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堂(1860年—1923年),清朝官員。雲南會澤縣鍾屏鎮人,祖籍湖南[1]。劉盛堂母親與唐繼堯的祖母是朱姓親姊妹。

劉盛堂
大清廣東省開平縣知縣
籍貫雲南省會澤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克升,號希雲
出生清咸豐十年(1860年)
雲南省會澤縣
逝世民國十二年(1923年)
雲南省會澤縣
出身
  • 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同進士出身
著作
《雲南地誌》

生平

編輯

劉盛堂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考中己丑科三甲第31名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2]。光緒十八年(1892年),任廣東開平縣知縣。[3]盛堂提倡實學,在當地創建鳳山書院,並捐出養廉銀購買書籍,當地學風為之大變。其為官主張從嚴治理,致力於打擊奸惡,革除冗員。又聘請陽湖人吳翊寅重修縣志,文稿方成,尚未刻印,盛堂即遭到排擠卸任。後《開平縣志》為其立傳。[4]

」民國二年(1913年)東川士紳劉盛堂力陳六城壩可以開發。因與本縣士紳陸佩金等率領涼山二十一寨夷蠻酋長,晉省謁見雲南督軍蔡公松坡蒙賞賜酋長軍服、佩劍等物,即於年設置六城壩『行政委員會』,以陸佩金任之。」(見於《巧家縣志稿》)

著作

編輯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纂修《雲南地誌》二卷,出版者愛國小學堂,版本為石印本。中國國家圖書館有藏。[5]

家族

編輯

劉盛堂有四子:

  • 長子劉堯民,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終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雲南大學教授、中文系系主任。
  • 次子劉治熙,1928年畢業於河北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曾任滇北礦業公司協理,同時在會澤管理楚黔中小學,並積極推廣科學技術,曾在劉家祠堂自費創辦東臬農場。194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會澤縣民選縣長、人民代表,後調雲南冶金四礦工作,又調雲南冶金設計院
  • 三子劉治康,實業家,1935年起任鑫泰礦業公司經理,1949年後曾任昭通地區人民代表、東川市人民代表、會澤縣人民代表。1953年2月1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業暫行條例》之規定決定由西南有色局作價收買鑫泰公司,交由會澤鉛鋅礦收歸國有。
  • 幼子劉治隆,1942年雲南大學畢業,為雲南省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註釋

編輯
  1. ^ 光緒己丑科會試同年齒錄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光緒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見新科進士。……楊德鑅、許在衡、吳獬、法偉堂、趙爾萃、陳懷忠、劉蔭椿、程仲照、柯劭憼、孔昭采、章紹曾、黃傳祁、李夢斗、王岳嵩、高涵和、王同鼎、朱壽慈、張曜斗、夏時泰、薛賀圖、潘守廉、江俶、翁天佑、區宗初、劉元誠、濟生、劉盛堂、鄭維翰、朱秉成、江聯蓉、文明欽、彭光湛、何錫章、郭以誠、李映庚、郁保章、章乃正、徐培光、紀驤、劉邦槐、王濟、賴宏、楊墉、李錫庚、李含菁、黃大華、李光卓、湯汝和、趙銳、方鳳鳴、張瑞麟、賈作人、曾慶蘭、黃士廉、雷蔚瑞、馬嘉楨、黎宗干、馮慎源、董維垿、楊紀元、彭獻壽、程元愷、陳銑綬、潘尚志、李柏齡、陳本棠、黃大琨、鄭熾昌、喻鴻鈞、朱德澤、王天培、袁信芳、魏立、劉汝、張庭詩、劉永恭、王予符、王啟烈、王同德、李棻、熊文壽、唐書年、阮善繼、逯懿、楊曾新、吳國珍、張正基、王紹勛、李錦、楊萬選、李汾、李步瀛、李滋然、李硯田、楊佩芬、超詣、史恩培、呂敬直、閻維玉、曹琳、魏志良、馬勤臣、劉瀛、俱著交吏部掣籤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
  3. ^ 《開平縣志·卷二十四·職官表》頁十一:劉盛堂,雲南會澤進士。(光緒)十八年任。有傳。
  4. ^ 《開平縣志·卷三十·宦績》頁八~九:劉盛堂,雲南會澤人,進士。光緒壬辰知開平縣事。盛堂提倡實學,剙建鳳山書院,捐廉購置書籍,日與諸生研究經史,士習爲之丕變。邑人喜構訟,圖告不圖審,習爲固然。盛堂怒曰:「此刁風也,烏可長於是!」加意懲創之。嘗有原告伏罪而被告尚未知情者。健訟者至,相戒不敢輕於嘗試。一時有訟庭花落之稱。自溫公樹棻後,邑人習於寬政,盛堂糾之以猛,胥徒惕息,豪猾斂手,民以大和。先是,差役承襲,多至二百六十人,私黨繁盛,藉票傳而罔利,所至雞犬不寧,樂業之家至閉門避之以不見。此輩爲福,遇大案輒遣其徒挾犯者親黨,私索賄曰「講差禮」。有「黑眼銀」、「白眼銀」之名目。每一案輒講千百金。差禮入,任意臥票,聽犯者恣遊街市。原告呼捕,戒勿應。故刁徒相謂曰:命和賊走皆恃此曹爲障蔽也。盛堂痛懲其弊,適奉裁役,一旦革去二百三十名,姑留四十名供驅使。差暴稍戢。尤惡強族巨猾,豪紳之干謁者,不稍假借。又念志乘久缺,延陽湖吳翊寅重修。草創初就,未及刻,因獲鄰邑巨盜,爲恩平令錢某所擠,竟卸篆去。(以上參鄉土志)
  5. ^ 《雲南地誌》[永久失效連結]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參考資料

編輯
  • 《東川古代簡志》
  • 余棨謀、張啟煌,《開平縣志》,香港民聲印書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鉛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