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區
膠東區,又稱膠東行政區,中國共產黨在山東省膠東地區設置的行政區劃。最早可追隨到1938年12月成立的中國共產黨膠東區委員會,作為行政區劃則從1941年2月膠東區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開始。1950年5月1日,膠東區撤銷,設立膠州專區、萊陽專區和文登專區。
歷史
編輯1938年8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決定在中共膠東特委的基礎上組建膠東區委,以加強中國共產黨對整個膠東的領導。1938年12月,邊區省委改為中共山東分局。根據山東分局的指示,中共膠東區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隨後在掖縣葛城村召開[1]。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膠東區委員會(簡稱中共膠東區委或膠東區黨委),原膠東特委書記王文被選舉為書記;王文、高錦純、呂志恆、林一山、宋澄、賀致平、曹漫之為常委;柳運光、於克恭、李紫輝、高嵩、於己午、於烺為執委;孫端夫、叢祺滋為候補執委[2]。膠東區黨委隸屬中共山東分局,是山東抗日根據地建立的第一個區黨委[3]。
1941年2月初,在棲霞縣蘇家店前寨村召開膠東各界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駐會主席團和行政委員會,林一山當選為主席團主席,王一亭當選為副主席,曹漫之當選為行政委員會主任委員。大會通過了施政綱領、土地問題和劃分行政區等決議案。2月6日,膠東區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曹漫之任主任。隨後,膠東各海區專署、縣、區、鄉、村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轉向了群眾性的民主選舉。
1941年4月23日,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發布《關於全省行政區域劃分的決定》,將山東全省劃分為膠東、清河、冀魯邊、魯中、魯南、魯西6個行政主任區。根據該決定,膠東區的區劃範圍包括濰縣、高密、安丘西門口及其以北,膠縣張哥莊[a]、漕汶[b]兩地及其以北的各縣[4]。
1942年7月,膠東區行政聯合辦事處改設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改稱膠東區行政公署。
1950年5月1日,中共山東分局發出《關於取消區黨委與行政公署一級機關及調整各地委、專署區的決定》。膠東區隨之被取消建制,轄區分別設立膠州專區、萊陽專區和文登專區。膠東區所轄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濱北5個海區也隨之撤銷[5]。
行政區劃
編輯1940年9月,東海專區設立,轄威海衛行政辦事處,榮成、文登、牟平、海陽等縣,牟海、文西等行署。1940年11月,西海專區設立,轄掖縣、平度、萊陽、招遠、昌邑、濰縣等縣和掖南、平南、平西、招北等縣級行署。1941年2月,萊陽縣析出萊東行署,萊東行署轄區大致相當於後來的萊陽市,而萊陽轄區大致相當於後來的萊西市。
1941年2月初膠東各界代表大會通過的行政區劃決議案中,將膠東區劃分為東海、北海、西海、南海4個行政區。1941年7月,南海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下轄萊陽、即墨、五龍等縣,以及萊東、平南、平東、即東等縣級行署。1941年10月,萊陽縣(萊西)南部析為萊西南縣,屬南海行政區。1944年4月,在煙臺市郊區設立煙臺特區行政聯合辦事處,為膠東區行政公署派出機構,其實際轄區僅為福山和牟平的一部分,行政區域不大。1944年至1945年,膠東區新建牙前縣、即東縣等縣級抗日民主政權。1945年1月,從萊東行署析置五龍縣。1945年5月1日,膠東區析東海和南海兩區各一部分縣及膠東行政區直屬的牙前實驗縣設立中海專區,同時中共中海地方委員會、中海軍分區成立。1945年6月3日,中海行政專員公署成立,劉仲益任專員。中海區轄牙前、海陽、五龍三縣和萊東、即東兩縣級行署。1945年8月,萊東行署更名萊東縣。1945年9月,中海專區撤銷[5]。1945年8月22日,膠東行署命令各縣級行署一律改稱縣政府,南海行政聯合辦事處改為南海專署。1950年3月,萊陽縣和萊西南縣合併稱萊西縣,屬南海專區;萊東縣和五龍縣合併稱萊東縣。
備註
編輯參考
編輯- ^ 胶东革命历史事件:中共胶东特委的创立. 膠東在線. 2015-07-03 [2016-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4).
- ^ 1938年:中共胶东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煙臺日報. 2014-02-19 [2016-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9).
- ^ 党史上的今天 | 1937年12月24日 天福山起义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立. 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 2020-12-25 [2023-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 ^ 周日傑; 王成浩. 1941年—1950年胶东区行政公署建政始末. 萊西新聞網. 2019-01-10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 ^ 5.0 5.1 烟台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胶东区党委、胶东行署撤销. 水母網.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