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疏是古代墓葬中用以記錄隨葬品清單的文書,一般由陪葬物品的清單及附加文組成,下葬時與隨葬品一同葬入。古人相信,衣物疏具有陰間財產證明的作用,可以保證逝者的財產不被搶走。同時,衣物疏還含有對逝者祈求冥福的作用。衣物疏演化到後期也出現了不記錄具體隨葬品的形式,而逐漸轉變成只有祈福文字的功德疏。墓葬中出土的衣物疏直接反映了該地區特定時代的社會習俗,經濟生活和宗教觀念,在考古學中有着重要的意義。[1][2]

吐魯番阿斯塔那M407號墓中出圖的衣物疏

出現 編輯

漢代的喪葬習俗中就有將隨葬物品依次寫在竹簡上的做法。到了十六國南北朝時期,衣物疏的葬俗逐漸在吐魯番地區流行開來。在對吐魯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文書資料,其中有一類就是衣物疏。由此學者們開始了對衣物疏和其考古學價值的研究和討論。[3]

內容 編輯

衣物疏內容一般包括隨葬品清單,死者形貌,死亡信息,書寫人信息,在陰間的通關官文以及對逝者的祈福和叮囑等。

演化 編輯

衣物疏的演化主要可以劃分為3個時期:遣策式隨葬物品清單向祈福性質過渡(384-543年);佛教思想在衣物疏中的擴展(543-655年);衣物疏在衰落中轉變為佛教的功德疏(655年以後)。[4]第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受傳統神仙信仰影響,在文書中加入道教的守護神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有驅散惡鬼,引導逝者升天之含義。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文書中出現比丘果原這個名字,逝者多以「佛弟子」身份出現,以及衣物疏書寫主要由佛家比丘承擔。但這個階段道教的神明在內容中也有出現。第三階段的特點是,受佛家影響,認為世間的錢物均是虛幻,不再列隨葬品列表;內容多以「積善修功德,求來生福報」為主題思想。

引用文獻 編輯

  1. ^ 劉瑞明. 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杂释. 西域研究. 1998, (2): 55-59 [2020-04-26]. doi:10.16363/j.cnki.xyyj.1998.0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2. ^ 馬高強. 錢光勝. 从吐鲁番出土的随葬衣物疏看高昌民间冥界观的变化. 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 (1). 
  3. ^ 吐鲁番出土衣物疏辑录及所记名物词汇释--《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cdmd.cnki.com.cn. [202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5). 
  4. ^ 黨燕妮. 翁鴻濤. 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看民间宗教观念的变化. 敦煌學輯刊. 2001, (1): 78-83 [202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