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萌芽
資本主義萌芽是從明朝中晚期到清朝早期(16至18世紀)的經濟現象,中國大陸的歷史學家把它視為類似於工業化前的歐洲的發展階段,本土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先驅。朝鮮民族主義史學也採用這個說法,同時也可以指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主義早期階段。
歷史
編輯資本主義萌芽論可以追溯到中國社會史論戰。據現有文獻,最早的相關論述是1935年鄧拓的研究,他認為鴉片戰爭前中國已經產生「新的社會經濟系統的苗芽」。此後呂振羽在1940年明確提出明末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性的手工業工場的雛形」,清朝則已「培養着資本主義的因素」。[1]
1952年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時,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加入了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一段話:「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着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
1954年對《紅樓夢》的時代背景的討論,引發了關於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傅衣凌、侯外廬、吳晗、尚鉞、翦伯贊、吳大琨、黎澍等中國歷史學家相繼撰文,後來匯編為1957年的《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和1960年的《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2][3] 他們確定了一些發生於16世紀至18世紀的中國經濟進步,包括農業進步和手工藝技術的提高,市場的改善和擴大,以及工資和勞動關係的變化。[4][5]
文革結束後,討論繼續。值得注意是許滌新、吳承明主編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一卷《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於1985年出版,集中反映了中國學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學術成果。1990年代後,相關討論在中國學術界沉寂下來。[6]
內容
編輯如何定義「資本主義萌芽」:吳承明提出,「第一,應把資本主義萌芽如實地看作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生過程」;「第二,資本主義萌芽指的是一種生產關係,而不是一廠一店」,不能舉例論證;「第三,資本主義萌芽是一種新的、先進的生產關係」,將導向新的生產方式。[7]
研究者已經指出,晚明和清初,雇傭勞動在紡織品、紙張和其他行業增加。[8][9]然而,他們缺乏歐洲工廠中生產的會計方法。[10]
中國出口到西方,來自美洲的銀流入,擴大貨幣供應量,驅動商業化、市場和稅收。[11][12]接下來的幾個世紀是區域專業化和農村市場的一體化。[12]
評價
編輯- 日本的中國史專家在20世紀50年代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儘管他們總結說,決定性的轉變是不可能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晚明史學家護雅夫說這項工作「未能產生令人滿意的理論成果,雖然它發現了豐富的迄今未知的歷史事實」。[13]
- 西方的經濟歷史學家傾向於否認這些發展預示着朝資本主義轉變。[3][14] 羅茲·墨菲則評價說:「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把明代的這些發展趨勢稱為『資本主義早期的萌芽』,這些見解是非常合理的。」[15]
- 李伯重認為「資本主義萌芽並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學術問題,而且也是一個具有強烈民族感情的問題」,資本主義萌芽研究是由「別人有,我們也有」的「爭氣」心態引起的,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現。因此隨着中國國力的提高,年輕學者對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興趣隨之減弱。[16]
- 經濟學家菲利普·黃和李伯重抨擊「資本主義萌芽」理論。他們質疑這一基本假設僅僅基於歐洲的發展經驗,並認為這種類比是以歐洲式的方法扭曲地研究中國歷史。[17][18][19]
- 王學典認為包括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在內的「五朵金花」問題是「假問題」,但蘊含着「真學術」。
- 黃仁宇認為需要把資本主義看成一種組織和運動。說中國已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實無意義,就像是把小孩子叫做「預備成人」。[20]
其他
編輯朝鮮民族主義歷史學家接受萌芽論,以反對認為朝鮮工業化是日本工業化的結果的觀點。[21] 根據這一理論,17世紀的勞力短缺下,農民採用更有效耕作方法,導致商業化和原始工業化,這被日本19世紀後期的干擾截斷。[22] 這成為南、北朝鮮的學校教科書的正統理論。[23] 然而,自1980年代以來,韓國歷史學家對這個理論失望。[24]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仲 (2003),第224-225頁.
- ^ Feuerwerker (1961),第327頁.
- ^ 3.0 3.1 Brook (2002),第150頁.
- ^ Myers & Wang (2002),第643-644頁.
- ^ Faure (2006),第16-17頁.
- ^ 仲 (2003),第227頁.
- ^ 仲 (2003),第234頁.
- ^ Faure (2006),第17頁.
- ^ Rowe (2002),第526頁.
- ^ Faure (2006),第18頁.
- ^ Myers & Wang (2002),第589–590頁.
- ^ 12.0 12.1 Von Glahn (1996),第2頁.
- ^ Brook (2002),第151–152頁.
- ^ Pomeranz (2000),第217頁.
- ^ 墨菲 (2004),第296頁.
- ^ 李 (2000),第23頁.
- ^ Huang (1991),第313–314頁.
- ^ Li (1998),第161–163頁.
- ^ Ma (2004),第261頁.
- ^ 黃 (2008),第295頁.
- ^ Eckert (1996),第2頁.
- ^ Cha (2004),第279–280頁.
- ^ Cha (2004),第278頁.
- ^ Cha (2004),第278, 288–289頁.
來源
編輯-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歷史教研室 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上、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
- 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 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集·續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0年
- 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 趙, 曉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研究与论争,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6477687.
- 黃, 仁宇, 中国大历史,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8, ISBN 9787108030153.
- 李, 伯重, 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 歷史研究, 2000, (2): 22–24
- 仲, 偉民,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學術界, 2003, (4): 223–240
- 杜, 麗紅,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讨论, 蘭州學刊, 2016, (2): 65–75
- 《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範式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
- 墨菲, 羅茲, 亚洲史, 由黃, 磷翻譯, 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 2004, ISBN 978-0-312-17529-0.
- Brook, Timothy, Capitalism and the writing of modern history in China, Brook, Timothy; Blue, Gregory (編),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 Studies in Modern Capit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0–157, 2002, ISBN 978-0-521-52591-6.
- Cha, Myung Soo, Facts and Myths about Korea's Economic Past (PDF),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04, 44 (3): 278–293 [2018-12-03], doi:10.1111/j.1467-8446.2004.00122.x,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2).
- Dirlik, Arif, Chinese Historians and the Marxist Concept of Capitalism: A Critical Examination, Modern China, 1982, 8 (1): 105–132, JSTOR 188834, doi:10.1177/009770048200800103.
- Eckert, Carter J., Offspring of empire: the Koch'ang Kims and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Korean capitalism, 1876–1945, Korean studies of the Henry M.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6, ISBN 978-0-295-97533-7.
- Faure, David, China and capitalism: a hist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 Understanding China: New Viewpoints on History And Cultur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962-209-784-1.
- Feuerwerker, Albert, China's History in Marxian Dres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61, 66 (2): 323–353, JSTOR 1844030, doi:10.2307/1844030.
- Huang, Philip C. C., The Paradigmatic Crisis in Chinese Studies: Paradox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Modern China, 1991, 17 (3): 299–341, JSTOR 189244, doi:10.1177/009770049101700301.
- Kwan, Man Bun, Chinese Business Histo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ardella, Robert; Leonard, Jane Kate; McElderry, Andrea Lee (編), Chinese Business History: Interpretive Trends and Priorities for the Future, M.E. Sharpe: 35–64, 1998, ISBN 978-0-7656-0346-3.
- Li, Bozho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1620–1850,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ISBN 978-0-312-17529-0.
- Li, Lillian M., China's silk trade: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the modern world, 1842–1937,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97, Harvard Univ Asia Center, 1981, ISBN 978-0-674-11962-8.
- Ma, Debin, Growth, institutions and knowledge: a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iography of 18th–20th century China,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04, 44 (3): 259–277, doi:10.1111/j.1467-8446.2004.00121.x.
- Myers, H. Ramon; Wang, Yeh-Chien, Economic developments, 1644–1800, Peterson, Willard (編), The Ch'ing Empire to 1800,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63–647, 2002, ISBN 978-0-521-24334-6.
- Pomeranz, Kenneth,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691-09010-8.
- Rowe, William T.,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change, Peterson, Willard (編), The Ch'ing Empire to 1800,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73–562, 2002, ISBN 978-0-521-24334-6.
- Von Glahn, Richard, Fountain of fortune: 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1000–17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ISBN 978-0-520-20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