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強直

先天性肌強直(Myotonia congenita)是一種先天性神經肌肉離子通道病,主要影響骨骼肌。該病為遺傳性疾病,其特點是肌肉無法終止收縮,延遲鬆弛,以及僵硬。[1] 症狀包括自主收縮後肌肉延遲鬆弛(肌強直),也可能包括僵硬,肥大,來自某些形式的疾病的暫時性虛弱(來自某些基因突變),和痙攣。它有時被稱為「昏倒羊綜合症」,因為它是昏倒羊在受到刺激時昏倒的原因。

症狀和體徵 編輯

該病最主要的症狀為肌肉長時間收縮。在隱性突變中,症狀最常見於腿部肌肉,而在顯性突變中則更常見於手部、面部和眼瞼。[2]該症狀常因靜止而增強。在某些情況下,症狀能夠通過被稱為「熱身效應」(the warm-up effect)的重複運動而緩解,但這種效應往往在休息時迅速減弱。

一些先天性肌強直患者容易因動作倉促或失去平衡後無法恢復穩定而摔倒。在跌倒時,先天性肌強直患者可能會出現部分或者完全的僵硬性癱瘓,而發作結束後會立即緩解。需要注意,意外落水可能使患者無法運動而陷入危險。與患有肌強直的山羊一樣,由於兒童更加好動,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摔倒。

兩種主要的先天性肌強直通過其症狀的嚴重程度和遺傳模式來區分。貝克爾氏病(Becker disease)通常在兒童期比湯姆森氏病(Thomsen disease)晚出現,並引起更嚴重的肌強直、肌肉僵硬和暫時性無力。雖然通常肌強直本身不伴有疼痛,但也可能出現痙攣或肌痛。貝克爾氏病患者常常有暫時性的肌無力發作,特別是在手臂和手,它在休息後的運動中出現。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可能出現輕微的、永久性的肌肉無力。而這種肌無力在湯姆森氏病患者中沒有觀察到。

兒童的早期症狀可能包括: 

  • 吞咽困難
  • 通過重複的動作能夠改善僵硬
  • 經常跌倒
  • 劇烈收縮或哭泣後難以打開眼瞼 [3]

可能的併發症可能包括: 

  • 吸入性肺炎(由吞咽困難引起)
  • 嬰兒經常窒息(也由吞咽困難引起)
  • 腹部肌肉無力
  • 慢性關節問題
  • 跌倒受傷

表型變異 編輯

湯姆森氏和貝克爾氏肌強直都有很高的表型變異性。症狀的嚴重程度在個體之間和個體本身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原因可能是目前已知有130多種不同的突變可以引起這種疾病,每種突變都有其特殊性,也因為先天性肌強直是一種離子通道疾病,而離子通道對內部和外部環境因素都很敏感。已有研究表明,懷孕[4]和使用利尿劑[5]會加重肌強直,而這兩種情況都與二價陽離子如鎂和鈣的丟失有關。[6]

腎上腺素會使大多數患者的肌強直惡化,先天性肌強直的人在特別緊張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突然惡化的行動困難,因為在緊張會導致腎上腺素的釋放。[來源請求]

由於這種疾病的不可見性,先天性肌強直患者往往看起來非常健康,身體強壯,普通人和醫學界普遍缺乏對這種疾病的了解,個人本身也往往缺乏了解,而且症狀有可能不一致,因此許多先天性肌強直患者由於其疾病的影響,在某個時期經歷了一定程度的社會迫害。[來源請求]

氣溫 編輯

許多患者稱,寒冷是症狀加重的因素之一。 [7]然而,該問題仍存在一些爭議,有些報道甚至稱寒冷可以緩解症狀。 [8]

熱身現象 編輯

湯姆森於1876年報道本病時一同描述了該現象,但其機理目前仍不清楚。 

先天性肌強直可能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這是來自親身經歷)。如果患者久坐不動,然後決定走上一組樓梯,到第三或第四步時,他們的腿部肌肉開始明顯僵硬,要求他們放慢速度,幾乎完全停止。但隨着肌肉的鬆動,幾步之後,他們可以再次開始以正常速度走上台階。如果這個人從事任何種類的運動,良好的熱身是必須的。否則如果他們需要快速密集地使用他們的肌肉,如在短跑比賽或籃球比賽中,他們的肌肉就會凍結,導致他們速度減慢或幾乎完全停止。但一旦肌肉得到熱身,它們就能再次正常運作。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各種肌肉中,甚至在舌頭等肌肉中。例如,如果一個人有一段時間沒有說話,然後想說話,他們的舌頭一開始可能會僵硬,導致說出來的話有點混亂不清,但在嘗試說話的幾秒鐘後,舌頭肌肉會鬆動,然後他們可以在對話的剩餘時間裏正常說話。{Original research|段落}}

患者報告說,反覆收縮肌肉,每次收縮都能減輕目前的肌強直,這樣,同一肌肉收縮幾次後,肌強直幾乎消失。這種效應持續約5分鐘。[9] 對這種現象有幾種可能的機制,但都沒有定論:

一種理論認為,在肌強直活動期間,肌肉細胞內鈉增加刺激了鈉鉀泵,使鈉鉀泵的活性增加。然而,在病人的實驗中,通過輸注鈉鉀泵阻斷劑 Ouabain 阻斷了腋下的鈉鉀泵,沒有觀察到對熱身的影響。[10]另一個理論是,肌肉中剩餘的少數功能性氯離子通道可能隨着肌肉活動的增加而變得更加活躍。[11]

有人提出,駐留在骨骼肌中的鈉通道1.4的失活,可能在熱身現象中起重要作用。特別是該通道的緩慢失活被認為有一個與熱身相關的空間和時間延伸,因此可能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原因。[12]

原因 編輯

這種疾病是由編碼ClC-1氯離子通道的部分基因(CLCN1)突變引起的,導致肌纖維膜對刺激有異常誇張的反應(過度興奮)。

已有三例被診斷為湯姆森氏肌強直的病例,經基因檢測證明不是氯離子基因的突變,而是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SCN4A)的α亞基的突變。[13] 與氯離子通道突變一樣,鈉離子通道突變的病人可能有非常不同的表型,使診斷更加困難。

診斷 編輯

類型 編輯

先天性肌強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常染色體顯性,一種是常染色體隱性。常染色體顯性肌強直(OMIM #160800)也被稱為湯姆森氏病,以丹麥/德國醫生阿斯穆斯·朱利葉斯·托馬斯·湯姆森(1815-1896)的名字命名,他本人患有此病,並在醫學文獻中首次對其進行描述(1876年)。[14] 常染色體隱性肌強直(OMIM #255700)也被稱為貝克爾氏病,以發現其隱性性質的德國教授彼得·埃米爾·貝克爾命名。[15]

先天性 "從出生起就有臨床表現 "這一術語只適用於湯姆森病,因為貝克爾氏病的臨床發病可能延遲到4-6歲。[16] 但無論哪種形式的先天性肌強直,該術語最嚴格的意義是反映了該疾病從出生起就存在於基因中,儘管臨床發病可能延遲。

隨着基因檢測的出現,最近發現一些典型的隱性突變可能在一些人身上以顯性方式發生。這方面的原因尚不清楚。

由於幾種 CLCN1 突變可引起貝克爾氏病或湯姆森氏病,醫生通常依靠特徵性的症狀和體徵來區分這兩種形式的先天性肌強直。然而,CLCN1 突變引起的肌強直有時在臨床上與鈉通道突變(SCN4A突變)引起的肌強直無法區分,而這導致類似的先天性副肌強直。

作為一種所謂的芬蘭遺傳病,先天性肌強直在芬蘭和芬蘭血統的人中更為常見。對芬蘭北部24個家庭的 CLCN1 基因進行了分子研究,其中包括46個受影響的個體,結果顯示,儘管遺傳似乎是顯性的(湯姆森型),但實際上是隱性的(貝克爾型)。[17]

有些先天性肌強直的病例不需要治療,或者確定藥物治療的風險超過了益處。然而,如果有必要,可以用奎寧、雷諾嗪、普魯卡因胺、氟卡尼、苯妥英、卡馬西平、美西律和其他抗驚厥藥物緩解該疾病的症狀。物理治療和其他康復措施也可用於幫助肌肉功能。遺傳諮詢也是可用的。

流行病學 編輯

在斯堪的納維亞北部,先天性肌強直的患病率估計為 1:10,000。 [18]

據估計,全球每 100,000 人中就有 1 人患有先天性肌強直。 [19]

註釋 編輯

  1. ^ Gutmann, Laurie; Phillips Lh, Lawrence. Myotonia Congenita. Seminars in Neurology. 2008, 11 (3): 244–8. PMID 1947487. doi:10.1055/s-2008-1041228. 
  2. ^ Lossin, Christoph; George, Alfred L. Myotonia Congenita. Rouleau, Guy; Gaspar, Claudia (編). Advances in Genetics 63. 2008: 25–55. ISBN 978-0-12-374527-9. PMID 19185184. doi:10.1016/S0065-2660(08)01002-X. 
  3. ^ Wakeman, Bradley; Babu, Deepti; Tarleton, Jack; MacDonald, Ian M. Extraocular muscle hypertrophy in myotonia congenita.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 2008, 12 (3): 294–6. PMID 18313341. doi:10.1016/j.jaapos.2007.12.002. 
  4. ^ Basu, A.; Nishanth, P.; Ifaturoti, O.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Myotonia Congenita. Obstetric Anesthesia Digest. 2010, 30 (2): 62–3. PMID 19368920. doi:10.1097/01.aoa.0000370558.44941.91. 
  5. ^ Bretag, A.H.; Dawe, S.R.; Kerr, D.I.B.; Moskwa, A.G. Myotonia As a Side Effect of Diuretic A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980, 71 (2): 467–71. PMC 2044474 . PMID 7470757. doi:10.1111/j.1476-5381.1980.tb10959.x. 
  6. ^ Raman, Leela; Yasodhara, P.; Ramaraju, L.A.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pregnancy. Nutrition Research. 1991, 11 (11): 1231–6. doi:10.1016/S0271-5317(05)80542-1. 
  7. ^ Nielsen, VK; Friis, ML; Johnsen, T. Electromyographic distinction between paramyotonia congenita and myotonia congenita: Effect of cold. Neurology. 1982, 32 (8): 827–32. PMID 7201578. doi:10.1212/WNL.32.8.827. 
  8. ^ Ricker, K.; Hertel, G.; Langscheid, K.; Stodieck, G. Myotonia not aggravated by cooling. Journal of Neurology. 1977, 216 (1): 9–20. PMID 72799. doi:10.1007/BF00312810. 
  9. ^ Birnberger, K. L.; Rüdel, R.; Struppler, A.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patients with myotonic muscle diseas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propyl-ajmalin. Journal of Neurology. 1975, 210 (2): 99–110. PMID 51920. S2CID 10804605. doi:10.1007/BF00316381. 
  10. ^ Van Beekvelt, Mireille C.P.; Drost, Gea; Rongen, Gerard; Stegeman, Dick F.; Van Engelen, Baziel G.M.; Zwarts, Machiel J. Na+-K+-ATPase is not involved in the warming-up phenomenon in generalized myotonia. Muscle & Nerve. 2006, 33 (4): 514–23. PMID 16382442. S2CID 36480234. doi:10.1002/mus.20483. 
  11. ^ Pusch, Michael; Steinmeyer, Klaus; Koch, Manuela C.; Jentsch, Thomas J. Mutations in dominant human myotonia congenita drastically alter the voltage dependence of the ClC-1 chloride channel. Neuron. 1995, 15 (6): 1455–63. PMID 8845168. S2CID 18808219. doi:10.1016/0896-6273(95)90023-3 . 
  12. ^ Lossin, Christoph. Nav1.4 slow-inactivation: Is it a player in the warm-up phenomenon of myotonic disorders?. Muscle & Nerve. 2013, 47 (4): 483–7. PMID 23381896. S2CID 46299644. doi:10.1002/mus.23713. 
  13. ^ Trip J, Faber CG, Ginjaar HB, van Engelen BG, Drost G (2007) Warm-up phenomenon in myot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V445M sodium channel mutation. J Neurol 254(2):257-258
  14. ^ Thomsen, J. Tonische Krämpfe in willkürlich beweglichen Muskeln in Folge von ererbter psychischer Disposition. Archiv für Psychiatrie und Nervenkrankheiten. 1876, 6 (3): 702–18 [2022-03-18]. S2CID 46151878. doi:10.1007/BF02164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1). 
  15. ^ Becker, P. E. Zur Genetik der Myotonien. Kuhn, Erich (編). Progressive Muskeldystrophie Myotonie · Myasthenie. 1966: 247–55. ISBN 978-3-642-92921-2. doi:10.1007/978-3-642-92920-5_32. 
  16. ^ Lossin, Christoph; George, Alfred L. Myotonia Congenita. Rouleau, Guy; Gaspar, Claudia (編). Advances in Genetics 63. 2008: 25–55. ISBN 978-0-12-374527-9. PMID 19185184. doi:10.1016/S0065-2660(08)01002-X. 
  17. ^ Papponen, H.; Toppinen, T.; Baumann, P.; Myllylä, V.; Leisti, J.; Kuivaniemi, H.; Tromp, G.; Myllylä, R. Founder mutations an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myotonia congenita in northern Finland. Neurology. 1999, 53 (2): 297–302. PMID 10430417. S2CID 22657247. doi:10.1212/WNL.53.2.297. 
  18. ^ Papponen, H.; Toppinen, T.; Baumann, P.; Myllylä, V.; Leisti, J.; Kuivaniemi, H.; Tromp, G.; Myllylä, R. Founder mutations an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myotonia congenita in northern Finland. Neurology. 1999, 53 (2): 297–302. PMID 10430417. doi:10.1212/WNL.53.2.297. 
  19. ^ Emery, Alan E.H. Population frequencies of inherited neuromuscular diseases—A world survey.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1991, 1 (1): 19–29. PMID 1822774. doi:10.1016/0960-8966(91)90039-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