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井又名「灌嬰井」,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長江南岸,濱江路與庾亮北路轉角的庾亮樓東側,原西園路浪井巷內(街區已於2013年拆除)。

浪井
九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九江市潯陽區庾亮南路43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西漢
編號1-1
認定時間1957年

浪井是九江歷史最悠久的古蹟之一,據稱由潁陰侯灌嬰將軍開鑿於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1]。井口直徑0.59米,深14.7米。據傳昔日以「江面起浪,井底揚波」著稱,「浪井濤聲」曾為「潯陽十景」之一。唐代詩人李白有詩《下潯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雲「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相信井下有泉眼與江相通,因而井水會受江上風浪波及的說法。而宋代詩人蘇轍在《江州五詠 浪井》中寫道:「江波浮陣雲,岸壁立青鐵。胡為井中泉,涌浪時驚發。水性本無定,得止自澄澈。誰為女媧手,補此天地裂」,認定水聲來自井下泉眼的地下水。

1957年,浪井公布為第一批九江市文物保護單位[2]該井保護情況良好,1979年建有四角方亭保護,亭壁鑲嵌李白和蘇轍關於浪井的詩作。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太平寰宇記》
  2. ^ 高平. 浔阳遗踪.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ISBN 978721003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