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貢錐指》,研究禹貢的書籍,清初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撰,凡二十卷。

自漢代起,研究《禹貢》已成為專門的學問,鄭玄馬融王肅孔潁達蔡沈等歷代注釋、疏證者不可勝數[1]。宋代有毛晃《禹貢指南》,程大昌《禹貢論》及《禹貢山川地理圖》。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寫《江源考》一文[2],否定「岷山導江」之說,提出長江正源為金沙江的觀點。胡渭精於輿地之學,講解《禹貢》甚精當。胡渭認為歷代以來的經學家對《尚書·禹貢篇》注釋有不少錯誤,立志寫一本《禹貢》專書。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冬,胡渭參與纂修《大清一統志》於洞庭山,與精於地理之學者無錫顧祖禹、常熟黃儀等互相討論,期間鈔錄大量的資料,為撰寫《禹貢錐指》做好準備[3]。三十三年七月,徐乾學死,書局星散,胡渭返回故鄉,閉門著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成書二十卷,《禹貢錐指》成為研究《禹貢》的集大成之作。《禹貢錐指》之名取《莊子·秋水篇》「以管窺天,以錐指地」之意。康熙四十二年,清聖祖南巡,胡渭撰《平成頌》一篇,連同《禹貢錐指》詣獻,聖祖深嘉之,御書「耆年篤學」四大字賜之。

本書也有失誤。胡渭稱徐霞客的《江源考》不足道,說他「恐未必身歷其地。徒恃其善走,大言以欺人耳!非但不學無識也。」[4]

注釋 編輯

  1. ^ 李振裕在為胡渭《禹貢錐指》作序時稱:「自禹治水,至今四千餘年,地理之書無慮數百家,莫有越《禹貢》之範圍者。」
  2. ^ 《徐霞客遊記》卷十下)
  3. ^ 夏定域:《德清胡朏明先生年譜》
  4. ^ 《禹貢錐指》卷14下《附論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