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匯王國拉丁語Regnum Suevorum),又名加利西亞王國(拉丁語:Regnum Galicia)。是由日耳曼人建立的後羅馬王國,是最早脫離羅馬帝國的王國之一。其疆域為羅馬帝國時期的加萊西亞行省和盧西塔尼亞北部,由蘇維匯人於公元409年建立,蘇維匯王國獨立一直維持至585年,被西哥特王國所滅,成為西哥特王國在西班牙的第6個行省。

Kingdom of the Suebi
蘇維匯王國

409年—585年
蘇維匯王國的位置
首都布拉加盧戈
宗教日耳曼多神教阿里烏教派迦克墩基督教
政府君主制
歷史 
• 征服加利西亞
409年
• 被西哥特人征服
585年
前身
繼承
西羅馬帝國
西哥特王國

起源 編輯

公元406年12月31日晚間,蘇維匯人渡過萊茵河進入羅馬帝國,對於這個民族我們知之甚少。據推測,蘇維匯人與夸迪人同源。在早期著作中,夸迪人生活在多瑙河中部的北岸,即現在的下奧地利和斯洛伐克西部,在2世紀的馬科曼尼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與馬科曼尼人聯盟,與馬可·奧勒留麾下的羅馬軍團激戰。認為蘇維匯人和夸迪人同源的說法主要出自聖熱羅尼莫的一封信。信中列舉了406年進入高盧的入侵者中就有夸迪人,但蘇維匯人不在入侵者清單之中,然而夸迪人的消失和蘇維匯人的出現在同一時間。這一觀點缺乏旁證,與同時代作者的記載也存在衝突,如根據保盧斯·奧羅修斯的記錄,406年渡過萊茵河的民族中有蘇維匯人,並在另一段中將之與夸迪人,馬科曼尼人,汪達爾人薩爾馬提亞人並列。6世紀的作家通常將蘇維匯人和阿勒曼尼人簡單地歸為日耳曼人

也有人指出,缺少蘇維匯人的記錄,可能是因為他們是幾個民族的部分人口融合的產物:夸迪人和馬克曼尼人的部分部落,在從多瑙河流域遷往伊比利亞半島的漫漫長路上合併成為新的蘇維匯人。其中部分蘇維匯的部落在5-6世紀的文獻中被提及居住在多瑙河流域。

沒有明確的文獻記錄了公元406年民族大遷移背後的原因,但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理論是,是由於匈人在4世紀後期向西擴展迫使日耳曼民族的西遷。當406年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境內時,帝國正面臨一系列的入侵和內戰。下日耳曼尼亞比利時高盧遭到蠻族的破壞,君士坦丁三世最終將入侵者趕到高盧北部後,但到了409年春,格隆尼修斯在西班牙發起叛亂,擁立希斯帕尼亞的馬克西姆斯為帝。在君士坦丁三世趕往西班牙平叛之際,格隆尼修斯煽動高盧的蠻族再次叛亂。當年夏天,汪達爾人、阿蘭人和蘇維匯人開始南下前往西班牙。

定居與融合 編輯

西羅馬帝國內戰的雙方,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比利牛斯山脈的隘口,使得伊比利亞半島和高盧南部在蠻族入侵面前十分脆弱。根據海達提烏斯的記載,汪達爾人、阿蘭人和蘇維匯人在409年9月28日或10月12日穿越比利牛斯山脈。進入半島之後,蠻族人在409-410年間燒殺搶掠,引發嚴重的饑荒,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劇。一直到411年,蠻族相互間達成和平協議並劃分勢力範圍。斯林汪達爾人定居在貝提卡,阿蘭人被分配到盧西塔尼亞和迦太基西班牙哈斯丁汪達爾人和蘇維匯人共享西北的加拉西亞。蘇維匯人被安置在加利西亞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大致在今波爾圖蓬特韋德拉之間。不久,布拉加成為首都,領土逐漸擴展到阿斯托加盧戈地區和米尼奧河谷。在奧羅修斯的記載中,蠻族在得到新的領土後,很快就會化劍為犁進入定居狀態。

蘇維匯人說日耳曼語,古典文獻中也提到了蘇維匯語。蘇維匯語與「易北河日耳曼語」的概念有關,這是源自波羅的海,由東面進入日耳曼的伊米諾人所說的早期方言。

5世紀王國時期 編輯

赫默里克國王(Hermeric) 編輯

416年,西羅馬帝國派西哥特人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以驅逐先前抵達的蠻族。418年,瓦利亞率領的西哥特人消滅了當地的斯林汪達爾人和阿蘭人。419年,西哥特人離開前往他們的新領地阿基坦,哈斯丁汪達爾人和蘇維匯人成為半島上僅存的兩股勢力。岡德里克領導的汪達爾人和赫默里克領導的蘇維匯人開始發生衝突,爆發了內巴修斯山戰役。但是西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總督阿斯特利烏斯麾下的羅馬軍團的加入改變了戰局。汪達爾人逃往貝提卡(現在的安達盧西亞),蘇維匯人從此獨占加利西亞。

429年,汪達爾人開始為遷往非洲做準備。來自蘇維匯赫米迦利烏斯來到盧西塔尼亞劫掠,他可能是赫默里克國王的多位繼承者之一。蘇維匯人隨即被汪達爾人的國王蓋薩里克擊敗。赫米迦利烏斯撤退時淹死在瓜地亞納河,這也是蘇維匯人在加利西亞以外的首次軍事行動。但汪達爾人最終離開西班牙後,蘇維匯人便獨占了整個西班牙。

赫默里克在他的餘生鞏固蘇維匯人在加利西亞的統治,但是在430年,他打破與當地人的和平,洗劫加利西亞的中部地區,之後在431年和433年又發生兩次戰爭。最終通過多次和談,438年蘇維匯人與加利西亞當地居民達成協議,並維持了20年的和平。

雷希拉國王(Rechila) 編輯

438年,赫默里克國王因病傳位於其子雷希拉。雷希拉即位後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擴張領土。當年,蘇維匯人在赫尼爾河畔擊敗西羅馬帝國駐軍。一年後的439年,蘇維人入侵盧西塔尼亞,占領首都梅里達,這座城市也短暫地成為蘇維匯王國的新首都。雷希拉繼續擴張王國,到440年,他成功地包圍了戰略重鎮梅爾圖拉並迫使駐守的羅馬官員投降。441年,統治了30年的老國王赫姆利克去世,幾個月後,蘇維匯人攻占貝提卡首都塞維利亞。至此,蘇維匯人控制了貝提卡和西班牙迦太基。

446年,西羅馬帝國總督維圖斯在大量哥特人的協助下,試圖擊敗蘇維匯人,恢復帝國對西班牙的統治。雷希拉主動向羅馬人進攻,維圖斯大敗逃亡,從此帝國放棄了奪回西班牙的企圖。448年,雷希拉去世,其子雷希亞繼位。

雷希亞國王(Rechiar) 編輯

雷希亞是日耳曼民族中最早的天主教國王之一,也是第一個以自己的名義鑄造硬幣的人。鑄造硬幣可以視為蘇維匯自治的標誌。雷希亞在統治期間採取了一系列大膽的政治舉措。他在448年與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一世之女結婚,從而改善了兩國的關係。他還領導了多次入侵塔拉科西班牙省(半島的東北部,從地中海延伸到比斯開灣,仍在羅馬統治之下),在當地叛軍協助下劫掠巴斯克地區薩拉戈薩萊里達。之後蘇維匯王國與西羅馬帝國時戰時和。 456年秋,皇帝阿維圖斯最終決定解決雷希亞的威脅,他派遣西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二世率領一支包括勃艮第國王岡迪奧克希爾佩里克一世在內的聯軍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加利西亞。雙方於10月5日在阿斯托加附近交戰。狄奧多里克二世的哥特人在右翼擊敗了蘇維匯人。許多蘇維匯人在戰鬥中被殺被俘,但大多數人設法逃走。雷希亞受傷後向海岸方向逃跑,遭到哥特軍隊的追擊,在波爾圖試圖登船時被捕,並於12月被處決。戰爭持續了三個月,但在459年4月,狄奧多里克二世被羅馬新皇帝馬約里安(Majorian)和總督里基姆(militum ricimo)的軍事行動有所警覺,西哥特人及其盟友在洗劫後返回比利牛斯山脈。,他回到了高盧。里基姆有一半的蘇維匯血統,可能是雷希亞的親戚。

王位爭奪時期 編輯

雷希爾被殺後,赫墨里克血脈隨即斷絕,傳統的蘇維匯領導機制也隨之崩潰。公元456年,也就是雷希亞被處決的同一年,一個叫艾烏爾夫的人接管了領導權。艾烏爾夫的出身是個謎:根據海達提烏斯的記載,艾烏爾夫是一個西哥特逃兵;歷史學家約達尼斯認為他是提奧多里克任命負責管理加拉西亞的一個瓦爾尼人,被蘇維匯人說服後發動叛亂。最終,艾烏爾夫於457年6月在波爾圖被殺。

同樣在456年,海達提烏斯記載道:「蘇維匯人立馬爾德拉斯為王。」這表明,作為一個民族,蘇維匯人自主選擇了新統治者,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擁護馬爾德拉斯。一些人追隨了另一位國王弗拉姆塔,但是這是一位短命國王,在位一年就去世了。

458年,哥特軍隊再次進入西班牙,並於7月抵達貝提卡。

460年,馬爾德拉斯被殺。他在4年時間裡經常在盧西塔尼亞和加利西亞南部的杜羅河流域洗劫蘇維匯人和羅馬人。北方的蘇維匯人選擇了另一位領袖李希蒙德,他於459年和460年掠奪了加利西亞,並於同年占領羅馬管轄之下的盧戈。盧戈成為蘇維匯王國的首都。

弗魯馬繼承馬爾德拉斯成為南方蘇維匯人領袖,但是於464年去世。弗魯馬之死標誌了蘇維匯人與加利西亞人長期矛盾趨於緩和。

雷米斯蒙徳國王(Remismund) 編輯

464年,曾多次往返於加利西亞和高盧之間的大使雷米斯蒙德在西哥特王國支持下成為蘇維匯國王。在雷米斯蒙德的領導下,蘇維匯人將再次襲擊掠奪盧西塔尼亞。468年,他們攻破了位於盧西塔尼亞的科英布里加,將之洗劫一空,居民逃離或成為奴隸。第二年,他們又占領了里斯本。不過《海達提烏斯編年史》的並沒記錄雷米斯蒙德後來的命運。

蘇維匯人長期信仰日耳曼多神教,直到西哥特國王提奧多里克二世應雷米斯蒙德的要求,派遣了一位名叫埃阿斯的阿里烏斯派傳教士。466年,蘇維匯人皈依並建立了一個持久的阿里烏斯教會,並直到560年代才改信天主教。

阿里烏斯派時期 編輯

人們對470年至550年這段時間知之甚少,只有塞維利亞的聖依西多祿在7世紀的寫下的記錄中略有提及這段歷史。在這80年時間裡,蘇維匯王國先後被有多為阿里烏斯派的國王統治。一份名為《division Wambae》的中世紀文獻提到了一位名叫西奧徳蒙徳(Theodemund)的國王,其他不太可靠的編年史提到了幾位國王的統治,他們的名字是赫門尼利克二世(Hermeneric II)、雷希拉二世(Rechila II)和雷希亞二世(Rechiar II)。

皈依天主教 編輯

蘇維匯人皈依天主教與西哥特人密切相關。根據編年史家比克拉勒姆的約翰(John of Biclaro)的記錄,這一變化發生在587-589年的雷卡雷德一世在位時期,當時蘇維匯王國正在逐步與西哥特王國發生融合。

6世紀的擴展 編輯

不列顛人 編輯

在5世紀末或6世紀初,一群為逃離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羅馬-不列顛人在加利西亞的北部定居下來,這片土地後來被稱為不列顛尼亞(Britonia)。

阿利亞米爾國王(King Ariamir)和西奧徳馬國王(king Theodemar) 編輯

 
系有蘇維匯結的奧斯特比人頭骨

561年5月1日,登基3年的阿利亞米爾在布拉加召集了第一次議會,會上得到稱號:「光榮王阿利亞米爾」。他召開宗教會議,譴責普里西利安派,批判神職人員着日耳曼傳統服飾和裝飾(蓄長發、長鬚、扎蘇維匯結),但對阿里烏斯派隻字未提。

569年1月1日,阿利亞米爾的繼任者西奧徳馬,在盧戈召開會議,將加利西亞王國被分成兩個省,分別隸屬於布拉加大主教和盧戈大主教,以及十三個主教教區,包括:北部的伊里亞·弗拉維亞、不列顛尼亞、阿斯托加、奧倫塞圖伊,隸屬於盧戈;以及南部的杜梅、波爾圖、維塞烏、拉梅戈、科英布拉和布拉加的附屬城市伊丹哈-阿-維拉。每個區域隨後被進一步劃分為更小的區域,分別命名為教會和pagi。

米羅國王(King Miro)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