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根·庫思Jürgen Kurths,1953年3月11日)是一名出生於德國阿倫德塞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他在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1])主管跨學科概念與方法的研究領域,同時也是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物理學院非線性動力學的正教授,他還在英國阿伯丁大學Aberdeen University)國王學院的複雜系統和數學生物研究所擔任複雜系統生物學的第六任世紀主席。作為一位在複雜系統的非線性物理領域的知名專家,他在非線性動力學、複雜性科學和複雜網絡以及在氣候學、生理學、系統生物學和工程學的應用方面頗有建樹。

尤根·庫思在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

個人簡介 編輯

尤根·庫思曾在德國羅斯托克大學University of Rostock)主攻數學,於1983年在民主德國科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並於1991年在羅斯托克大學獲得了理論物理的特許任教資格。1991年,在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nck-society)的一個特別的活動中,尤根·庫思從來自東德的少數科學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新的非線性動力學領域研究工作組的領導者,如今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知名的、享有很高聲譽的研究組。在1994年,他成為了德國波茨坦大學University of Potsdam)理論物理/非線性動力學的首席正教授,於1996-1999年任波茨坦大學科學學院院長,並建立了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複雜系統動力學的跨學科研究中心(1994-2008年)。他也是 波茨坦Leibniz-Kolleg 的創始人([2] ) 。2008年,他受命于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跨學科部門(RD-IV),把複雜系統的研究思想理念引入地球系統的研究中,並且成為柏林洪堡大學物理學院非線性動力學的正教授。 從1999年起,他還在英國阿伯丁大學國王學院的複雜系統和數學生物研究所擔任複雜系統生物學的第六任世紀主席。

研究影響力 編輯

起初他研究時間序列分析及其在太陽活動現象上的應用,從80年代起研究興趣轉向了複雜系統學、非線性科學和混沌理論,開始從事複雜系統理論以及其在在地球系統、人體大腦和其它高度複雜、非線性系統中應用的研究。尤根·庫思在發展學術研究活動方面成績顯著,在非線性動力學和複雜網絡的國際化和跨學科發展中擔當了領導的角色。在他的領導下,研究組在同步、湧現、複雜網絡、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及在地球科學、認知心理學、生物學、醫學和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方面的理論上有重要突破。

尤根·庫思擁有一個大型科學合作網絡,培養出了60多個來自20多個國家的博士研究生,其中有30人已在不同國家獲得了終身教授職位。

尤根·庫思發表了500餘篇學術論文和出版了8部著作。目前,他擔任了10餘個科學期刊的編委,其中包括:CHAOS、Philosoph.Trans、Royal Soc. A、 PLoS ONE、 Europ. J. Physics ST、J. Nonlinear Science and 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和 the Springer Series Complexity等。


國際科學活動 編輯

尤根·庫斯已經成為許多國際科學活動的領導者,例如曾於2000-2005年主管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的非線性過程地球科學部。他努力促進國際合作,並在歐盟和德國研究基金會舉辦了多個大型項目,是複雜網絡國際研究訓練組的發言人(德國和巴西科學研究基金會)。

獲獎情況 編輯

尤根·庫思 當選了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和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 Society)的院士。2005年,他獲得了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的亞歷山大·洪堡研究獎(Alexander von Humboldt Research Award)。2010年,他當選了歐洲科學院院士,2012年,成為了馬其頓科學藝術院(Macedo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的院士。2008年,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大學(Lobachevsky University in Nizhny Novgorod)和薩拉托夫國立大學(Chernishevsky University)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他也是德國波茨坦大學的名譽教授和中國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的客座教授。2013年,他榮獲了歐洲地球科學聯盟的Lewis Fry Richardson獎章[3]

尤根·庫思的代表作(節選) 編輯

  1. J. Kurths, A. Voss, P. Sapar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HAOS 5, 88-94 (1995)
  2. M.G. Rosenblum, A.S. Pikovsky and J. Kurths, Phase Synchronization of Chaotic Oscillators, Phys. Rev. Lett. 76, 1804-1807 (1996)
  3. A.S. Pikovsky and J. Kurths, Coherence Resonance in a Noise-Driven Excitable System, Phys. Rev. Lett. 78, 775-778 (1997)
  4. C. Schäfer, M.G. Rosenblum, J. Kurths and H. Abel, Heartbeat synchronized with ventilation, NATURE 392, 239-240 (1998)
  5. A. Pikovsky, M. Rosenblum and J. Kurths, Synchronization: A Universal Concept in Nonlinear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6. S. Boccaletti, J. Kurths, G. Osipov, D. Valladares and C. Zhou, The Synchronization of Chaotic Systems, Phys. Rep. 366, 1-101 (2002)
  7. C.S. Zhou, A.E. Motter and J. Kurths, Universality i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Weighted Random Networks, Phys. Rev. Lett. 96, 034101 (2006)
  8. N. Marwan, M. Romano, M. Thiel and J. Kurths, Recurrence Plots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Systems, Phys. Rep. 438, 240-329 (2007)
  9. P. van Leeuwen, D. Geue, M. Thiel, D. Cysarz, S. lange, M. Romano, N. Wessel, J. Kurths and D. Grönemeier, Influence of paced maternal breathing on fetal-maternal heart rate coordination, Proc. Nat. Acad. Sc. U.S.A. 106, 13661-13666 (2009) (incl. a commentary about)
  10. J. Donges, N. Marwan, Y. Zou and J. Kurths, The backbone of the climate network, Europhys. Lett. 87, 48007 (2009).
  11. Ye Wu, Changsong Zhou, Jinghua Xiao, Jürgen Kurths, and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 PNAS 2010 107 (44) 18803-18808 (2010)
  12. Menck, P.J., Heitzig, J., Marwan, N., Kurths, J.: How basin stability complements the linear-stability paradigm, Nature Physics 9, 89-92 (20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1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6). 
  2. ^ 存档副本. [2020-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3. ^ 存档副本. [201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