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
貝恩德·海因里希·威廉·馮·克萊斯特(德語:Bernd Heinrich Wilhelm von Kleist,1777年10月18日奧得河畔法蘭克福—1811年11月21日萬湖),德國詩人、戲劇家、小說家。
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 | |
---|---|
出生 | Bernd Heinrich Wilhelm von Kleist 18 October 1777 普魯士王國法蘭克福 |
逝世 | 1811年11月21日 普魯士王國柏林 | (34歲)
職業 | 小說家、戲劇家、詩人 |
國籍 | 德國 |
文學運動 | Romanticism |
代表作 | The Broken Jug, The Marquise of O, Michael Kohlhaas, Penthesilea, The Prince of Homburg |
簽名 |
生平
編輯克萊斯特的家族是普魯士傳統的軍事世家克萊斯特家族,出現了許多的高級將領。父親約阿希姆·弗里德利希·馮·克萊斯特曾參加七年戰爭,官至少校,於1788年去世。
年幼時的克萊斯特即顯示出文學才華。但遵循家族傳統,1792年,加入波茨坦的近衛軍團成為軍官。翌年母親去世,即請假料理喪事。過後參加了普魯士、奧地利聯軍干涉法國革命的戰爭。因不喜歡軍隊刻板的生活,1799年退役。
當年,克萊斯特進入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大學學習法律及自然科學,並與一將軍的女兒訂婚。1800年,在柏林的普魯士稅務工商部謀得差事。由於厭惡官僚主義作風,一年後放棄公職。
去職後的克萊斯特沉浸在康德的哲學中,打算去巴黎推廣康德思想,並提高自身法語水平。1801年4月,與姐姐烏爾里克前往巴黎。首先在德累斯頓欣賞藝術品。7月抵達巴黎。在巴黎他觀察法國的社會生活,積累了日後寫作的素材。
之後他又在瑞士等地遊歷。1803年初來到魏瑪,在作家維蘭德家中做客。之後又去了萊比錫、伯爾尼、米蘭、日內瓦等地,最後二進巴黎。在巴黎,普魯士特使敦促他回國。他回到美因茨,修養五個月。過後幾年,他不斷出現在巴黎,甚至還在科布倫茨做木匠過活。這時期他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劇作不斷。
1807年他從柯尼斯堡到柏林,被法國人當作間諜拘捕,送往法國關押。7月獲釋。他去了德累斯頓生活兩年。打算開書店,但並未實現。1808年1月,與友人亞當·米勒創辦藝術雜誌「菲布斯」,刊載他的劇本《彭忒西勒亞》和小說《O侯爵夫人》。一年後雜誌停刊。他的代表作《破瓮記》在魏瑪上演,慘遭失敗。
1808年,他的劇本《赫爾曼戰役》完成,為反拿破崙的起義者所賞識。1810年,他創辦《柏林晚報》,抨擊普魯士的親拿破崙政策,反對拿破崙的侵略。這份報紙為德國晚報的先驅。
克萊斯特也擅長於敘事體,並曾出版他的《中篇故事集(Erzählungen)》(1810出版第一部,1811出版第二部)。此出版中,最為著名的是《米迦勒·寇哈斯》,是一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的小說,在馬丁路德時代,一位勃蘭登堡的馬商對一位領主發起私人戰爭的故事,被多次改編成電影與致敬於其他的小說。其中《智利地震》、《聖塞西莉亞──音樂的力量》、《伯爵夫人O》也都是其中的著名作品。
但此時的克萊斯特仍然生活無着,靠堂姐為他申請的年金過活,為普魯士上層社會所歧視。生活的不順、事業的失敗使他喘不過氣。1811年11月21日,克萊斯特自殺身死。
生前痛苦的克萊斯特,終於在19世紀末得到肯定。
他的劇作,尤其是悲劇,獨樹一幟,在德國文學史上留下重重一筆。代表作《破瓮記》與萊辛的《明娜·封·巴爾赫姆》、豪普特曼的《獺皮》並稱為德國三大喜劇。同時,他也是德國志怪小說的大師,代表作《智利地震》。他還是「逸事」文學體的創始人。並且是一位出色的報人。
延伸閱讀
編輯- Banham, Martin, ed. (1998).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heat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3437-8.
- Croce, Benedetto (1924). "Kleist." In: European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Chapman & Hall, pp. 52–59.
- Helbling, Robert (1975). The Major Works of Heinrich von Kleist.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ISBN 0-8112-0563-0.
- Jacobs, Carol (1989). Uncontainable Romanticism: Shelley, Brontë, Kleist.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Hampp, Bernhard (2017). Wo das Käthchen aus dem Fenster sprang. Kleist-Archiv Sembdner in Heilbronn. In: Bernhard Hampp: Schwaben erlesen! Württemberg für Literaturfreunde und Bibliophile. Messkirch: Gmeiner Verlag. ISBN 978-3839221235. pp 135–136.
- Lamport, Francis John (1990). German Classical Drama: Theatre, Humanity and Nation, 1750–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36270-9.
- Maass, Joachim (1983). Kleist: A Biograph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McGlathery, James (1983). Desire's Sway the Plays and Stories of Heinrich von Kleist.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1431-734-1.
- Meldrum Brown, Hilda (1998). Heinrich Von Kleist The Ambiguity of Art and the Necessity of For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ISBN 0-19-815895-5.
- Minde-Pouet, Georg (1897). Heinrich von Kleist, seine Sprache und sein Stil. Weimar: Emil Felber.
- Ohff, Heinz (2004). Heinrich von Kleist: Ein preussisches Schicksal. Munich: Piper Verlag ISBN 3-492-04651-7
- Parry, Idris (1988). "Kleist on Puppets." In: Speak Silence: Essays. Manchester: Carcanet.
- Servaes, Franz (1902). Heinrich von Kleist. Leipzig: E. A. Seemann.
- Siebert, Eberhard (2009). Heinrich von Kleist – eine Bildbiographie. Heilbronn: Kleist-Archiv Sembdner ISBN 978-3-940494-59-7
- Staengle, Peter (2009). Kleist. Sein Leben. Heilbronn: Kleist-Archiv Sembdner ISBN 978-3-940494-44-3
- Steig, Reinhold (1901). Heinrich von Kleists Berliner Kämpfe. Berlin: W. Spemann.
- (德語), (英語) Dirk de Pol (2021). Das Erhabene bei Kle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Dirk de Pol: Epochensplitterbruch. Pandavia, Berlin, S. 24–52. ISBN 978-3-7531-5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