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美情緒

中國反美情緒(英語:Anti-American sentiment in mainland China),始於19世紀初清末的中國人對外國國家和外國人的不了解與輕視,由於在1900年清末的義和團運動美國海軍陸戰隊與其他大國一起參與了鎮壓,導致中國人的反美情緒在這場運動中達到了高潮。1905年,華人抵制美國商品以抗議美國對居住在美國的華人的歧視,這次事件對中國人對於美國的負面態度造成了重大影響。中國內戰結束以後,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韓戰中打了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爭,14.8萬名中國士兵在韓戰中喪生,此次戰爭給中美雙方留下了痛苦的感情。1970年後,兩國關係回暖,但自2010年代末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大規模的反美情緒又開始顯著上升。

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後,南京發生反美抗議活動

歷史

編輯

1905年抵制

編輯

為了應對美國對華人移民的嚴格限制,居住在美國的華僑華人組織了一場抵制活動,中國人拒絕購買美國產品。

此次運動是由總部設在美國的改革組織「保皇會」組織的。與義和團不同,這些屬於保皇會的改革者是當時中國國內現代化的推動者。滿清政府支持義和團,但這些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改革派反對政府。

抵制運動是由華南華中地區的商人和學生發起的。但此次抵制運動只產生了很小的經濟影響。因為在當時,除了標準石油公司的煤油,中國很少購買美國的產品。儘管如此,華盛頓方面仍舊非常憤怒,並且認為此次的抵制運動是義和團式的暴力攻擊,要求北京政府停止抵制運動,否則將會採取其他的措施。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還要求國會為海軍遠征提供特別資金。華盛頓方面拒絕考慮軟化排華法案,認為這種行為是對美國根深蒂固的反華偏見的回應。但這種反華的情況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美國的西海岸。[1]這件事情對海內外的中國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拉爾森認為:

[2][3][4]

汪精衛政權

編輯

抗日戰爭時期,汪精衛政權成立中華民族反英美協會,組織反美活動[5][6]

冷戰

編輯

第二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向蔣介石政權提供了經濟和軍事援助,以抵抗日本的侵略。[7]後來隨着共產黨在中國內戰中取得勝利,蔣介石政權轉移到台灣,以及冷戰的開始和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政治中的興起,導致兩國關係惡化。雖然美國最初預計蔣介石政權會迅速垮台,但中國和美國在1950年至1953年在朝鮮進行了一場重大的戰爭(即韓戰)。結果,美國總統杜魯門開始提倡遏制政策,並派遣美國第七艦隊阻止共產黨可能入侵台灣。[8]並且,美國與台灣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一直持續到1979年,在此期間,北京的共產主義政府在外交上沒有得到美國的承認。直至1950年,幾乎所有的美國外交人員都離開了中國大陸。[9][10]韓戰期間,中共為了消除中國社會的「親美、崇美、恐美」思想,面向全國展開的以「仇視」、「鄙視」及「蔑視」美帝國主義的政治思想教育運動,即三視教育運動

由於中蘇分裂中國蘇聯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美國總統尼克遜發出了與中國外交重新和解的信號,並於1972年開始了正式訪問。[11]兩國最終於1979年恢復了外交關係。

從1990年開始

編輯

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後,中國的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激增。事件經過是當時一艘中國船隻在國際水域被美國海軍扣留,據美方稱該船隻載有向伊朗運輸的化學武器原料,但經過數月的檢查後最終確認銀河輪上沒有運載化學武器原料。[12]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導致中國政府對美國所謂的中國遏制政策開始感到擔憂,並認為美國應為中國與台灣雙邊關係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而負責。中國政府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削弱中國。[13]

在此期間,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對美國產生了幻滅,《中國可以說不》等暢銷書籍批評了美國的對華外交政策,並推動了中國基層的民族主義發展。1999年5月,美國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導致兩國關係嚴重緊張。美國媒體報道稱這是一次情報失誤,而許多中國人認為此次事件是美國蓄意為之。[14][15]爆炸事件的發生,再加上美國被認為缺乏道歉,導致在中國北京和其他主要城市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

2001年,中美飛機相撞海南島事件,導致中方飛行員死亡、24名美國機組人員被拘留,中美外交關係進一步受損。

除此之外,當中國政府正式譴責9.11襲擊事件時,《華盛頓郵報》記錄了報道後公眾的不同反應:「雖然普通中國人經常向美國人對於周二的恐怖襲擊表示哀悼,但許多人在辦公室、學校和網絡聊天中表達了滿意,他們認為這是對美國當之無愧的打擊。」[16]兩個月後進行的2001年哈里斯民意調查顯示,與日本、韓國和美國的受訪者相比,北京的受訪者更有可能不贊成美國政府的反恐軍事行動。[17]但值得讓人注意的是,中國方面的言論主要是圍繞着對美國國家政策的報復,而並不是對美國人的仇恨。

2002年針對9.11事件的中國網民調查發現,「國際合作」一詞是最受關注的詞彙之一。[18][19]一篇中國媒體關於2019年9.11周年紀念的報道也表明,與過去相比,網上討論9.11事件話題的言論變得更加克制。

奧巴馬政府

編輯

2008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當選在中國引起了積極的反響[20][21][22],暫時增加了中國對美國的好感,[23]這也標誌着美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轉變。當時的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呼籲「重返亞洲」,即重新平衡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和經濟利益,特別是在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巡邏權利。[24]這一舉動被廣泛視為試圖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作為回應,中國軍隊開始在該地區進行自己的建設,例如建立自己的防空識別區。[25]

2009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羅平批評美國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並表示美國財政部開始印鈔造成了美元貶值,美元的貶值從而降低了中國購買美國債券的價值。[26]

2013年,53%的中國受訪者對美國持負面看法[27]。2016年略有改善,44%的中國受訪者對美國持負面看法,而50%的受訪者對美國持正面看法[28]。香港鳳凰衛視在2011年對50萬中國網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0%的受訪者認為本·拉登之死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因為「他是一名反美戰士」。[29][30]然而,國際公共廣播電台的另一篇報道記錄了中國社交媒體上更為複雜的反應,並指出大多數中國用戶其實並不關心本·拉登的死亡。[31]

特朗普政府

編輯

自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中國媒體開始放映韓戰的電影以來,中國的反美情緒大幅上升。[32][33]2019年5月,《環球時報》表示,「目前與美國的貿易戰讓中國人想起了韓戰期間中美之間的軍事鬥爭。」[32]

據SET新聞報道,少數的中國網民認為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是美國實施的基因生物攻擊。[34]

另參照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Howard K. Beale, Theodore Roosevelt and the Rise of America to World Power (1955) pp 212–252
  2. ^ Jane Leung Larson, "The 1905 anti-American boycott as a transnational Chinese movement." 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2007): 191-98, Quoting page 191, Excerp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Guanhua Wang, In Search of Justice: The 1905-1906 Chinese Anti-American Boycott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2002).
  4. ^ Sin-Kiong Wong, "Die for the boycott and nation: Martyrdom and the 1905 anti-American movement in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 35.3 (2001): 565-588.
  5. ^ 雷頤. 狭隘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进步的重要障碍. 澎湃新聞.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6. ^ 裴京漢.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2021-07-29]. ISBN 978-7-80190-14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6) (中文). 
  7. ^ John Service, The Amerasia Papers: Some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US-China Relations (Berkeley, C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191 – 192.
  8. ^ Harry S Truman, "Statement on Formosa,". 1950-01-05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透過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英語). 
  9. ^ Qiu Xu, Guang. U.S. Air Aid and the CCP's Anti-American Campaign, 1945–1949. Air Power History. 2000, 47 (1): 24–39. 
  10. ^ Michael M. Sheng, "Chinese Communist Policy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yth of the 'Lost Chance,' 1948–1950," Modern Asian Studies 28 (1994); Chen Jian, 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 ^ Nixon, Richard. Announcement of the President's Trip to China [宣佈總統訪華]. US-China documents collection.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透過USC US-China Institute (英語). 
  12. ^ "No chemical arms aboard China shi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6 September 1993.
  13. ^ Ma, Ying. China's America Problem. Policy Review. February–March 2002: 111. 
  14. ^ U.S. Media Overlook Expose on Chinese Embassy Bombing [美國媒體忽視中國大使館爆炸事件曝光]. FAIR. 1999-10-22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英語). 
  15. ^ New York Times on Chinese Embassy Bombing [《紐約時報》關於中國大使館爆炸事件的報道]. FAIR. 2000-02-09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英語). 
  16. ^ Chinese Cyber Nationalism (page 217) [中國網絡民族主義(第219頁)] (PDF). [2019-12-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12-13). 
  17. ^ How The Japanese, South Koreans And Chinese View The Post-9/11 World And U.S. Military Action [日本人、韓國人和中國人如何看待911後的世界和美國的軍事行動] (PDF). [2019-12-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12-13). 
  18. ^ Shen, Simon; Breslin, Shaun. Online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China's Bilateral Relations [中國民族主義與中國雙邊關係]. Lexington Books. 2010-03-18 [2023-11-26]. ISBN 978-0-7391-324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英語). 
  19. ^ Katzenstein, Peter J.; Keohane, Robert O. Anti-Americanisms in World Politics [世界政治中的反美主義].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3-11-26]. ISBN 978-0-8014-616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4) (英語). 
  20. ^ Chinese entrepreneurs get Obama-mania [中國企業家對奧巴馬狂熱]. The Telegraph. 2018-11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英語). 
  21. ^ POLITICS-US: Online Poll Shows Obama a Hit in China [美國政治:在線民調顯示奧巴馬在中國很受歡迎]. Inter Press Service. 2018-10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英語). 
  22. ^ China visit sparks Obama mania. BBC. 2009-11-15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英語). 
  23. ^ Global Indicators Database (China) [全球指標數據庫(中國)]. Pew Research Center.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英語). 
  24. ^ Clinton, Hillary.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美國的太平洋世紀]. Foreign Policy. 2011-11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25. ^ Bodeen, Christopher. China criticizes increase in US forces in Asia. Stars and Stripes. Associated Press. 16 April 2013 [16 April 2013]. [永久失效連結]
  26. ^ Sender, Henny. China to stick with US bonds [中國將堅持購買美國債券]. Financial Times. 2009-02-11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英語). 
  27. ^ Opin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的意見]. Pew Research Center.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28. ^ A Look at America's International Image [美國的國際形象]. 2016-06-28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29. ^ SAAG. Osama Bin Laden, Pakistan and China – Analysis [奧薩馬·本·拉登,巴基斯坦和中國 — 分析]. Eurasia Review. 2011-05-15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英語). 
  30. ^ Chinese view of bin laden's death - China.org.cn [中國人對本拉登之死的看法]. www.china.org.cn.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英語). 
  31. ^ Most Chinese unmoved by bin Laden's death [大多數中國人對本拉登之死無動於衷]. 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英語). 
  32. ^ 32.0 32.1 Kuech, Andrew Kuech. The Dangerous Reprise of Chinese Korean War Propaganda 中国朝鲜战争宣传的危险再现. The Diplomat.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7) (英語). 
  33. ^ Hernández, Javier C. China's Propaganda Machine Takes Aim at U.S. Over Trade War. The New York Times. 2019-05-14 [2023-11-26].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9) (英語). 
  34. ^ 中國家長指稱「武漢肺炎是美國投放病毒」 網友傻爆眼.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