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行政區劃

現時區劃 編輯

潮陽區 編輯

截至2009年,潮陽區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

潮陽區行政區劃一覽表
鎮街 面積
(平方公里)
駐地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文光街道 15.1 興歸居委會 興歸居委會、文光居委會、平和東居委會、西雙居委會、平東居委會、桃園居委會、西門居委會、雙望居委會、曠園居委會、古帥居委會
城南街道 29.8 新宮居委會 新華居委會、五響居委會、新宮居委會、後雙園居委會、口關居委會、龍井居委會、五仙居委會、東內居委會、滄洲居委會、大南居委會、鳳上居委會、鳳北居委會、鳳南居委會、鳳東居委會
棉北街道 32.215 平北居委會 平西居委會、平北居委會、平南居委會、白竹居委會、五三居委會、五二居委會、蝴蝶居委會、棉田居委會、東家宮居委會
金浦街道 44.16 三堡社區 三堡社區、寨外村、南門村、梅東村、梅西村
海門鎮 38.5 不詳 新德居委會、蓮新居委會、東門居委會、城南居委會、城關居委會、城北居委會、和睦居委會、西南門居委會、北新居委會、北門居委會、蓮花峰居委會、海興居委會、湖邊村、競海村、坑尾村、洪洞村
河溪鎮 55.66 河溪居委會 河溪居委會、湖東村、華東村、西隴村、南隴村、上坑村、東隴村、上隴村、新鄉村、南田村、中田村、西田村
和平鎮 51.9 中寨居委會 中寨居委會、新和居委會、鳳善居委會、鳳皋居委會、和平居委會、和鋪居委會、高豐居委會、白石居委會、里美居委會、塘圍居委會、下寨居委會、下厝居委會、新龍居委會、五和居委會、練北居委會、潮聯居委會、臨昆上居委會、塭內居委會、練豐居委會、安轎村、豐民村、練崗村
西臚鎮 109 西一居委會 西一居委會、西二居委會、竹林居委會、波美居委會、海田村、後埔村、烏石村、東鳳村、西鳳村、南鳳村、泉塘村、陂頭村、東潮村、竹嶺村、洋文村、店後村、興平村、青山村、埔尾村、龍西村、內輋村、龍溪村、里溪村、尖山村、外輋村、岩前村、烏岩村
關埠鎮 54.46 關埠居委會 關埠居委會、橋東居委會、福倉居委會、港底居委會、玉一村、玉二村、玉山村、集德村、新洪村、洋貝村、田東村、東湖村、橋頭村、上底村、溪西歐村、埔上村、堂後村、下底村、三村村、西平村、河腰村、巷內村、巷口村、莊厝村、宅美村、上倉村、路外村、路內村、井美村、樹下村
金灶鎮 78.9 金玉居委會 金玉居委會、澄港、潮美、溪頭、新港、新基洋、新榮、新廟、新陳、舒榮、彭厝、前洋、柳崗、官坑、河尾、金溪、徑頭、溝頭、蘆塘、花園、後洋、華崗、樂安、外洋、外美、陽美、仙田、石鼓、東里、東坑、田心圍、玉路、玉浦、玉林、大吳、下寮、徐寮、鄒陽、仙陽、新寨頭、廣美、高斗、港內、何厝、人家頭、路頭、旗頭、塗寨、寨內、後林、光溪、東倉、金溝、灶市(名單不全)
穀饒鎮 71.8 上堡居委會 上堡居委會、茂廣居委會、華光居委會、仙波居委會(原新陂)、新興居委會、大坑村、溪美村、新厝村、頭埔村、東明村、東星村、橫山村、溝南村、後溝村、烏窖村、官田村、蓮塘村、徑腳村、屯內村、仙地村、深洋村、案前村、新寮村、石壁村、石光村、木丹坑村
貴嶼鎮 52.17 貴嶼居委會 龍港居委會、仙彭居委會、華美居委會、南安居委會、北林居委會、聯堤居委會、東洋居委會、貴嶼居委會、渡頭村、仙馬村、鳳港村、鳳新村、泗美村、玉窖村、後望村、新厝村、湄洲村、佳安村、山力村、下隴村、新鄉村、坑仔村、浮山村、山聯村、山前村、西美村、石夾村
銅盂鎮 42.4 銅缽盂 銅缽盂居委會、勝前居委會、老溪西居委會、華岐村、草尾村、河隴村、溪邊村、深嶺村、新橋村、集星村、光星村、岐美村、宅美村、嶼南村、嶼北村、玉窖村、雙岐村、潮港村、鳳田村、鳳壺村、市上村、新岐村、溪東里村、肖渡村、桶盤村、樹香村、李仙村、洋美村

潮南區 編輯

截至2009年,潮南區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

潮南區行政區劃一覽表
鎮街 面積
(平方公里)
駐地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峽山街道 46.403 峽山居委會 峽山居委會、寨外林居委會、東山居委會、董塘居委會、汕尾居委會、桃溪居委會、泗聯居委會、洋內居委會、沙溪居委會、桃陳居委會、南里居委會、義英居委會、下東浦村、練南村、上西溝村、上東浦村、陳禾陂村、英大埔村、洋汾陳村、洋汾林村、溪南村、拱橋村、 拱上村、西港村、上家村、溝頭村、西溝村、東溝村、華橋村、東溪村、潮東村、隴美村、溪心村、大宅村、蓮青村、李圍村。
井都鎮 43.5 神山居委會 古埕居委會、平湖西居委會、神山居委會、上南居委會、平湖東村、平湖新村、鳳光村、新明村、和豐村、連豐村、隴一村、隴二村、詩家村、雙山村。
隴田鎮 70.96 東仙居委會、東波居委會、興隴居委會、溪西居委會、仙家居委會、浩溪居委會、華瑤居委會、田二居委會、珠埕村、合力村、敦灶村、長厝村、高埔村、永安村、西湖村、烏石村、石坑村、大布洋村、葫蘆村、芝蘭村、東華村、望上村、茆港村、溪尾村、北洋村、田一村、田三村、田四村、華林村、南埔村、南陽村。
雷嶺鎮 44.16 雙老居委會 雙老居委會、東老村、東新村、南溪村、仕可村、茶園村、旗北村、洋坑村、雙新村、鵝地村、西坑村、濟美村、店前村、麻埔村、東盤村、赤坪村、龜山村、松林村、霞厝村、龍坑村。
成田鎮 56.77 溪東居委會 家美居委會、田中央居委會、溪東居委會、簡樸村、西岐村、藍豐村、西宅村、寧湖村、深溝村、上鹽村、東鹽村、大寮村、千山村、沙陂村、後坪村。
紅場鎮 85.3 蘇林 蘇林村、蘇明村、四溪村、佳雞村、金埔村、潘岱村、疊石村、尖峰村、高桂村、大溪壩村、大陂村、豐厝村、虎白墳村、中村、老村、後田村、蔡肥村、鐵蜂胡村、大輋村、審者村、水頭村、水美村、虎空村、林招村、仙田村、伍田村、巫字村。
臚崗鎮 50.4 臚崗居委會 臚溪居委會、上厝居委會、臚崗居委會、臚新居委會、新慶村、泗黃村、泗和村、溪尾周村、四和村、新聯村、新中村、新民村、上隴林村、五豐村、後安村。
兩英鎮 72.4 兩英居委會 兩英居委會、牆新居委會、美林居委會、陳庫居委會、古厝居委會、永豐居委會,新圩居委會,新厝居委會,河浦居委會,牆老居委會,西隴居委會,高堂居委會,古溪居委會,崎溝村,後洋村、禾皋村、下小坑村、上小坑村、四十畝村、高美村、新寮門村、秋風村、圓山村、西新村、東北村、鶴豐村、鶴聯村、鳳華村、仙斗村與仙新村。
仙城鎮 55.044 仙門城居委會 深溪居委會、老五鄉居委會、仙門城居委會、利陂村、梅徑村、東浮山村、長春村、神仙里村、榕堂村、紅墩村、七陂村、波溪村。
陳店鎮 28.3 文光居委會 文光居委會、湖西居委會、柯圍居委會、陳圍居委會、陳店居委會、定安居委會、溝湖居委會、溪口居委會、溪仙居委會、美南居委會、汕柄村、新溪西村、福潭村、鄭圍村、三合村、北溝村、流溪村、范溪村、港後村、流仙村、內新村、上宅村、洋新村、洋老村、浮草村。
司馬浦鎮 30.5 司下居委會 大布上居委會、大布下居委會、司上居委會、司下居委會、蔡溝居委會、長隴居委會、下店村、華里西村、溪美朱村、美西村、港洲村、仙港村、上底村、下橋村、下美村、塭美村、港美村、下方村、窖洋村。

明朝隆慶 編輯

洪武十四年潮陽知縣楊智丈量境內田土,開阡陌造冊籍,更改舊十四團為十六都。團名雖廢四鄉之號在官文也不通行,但至清光緒年間邑人還猶稱鄉都。嘉靖四年(1525年)析出隆井都三分之一及大坭都、酉頭都、惠來都給惠來縣,四十二年(1563年)又析出𣴛水都、黃坑都、洋烏都給普寧縣後,轄十都:縣廓都、峽山都、黃隴都、舉練都、貴山都、直浦都、竹山都、招收都、砂浦都、隆井都。到萬曆九年洋烏、𣴛水兩都復歸潮陽。

潮陽縣區劃一覽表(1572年)
新興鄉 縣廓都 具體村落待補充
峽山都 和平、溪頭、盧岡、埒頭(舊作劣頭)、占尾、桃谿、港頭、成田、黃竹岐、港朴、砂隴、茆港(以上之村已有土寨),泗港、溪尾、西宅、白宮寨、墩頭寮、大寮、半港寮(以上之村無寨)
黃隴都 峽山、東溪、華橋、石尾岐、東溝、溝頭、洋汾、東浦、大宅、甌阬、鶴洋、高豐、藍田、厚英(改名義英)、溪口、陳禾陂(以上之村謹設土圍)
洋烏都 時析出給普寧縣,至萬曆九年復歸潮陽。
興仁鄉 舉練都 舉練、梅花、臨崑、仙村、後港、草潮、銅鉢盂、溪東子、壺瓶脰(星散分布並無寨建制)
貴山都 貴嶼、大青洋、南陂、南洋、新陂、赤寮、官田、新橋、河隴、林前、林內、透口、神山子、下堤、藍門、南隴、隴頭、樟岡(以上之村俱有土寨),另外虎尾嶺、李媽橋、北山洋山尾雲隴大坑、橫山、蛋家岐、塔口、塘北、福庭、北嶼、月嶼、玉窖、大隴、下淋、壬嶼、麻埔隴、倉頭寮,等村俱被倭寇掠奪毀壞,大半為丘墟。
𣴛水都 時析出給普寧縣,至萬曆九年復歸潮陽。
黃坑都 時析出給普寧縣。
奉恩鄉 直浦都 廣尾寨、大窖、上橋、曲路、溪內、新寨子、藤港、門辟、石井、寨頭、前洋、後洋,(以上之村俱有土寨)北洋、新溪洋、西平、洋心、溪西、經頭、灶浦、東村(以上之村無寨),直浦、柳崗、河尾、河下、蘇洋、洋背、金溝、竹橋、東湖、井尾(以上之村多廢寨)。
竹山都 華陽、河溪、桑田、海田、西瀘、鳳山(因天順中以及嘉靖庚申間鄉人抵禦倭寇有力,臨近諸鄉人依附者萬計。後嘉靖癸亥為倭寇所毀)、龜山、泉塘、赤水、陂頭、陂尾、洋中。
招收都 馬窖、踏頭埔(原本出精兵,曾出鄉兵解潮陽縣城被倭寇之圍)、赤港、青林、下尾(林道乾受撫安插之地)、「左土右隸」頭(以上之村俱有寨)、湖邊、林後、東湖、許家洞、塘邊、下里、東隴、南沙灣、雞岡、羊背、大冊、岡背、崎石、浮山、濠浦(有寨,毀於賊)、樓下(有寨,毀於賊)、孤山、軍船頭、半徑、新寮、上浦、葛頭、茂洲、坂上、西山、下圍、豐積、白沙、溪頭、下澮(曾一本受撫安插之地)、三寮、河渡門。
砂浦都 砂浦(有寨)、施厝邊、牛田、磊口門、蘇梅灣、葛洲、澳頭、上頭、東湖(以上之村倭寇之亂幾乎為荒村)
豐歡鄉 隆井都 古埕、渡頭、平湖、後洲、甘泉、古汀、神山、練江、浦東(以上三村本設有土圍,後被海寇焚毀)
大坭都 時已析出給惠來縣
酉頭都 時已析出給惠來縣
惠來都 時已析出給惠來縣
註:各鄉都當時的情況參照林大春《潮陽縣誌》。

清朝光緒 編輯

嘉靖年間析出六都給惠來縣、普寧縣後,乃後增民里七坊為附廓都,萬曆九年洋烏、𣴛水復歸潮陽,是為十三都。雍正十年割𣴛水拓普寧尚存五圖仍屬潮陽改為附都,潮陽仍然為十三都。

潮陽縣區劃一覽表(1884年)
縣廓都 北關、埔尾、蜑家宮、吉貝圍(廢)、北湖(廢)、蠔礁、白竹仔、大白仔、林隴(廢)、蠏埔(廢)、小棉田、大棉田(以上之村在縣北)、紅塗窟、塗圍(以上在縣東南)、鹽丁寮(廢)、七里橋(廢)、西洋(久廢為圍)、嶺口尾(縣西)
附廓都 海門、金浦、岡頭、大南塘、小南塘、洞內、華徑(廢)、十家橋(廢)、營前(廢)、董井、湖邊、洪洞、猷灣、滄洲、墳庵(廢)、塔山後、官路、橋東、樓腳、太公莊、古戌、阬尾、新地、白土(隆慶中本義招許瑞林鳳於此,後知縣黃一竉上言不便)
峽山都 和平(分上中下三寨,上寨置有石堡把總駐防)、廬岡、埒頭、占尾、圖溪、港頭(上下)、成田、華瑤、黃竹岐、港朴、砂隴、茆港、月丹圍、廓宅(下)、後埔、大布洋、崎頭寮、烏石埠、半港、大寮、墩頭寮(廢)、白宮仔(廢)、後溝仔、新寮、濠陂、西埔、大潮、東宅、產石圍、學老埔、楊厝圍、楊梅山、暗阬、雲阬、高溝圍、疊石、五嶺、砂陂潭、後翁寮、五峰、溪南、田中央、草埔、張公寮、葫蘆寨、高厝寮、許厝寨、鋪前仔、高埔、西溝、長厝、西湖、江山圍、內浦、溪東圍、牛埕、流聚潮、鹽丁、牛溝、燉竃、寧湖、深溝、東圍、後棚、山家、東坡、葉者洋、溪西、溪朴、東霄、巫二、芝蘭質、中寮、望上、水汴、龍秋口、范厝圍、福善村、上埔、洪厝巷、下厝、英才港、潘厝圍、後溝、路尾、西尾岐、砂溪、謝厝圍、塘下、樓前、臨樵鄉、大埔、千山寮、穩下、樟樹厝、半港南、大埕尾、後埔仔、茆港南、劉厝寮、土尾、西湖肚、後宅、林厝圍、南溝尾、寨尾、寨東、鳳春、張甲、五厝圍、上隴、三湖、上厝、興朴、東里、仙家、大巷、後溪、江厝、新厝仔、北洋、中寮、港尾。
黃隴都 東溪、石尾岐、陽溪、溪口、藍田、後英、下橋、莿林港、拱橋、峽山、溝頭、洋分、東浦、大宅、甌坑、鶴洋、高豐、莿林港、拱橋、陳禾陂、華殿、英大埔、陳庫寮、崎溝、山高寮、洪厝港、港內仔、隴仔、溪東、蕭厝圍、溪南、草荒、小阬上、桂東劉、洋內、橋東、寨外圍、山尾、東山陳、寨仔(改名仁讓里)、塭尾、董塘、沙溪、大西洋、宅港、牆圍、蓮塘、鋪前仔、後洋、古溪、西港、白沙溪、小坑下、新安、湖仔、下家、草尾林、蔡厝地、溪心仔、楓林、松婆、東山、河浦寮、新埔仔、內湖、埔尾、風吹寮、顧厝寮、洪口輋、柯厝圍、高田圍、新寮門、太公莊、山溝寮、金梘寮、錦石湖、員山仔、石墳、牛角坵、西坑、林招、龍船嶺、旗幅、古春、橋頭、洋內郭、港頭仔、寨外、永茂圍、河尾杜、山後鄉、桃溪鄉、上厝、後田、永春圍、塗寨、洋內柯、河內、田中央、上埔、溝仔圍、占尾、新英、旗杆圍、溝尾、永豐圍、印石、馬腳埔、壩上、善嘉圍、龍潭、石碑仔、秋風嶺、三斗田、安溪、林者氏、水尾、赤竹埡、貴埔、東湖。
舉練都 梅花、鴨母寮、白石、仙溪、後港、臨崑、草潮、草尾、銅鉢盂、溪西、勝前、溪東仔、壺瓶脰、渡頭、尫轎、黃厝塭、阬畔地、潮下圍、港口仔、蔡厝廳、洋尾寨、桶盤寨、賀隴、鳳岐、下岐尾、鳳港、市心、田心、下岐仔、鳳心、市上、趙厝圍、新寮、新厝鄉、流西渡、龍船港、上圍、前隴仔、臨崑洞、大溝、田頭埔。
貴山都 南洋、下隄、新陂、赤寮、官田、新橋、賀隴、神山子、大阬、樟岡、橫山、蜑家岐、墖口、福庭、玉窖、下淋、壬嶼、魚湖村、浮山、溪邊、溪尾、土地、深坽、仙住、河尾、岐北鄉、岐南鄉、新寮仔、潮美、溝外、宅美、港"上辰下月"、新厝、岐內、東寮、岐頭、屯內、下隴、仙湖、八斗、砂寨埔、深洋、上埔洋、厝後洋、仙埔地、坑東圍、徑下、蓮塘仔、仙地、烏窖、溝南、鱟殼淤、松柏山、石佛、案前、萬成、進仔、永豐圍、西美、下洋寮、下尾、青洋山、烏門埕、橋仔頭、石夾、姜厝寮、盧厝寮、下家、石壁、新案下、牛踏埔、杜蒣嶺、內寮角、後溝、牛頭山、仙陂仔、虎山、山前、赤寮下、鳳林、前洋、謝厝圍、壬嶼北。
直浦都 門辟、直浦、柳崗、金溝、曲路、溪內、大窖、廣尾寨、上橋、藤港、石井、新寨仔、寨頭、前洋、後洋,新溪洋、北洋、西平、洋心、溪西、徑頭、竃浦、東村、河尾、河下、蘇洋、洋背、夏林、竹橋、東湖、井尾、上倉、京頭北、楊梅寮、豐饒、霞霖(久廢為圍)、陳家圍、大圍埔、西寮、福倉、員山仔、路內外、橋東、院後、棉達橋、京北林、宅美、橋頭、歐厝圍、陂頭仔、上底、樹下、東圍、北畔、石鼓、宅上、埔上、新寮、東里、華岡、花圍、西溝、溪頭仔、上下岐、新廟、宮山、神山宮、田心圍、後埔、安興、溪頭寮、劉厝圍、蘆塘、東阬、人家中、小東湖、港邊、埔尾、港尾仔、程厝圍、港底、深阬、吳厝圍、溪西寮、堂後、河腰、上寮仔、溪頭、洋尾、前宮、大寨頭、港內、何頭、岐頭、頭寨仔、新庵、鐵港、陂頭、人家頭、外洋、溝頭、山家。
竹山都 河溪、桑田、海田、西瀘、龜山、泉塘(既白水塘)、鳳山(因天順中嘗協攻夏嶺以及嘉靖庚申間鄉人抵禦倭寇有力,臨近諸鄉人依附者萬計,嘉靖癸亥為倭寇所毀,再後又屯聚)、赤水、陂尾、店後、洋中、青口、內輋、外輋、夾山、烏岩、姐墓陵、岩前、埔尾、洋文、新寮、烏石、竹林、北步、糞箕灣、牛眠、埕仔、員林、竹山嶺、上隴、下隴、南隴、桃李溪、下地、仙桂、上阬、馬厝寮、牛埔、東底、新地、椶槯寮、觀石、橫山、月x、嶼腳、龍仔、後埔、南寮、東門社、舊寨、王老虎、中寨、山頭、洞口、白浮樹、浮山、華陽、西郊。
招收都 踏頭埔(達濠招寧司、既水師守備駐此)、林石、東湖、許家洞、塘邊、華里、東隴、南山(既南沙灣)、雞岡、馬滘、洋背、大冊、岡背、碕石、浮山、濠浦、樓下、孤山(廢)、軍船頭(廢)、半徑(廢)、新寮、上浦、葛頭、茂洲、坂上(廢)、西山(廢)、赤港、青林、下圍(廢)、埭頭、豐積(久廢為圍)、下尾(一名華美隆慶間撫林道乾安插與此竟叛去,已久廢為圍)、白沙、三寮、河渡、廣澳(廢)、溪頭、下澮、西墩、東畔圍、朱厝圍、大澮、長圍、羅厝圍、路頭崎、上頭、里前、棉花村、渡頭仔、大浦寮、占店。
砂浦都 砂浦、施厝邊、牛田、磊口門、葛洲、蘇梅灣(久廢為埠)、澳頭、松子山、湖仔(廢)、東湖、茂洲、鄭厝圍、葛圍、黃厝圍、頭寮、上人家、中寮、附中尾、尾寮。
隆井都 練江(廢)、古埕、浦東、平湖東、平湖西、古汀、神山、甘泉(廢)、後溪墘(廢)、鳳洲、渡頭、隴尾、東門仔、上店、南厝、蘆池、東溪頭、益裕(既新鄉)。
洋烏都 深溪、利陂、華里、倉頭、東浮山、山門、溪口、泗尾、溝湖、流溪、石橋頭、上宅、桂梓林、石港、黃牛寮、山門城、浮嶼、浮洋、金竹林、九坵、浮尾、司馬浦、禾溝、蔡溝、瀟渡、仙港、大長隴、大布、"土交"塘、華里東、下橋仔、波浪溪、第七陂、軍埔、林八渡、連厝圍、上底、港東、新住圍、西洋仔、牛草渡、港後、早美、新地、內圍、洋烏洲、足食寮、陳八車、洋西、清和圍、黃厝圍、第三壇、上塘仔、西隴仔、院前、新寮、長隴、下鋪寮、山柄、紅墩、永樂圍、隴宅、大輋、龜山灣、港美、下岐、外圍、霞處、草尾、葫蘆寨、橘仔腳、窖岐、浮洲、岐頭仔、埔掘岐、橋東、塗寨、人家頭、新墟、小壇、田中央、西橋頭、後壇岐、人家長、柵仔、林厝圍、下厝、下寮仔、溝湖仔、北溝、周厝圍、柯厝圍、顏厝圍、六斗壇、山門西、東湖、白茫溪、溪南、上寮、清湖、趙厝圍、溪頭、宅上、後港、松柏林、能坑、龍坑、露厝鄉、卜厝仔、田墘、店前、榕堂、安平里。
附都 村落情況不詳
註:當時的情況參照周恆《潮陽縣誌》

民國時期 編輯

民國22年(1933)析出兩英圩、河浦寮、顧厝寮、四美、古溪、牆圍、圓山仔、金甌、風吹、山溝寮、龜山灣、三順、流汾水、後棚、秋風嶺、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埡、林招等18鄉村與普寧惠來一部分區域合併成立南山移墾委員會,民國24年改稱南山管理局,民國37年民國政府指令改置為南山縣。1950年南山縣撤銷,原屬潮陽縣的十個鄉村劃歸潮陽。

潮陽縣區劃一覽表(1934年)
區名 鄉數 鎮數 鄉(鎮)名
一區 13 歸厚、淳化南、淳化北、平和東、平和西、興讓、南薰、南桂、錦纏、洞內、東郊聯、金浦、梅花。
二區 4 1 風崗、大南塘、小南塘、外四,海門(鎮)。
三區 30 達濠、附浦、南山、葛園、上人家、河浦、埔頭、松柏山、珠浦、磊口、葛洲、廣澳、塘邊、洋背、下底、下芽、玉石、洞豪、崗背、上頭、鳳崗、新寮、東湖、三寮、林後、馬活、赤港、澳頭、溪頭、青林。
四區 8 和平上中、港頭、西岐、溪頭上厝、石米岐、溪頭下厝、里美下寨、臚崗。
五區 23 峽山、泗水黃、泗水聯、溪尾、西港、桃溪、夏東浦、蓮塘、上東浦、大宅、英大埔、鶴洋、陳禾陂、洋溝、洋汾陳、義英、華橋五、華橋六、華橋東、南田、洋內、東溪、圖溪。
六區 16 大亨、新橋、橫山六鄉、仙陂、宅尾十三鄉、穀饒、溪西、下練、石佛八鄉、南洋上、南洋下、華美、上練、八堡、勝前、深洋。
七區 10 沙隴、井都、下家溪尾、成田溪東、華瑤西、簡樸、八堡、鹽汀、深溝、成田中央。
八區 40 福倉、金溪、柳崗、玉路、玉浦、南炮台、溝頭、堂後、橋頭、花園、前洋、田東、路內、路外、宅美、埔上、樹廈、港底、洋貝、金鈎、華陽、泉塘、風山鄭、內八、海埔石、玉井張葉、鳳山莊、鄒陽、東里、華崗、夏底、灶浦、玉井林、外八、鳳山李、大園埔、橋東、西臚、陂尾、桑田。
九區 5 7 溪尾、禾溝、高堂、華殿、媼尾,西南(鎮)、西北(鎮)、大布(鎮)、司馬浦(鎮)、金溪(鎮)、仙城(鎮)、仙港(鎮)。

2003年潮陽市分拆前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明隆慶《潮陽縣誌》黃一竉修林大春
  • 清光緒《潮陽縣誌》周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