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魁星樓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武定街古城區武定街與大十字街交叉路口,為古城北部的標誌性建築,與城南永泰街大同鼓樓、城西清遠街大同鐘樓及城東和陽街太平樓呼應[1]

大同魁星樓

大同魁星樓原為大同縣文廟的附屬建築。大同縣文廟原與府文廟在一處,明初共設於城東南的雲中驛,萬曆三年(1575)巡道馮子履在城西北隅另建縣學[2]。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十月,知縣陳不伐在縣文廟東南、武定街與大牆后街交匯口處,建魁星樓[3],意在「邀靈通氣」,興學育賢,使賢士從登、科甲蟬聯、教化日新。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知縣虔禮寶、教諭郎克謙重修。民國23年(1934年)和太平樓毀於兵火。

2012年,大同市政府啟動復建魁星樓[4],2013年建成。復建的魁星樓又名魁星文化博物館,為大同市博物館分館。這是一座盔項樓閣式建築,五層三檐、明三暗二,底層十字穿心通街,正八邊形平面,高31.24米。

參考

編輯
  1. ^ 《大同縣誌》
  2. ^ 清順治《雲中郡志》
  3. ^ 陳不伐《建縣學魁樓碑記》
  4. ^ 大同开工修复魁星楼和四牌楼. 山西晚報. 2012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