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博物館,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崇福寺對面的崇福廣場西側。歷史上朔州市曾名「馬邑」, 馬邑博物館由此得名。

馬邑博物館
馬邑博物館在山西的位置
馬邑博物館
在山西的位置
地圖
成立2012年4月28日
地址 中國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崇福廣場西
坐標39°18′39.5″N 112°25′32″E / 39.310972°N 112.42556°E / 39.310972; 112.42556
類型綜合性地誌博物館

歷史

編輯

馬邑博物館建築為一處風格的二進仿古院落。占地面積3845.6平方米。博物館於2009年開工,2012年4月28日朔城區舉辦第一屆「中華邊塞之都·馬邑文化節」時開館。博物館分序廳、造像廳、字畫廳、陶瓷廳、青銅廳、石刻廳、雜項廳七個展廳,除序廳不展出文物外,其它六個展廳共展出了745件文物,其時間段上啟白堊紀,下至20世紀40年代。展品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0件,國家二、三級文物189件,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曹天度九層石塔)塔剎是鎮館之寶。[1]

序廳介紹了博物館的概況。第二展廳(造像廳)的主要展品是鎮館之寶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剎。曹天度千佛石塔造於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的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是當時北魏宮廷宦官曹天度為亡父曹穎寧、亡子曹玄明而造。塔通高3米,塔身9層,高2.5米,上浮雕有佛像1,400餘尊。曹天度千佛石塔在1937年被日軍搶走,塔身和塔基被運往日本,戰後返還台灣,現藏於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 [3];被抓去幫日本人運塔的丁克成悄悄把塔剎藏了起來,在1953年將塔剎上交。[4] 第三展廳(字畫廳)主要展出了陸潤庠王仁堪曹鴻勛黃思永四位清代狀元等人的字畫。第四展廳(陶瓷廳)的主要藏品是明代定窯法華瓷和牡丹印花白瓷盤。第五展廳(青銅廳)的主角是雁魚銅燈的複製品,原件1985年出土於朔縣照十八莊,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第六展廳(石刻廳)的主要藏品是兩件遼代經幢和一座遼代的杭芳園石碑。第七展廳(雜項廳)的主要展品是萬曆年造竹節形大鐵炮和一把兩米長的大鐵刀。大鐵炮發現於明長城腳下,大鐵刀據研究是明代時練武和武舉考試用刀,傳說是尉遲敬德年輕時所用。[5]

馬邑博物館目前免費開放。館方統計,開館當日有萬餘名遊客入館參觀,此後平均每天有二百人來館參觀。[6]

參考

編輯
  1. ^ 山西马邑博物馆开馆 北魏千佛塔等一级文物亮相. 山西晚報. 2012-04-28 [2012-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2. ^ 千年古塔合璧梦 塔刹藏于山西朔州塔身藏于台湾. 山西青年報、文物世界. 2011-10-15 [2012-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曹天度千佛塔身首分离70载 海峡隔不断文化牵挂. 華夏經緯網. 2010-03-26 [2012-07-08]. 
  4. ^ 朔州:绝世国宝——曹天度九层千佛塔档案(图). 山西新聞網 三晉都市報. 2011-11-09 [2012-07-08]. [永久失效連結]
  5. ^ 马邑博物馆. 山西新聞網朔州頻道. 2012-05-04 [2012-07-08]. [永久失效連結]
  6. ^ 遥望三晋文化脉动 探访变革中的山西各大博物馆. 黃河新聞網. 2012-05-18 [2012-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