [By] René Maheu, Ferdinand Gonseth, J. Robert Oppenheimer [and others]. Barbara M. Crook (translation).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1: 30 [2013-08-16]. ISBN 9780387053448. 

延伸閱讀

編輯
  • Mendels, F.F. Proto-industrializatio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72, 32: 241–261. 
  • Hudson, P. Proto-industrialisation. Recent Findings of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Social History. 1990, 10: 1–4. 
  •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1日
  • 於秋華,《明清時期的原始工業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