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照寰(1888年—1968年)字曜生廣東省南海縣小塘人。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人物。[1]

黎照寰

生平 編輯

 
中國名人錄(第三版)》中的黎照寰照片

1907年,黎照寰由哥哥資助,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得哈佛大學理科學士、紐約大學商科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科碩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科碩士。留學美國期間,結識了孫中山,並且加入中國同盟會,還與留美中國學人創辦中國科學社、中國經濟問題研究會。[1]

1919年歸國後,黎照寰曾任中國公學大學部教授。1921年,出任香港工商銀行司理。1922年,任廣東經濟調查局科長、廣州華商銀行經理、吳淞中國公學商科教授。1926年,任廣東航政局局長。1927年5月,任武漢國民政府交通部鐵路處處長。1927年10月20日,黎照寰出任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參事,1928年1月12日免職。同時,他還兼任中央銀行副行長。1929年1月22日,任國民政府鐵道部參事,任至同年7月23日。1929年4月,派為中比庚款委員會委員。1929年6月,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1929年9月10日,任國民政府鐵道部常務次長,任至1930年10月29日。1930年10月之後,任交通大學校長。1942年,汪精衛政權接管交通大學時,黎照寰辭職離開該校。此後,改任浙江之江大學教授。1945年9月29日,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四屆立法委員。1948年夏,再度被任命為交通大學校長,但因年老請辭。[1][2]

 
民國名人圖鑑》中的黎照寰照片

在交通大學任職期間,黎照寰力倡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獨立決定交通大學發展目標,建成了機械學院、土木學院、電機學院、科學院、管理學院及中文系、外文系和一個研究所,形成了以工科為主、管理為輔、理科為基礎的學科格局。黎照寰還秉公招生,杜絕走後門。孫科之子孫治平曾報考交通大學,因國文成績不及格,未被錄取,僅作為選科生到交通大學旁聽。在黎照寰的領導下,交通大學形成了「門檻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教學特色。[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黎照寰歷任全國政協第三、第四屆委員,上海市政協第一至第四屆委員、副主席,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

1968年9月16日,黎照寰病逝。[1]

著作 編輯

  • 《中國國民黨政策》[1]
  • 《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黎照寰,佛山市博物馆,于2013-06-22查阅. [201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2. ^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3. ^ 黎照寰,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网,于2013-06-22查阅. [201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6). 
教育職務
前任:
孫科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1930年—1942年
繼任:
吳保豐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校代理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