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Kuon.Haku/廣告宣傳問題

本文是進階巡查手冊的第一篇文章,同時也是向《維基人》指南針欄目投稿的一篇文章。該文章主要面向已有一定反破壞經驗的用戶,如果對一些基本操作不甚熟悉,可參考User:Kuon.Haku/巡查手冊簡本等文。
廣告擁有漫長的歷史(誤):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advertisement.

根據一些文獻的說法,廣告的歷史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長。據說,在古巴比倫就已經出現了某種形式的廣告。自然,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廣告宣傳也隨社會的進步不斷發展。現代的廣告宣傳既有街頭的小廣告、電視台里播放的電視廣告,也有一些不那麼令人愉悅的另類宣傳行為(比如酒廠會資助一些論證飲酒有益健康的研究石油工業資助一些論證氣候變化不存在的研究等等)。

自然,維基百科作為一個主要的獲取信息平台之一,也會被某些人或團體視為一個潛在的廣告宣傳平台。有一部分人希望利用維基百科這一平台進行廣告宣傳或「公關」,例如為自己的公司/產品/團體建立一個讓人看了會驚嘆「好厲害」的條目,或者在已存在的條目添加一些「正面」的內容。筆者未必不能理解這類行為,畢竟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更何況在維基百科上推送廣告內容的人往往是被命令辦事的基層職員,並沒有必要對他們惡語相向。總體而言,筆者認為,對於這類投送廣告宣傳類內容的用戶,除極個別態度惡劣、屢教不改者以外,應採取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的態度,對他們應該有適當的同情。但是,這種同情並不意味着要在刪除相關內容時手下留情(下述)。

本文主要介紹有關處理廣告宣傳的方針指引、一些檢查廣告宣傳的方法,以及應如何處理投送廣告宣傳用戶的一些個人見解。

相關方針與指引

編輯

廣告宣傳類的條目,如符合快速刪除方針中的G11:「明顯的廣告宣傳頁面,或只有相關人物或團體的聯繫方法的頁面。頁面只收宣傳之用,並須完全重寫才能貼合百科全書要求。」可直接提請G11快速刪除,但請注意,只有「非常確定該頁面創建僅為廣告宣傳而建」才應提請G11刪除。除此之外,符合刪除方針中的刪除理由第4條「沒有相關內容或百科性介紹的宣傳與垃圾訊息(並非關於廣告相關主題的條目)」應予以提刪;可能不符關注度標準的條目應進入關注度驗證流程。

此外,如果相關用戶是受僱於公司(換言之,編輯相關條目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或收受費用代為編輯維基百科,則必須做出申報,否則即屬違規。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提供的一些技巧僅僅是根據經驗的一些大致規律、僅供參考,對於個案,應結合具體情況分析處理。

可疑的用戶名(附例子)

編輯

一部分相關用戶用戶名是XX公司、XX工作室(如User:保力達股份有限公司User:日正食品),或有關公司的英語名稱、縮寫(如User:國恆(某科技公司名稱)、User:TW-PUTIEN marketing(某公司市場部)),這種用戶因違反用戶名方針(暗示該賬戶非一人擁有),應提報為不當用戶名(有明顯破壞行為則應提報當前的破壞)。此外,由公關、市場部等團體共同運營一個賬戶也是不被允許的(違反傀儡方針)。

此外,有一部分貼上廣告宣傳類內容的用戶是相關宣傳對象的名字、英語名或拼音/羅馬字等等(如User:陳邦基User:Dooby Li的用戶名是其創建的宣傳型條目李海文的英語名)。雖然用自己的名字(或至少根據善意推定無法排除這種情況)註冊本身並不違反規則,但創建和自身用戶名掛鉤的人物傳記,確實是應該引起巡查員注意的一件事(但也不能僅憑此就斷定一定是廣告宣傳行為)。

善用過濾器日誌

編輯

可通過157號過濾器等過濾器日誌檢查可能的廣告宣傳行為[1]

巡查用戶頁

編輯
 
只要99.8,維基百科條目帶回家!今天,你選擇付費讓人創建維基百科條目了嗎?

相當一部分投送廣告宣傳的用戶會在用戶頁先貼上想要投放的廣告宣傳內容(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主頁面投送會觸發過濾器導致無法發布內容)。因此,巡查用戶頁往往能找到一些意外發現。當發現某個用戶頁是廣告宣傳內容之後,除了進行提請存廢討論或快速刪除之外,還應該檢查一下該用戶的其他編輯記錄,對廣告宣傳類的信息予以回退或提刪。

難以處理的情形:跨維基破壞

編輯

近一些日子有出現跨維基投送廣告宣傳類文章的現象,即相關用戶同時在多種語言投送同一內容的廣告宣傳類內容,給人以一種「條目沒問題的錯覺」。因此,在巡查時遇到一些看上去比較可疑的條目時,不妨多留一個心眼,檢查一下其他語言版本的創建時間,如果創建時間都很接近,而且這個條目也非近期熱點事件,那麼就應該進行詳細的檢查(來源是否可靠、是否符合關注度等等……)或在討論頁進行適當標註。

如何對待散發廣告宣傳的用戶?

編輯

一方面,如本文開頭所說,相當一部分加入廣告宣傳內容的用戶只是因為接受上級指令等方才創建維基百科條目。另外,也有許多人其實不明白維基百科的相關方針。對於這類用戶,首先要做的應該是使其知曉相關的方針與指引,並要求今後不再進行不恰當的編輯,同時給予關注(當然,如果有關用戶已經做出了嚴重的破壞行為且無停止趨勢,封禁也是必要的),沒有必要對其惡語相向。在不存在用戶名問題的情況下,如果承諾不再投送廣告宣傳內容並給出今後大致的編輯計劃、對收費編輯做出了妥當的申報,應該適當給予第二次機會。此外,如果這類用戶創建的條目有一定改善的可能性,那麼也可以考慮刪除以外的選項(如進行大修等等)。

另一方面,對於User:123Aristotle等長期有目的性添加廣告宣傳類內容的用戶,則應該以防止進行進一步破壞為主要方針。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