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與普世聖公宗

概述
系列條目
普世聖公宗

坎特伯雷座堂
組織

坎特伯雷大主教
賈斯汀·韋爾比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蘭柏會議
普世聖公宗諮議會
主教教區
主教制

背景及歷史

基督教 · 基督教教會
耶穌 · 基督 · 聖保羅
聖公宗歷史
聖公宗高派
牛津運動
使徒繼承
聖職 · 大公會議
坎特伯里的聖奧思定 · 比德
中世紀座堂建築
亨利八世 · 英格蘭宗教改革
托馬斯·克蘭麥
廢除修道院
英國國教會
愛德華六世 · 伊利沙伯一世
馬修·赫頓 · 理查·胡克
詹姆斯一世 ·欽定版聖經
查理一世 · 威廉·勞德
非效忠者分裂
女性神職人員
同性戀  · 溫莎報告

神學

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基督教神學
教義 ·三十九教條
卡洛林神學家
芝加哥蘭柏四綱領
聖禮 · 瑪利亞 · 聖公會聖人

禮儀和崇拜

公禱書
早/晚禱崇拜
聖餐禮 · 教會年曆
正典
說教書
聖公會派別
高派教會 · 低派教會
廣派教會

聖公宗主題

合一運動 · 修道
祈禱 · 音樂 · 藝術

聖公宗主題頁

有關於同性戀的議題在普世聖公宗的幾個教省引起爭議。1998年的第13屆蘭柏會議上以526票贊成、7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一項決議,這項決議指出同性間的性行為「與聖經不相符」。[1]然而,這項決議中仍然包括了這樣的陳述:「我們呼籲所有的教徒對所有人有感情以及牧師般地服侍,而不顧他們的性傾向,同時譴責對同性戀的無理由的恐懼、婚內暴力和商業的性行為」,並且很重要地指出「我們保證我們會傾聽同性戀人士的經驗,我們也承諾他們會得到上帝的愛。所有的有信仰的忠誠的受洗過的人,不管他們的性傾向是怎樣,都是基督的身體的成員」。蘭柏會議「不是一個制定強加給教省的紀律和規定的地方,而是一個解決爭議的論壇」。[2]

2003年英國國教會宣佈了任命一位正在和另一位同性同居的牧師,傑弗里·約翰英語Jeffrey John為英國國教會牛津教區副主教,但是因為有反對的聲音,他被改任為聖奧爾本斯座堂的主持牧師。2004年,其他的聖公會教省,例如美國聖公會[3]、巴西聖公會、墨西哥聖公會、蘇格蘭聖公會和南非洲聖公會教省合法化了非單身的同性戀牧師的任命和同性結合的祝福。在加拿大聖公會,新威斯敏斯特教區的六個堂區承認了祝福同性結合的禮儀,並且那個教區的主持牧師彼得·艾略特英語Peter Elliott (Canadian priest)就是一位同性戀者。2003年美國聖公會任命基恩·羅賓遜為新罕布什爾教區的主教。

為回應這些神學上的爭端,以中非洲教省開始的很多教省,包括了亞洲、非洲和澳洲的總計占聖公會人口一半,即4千萬人口的教省發表聲明,宣佈他們和其他教省的交流因此受阻。[4]西方教省中的少數派團體聲明他們對英國國教會加拿大聖公會、澳大利亞聖公會以及美國聖公會的不神聖的行為的反對。有些美國聖公宗團體脫離了美國聖公會,加入了如同盧旺達或是烏干達的非洲聖公會組織。

概要

編輯

普世聖公宗中對於同性戀問題的信仰很多元化。個別教省和教會正在研究的問題如下:

  • 教會中的同性戀成員
    • 他們可以存在嗎?
    • 他們必須是單身嗎?
    • 同性結合或是LGBT可以被祝福嗎?
  • 同性戀神職人員
    • 他們可以存在嗎?
    • 他們可以公開同性戀身份嗎?
      • 他們應該向什麼人公開同性戀身份?(向主教?家人?公眾?)
      • 他們可以公開他們有同性戀伴侶嗎?
    • 他們必須是單身嗎?
    • 這些人中的任何人(包括單身的和非單身的)都可以成為主教嗎?

聖公宗的教會對待這些問題的觀點不同,有的教會禁止任何同性戀或是LGBT參與活動,有些則會非常樂於有公開的LGBT以及有伴侶的非單身的主教。普世聖公宗不要求所有的教省必須在所有的議題上意見一致,但是部分的爭論使人開始擔憂在稱呼普世聖公宗為「共同的信仰」的前提下,什麼樣的分歧可以存在。

  • 1998年,聖公宗的主教們決定保持基督教傳統的教導,即婚姻只能發生於男人和女人之間,其他的都不能稱為婚姻,並且必須保禁慾。超過一百名的主教,包括一些投了贊成票的主教,拒絕履行這項決議,並且向同性戀的聖公宗教徒寫了一封道歉信。
  • 英國國教會認為同性戀性傾向的人可以被選為神職人員,即使這個人有了民事上的同性關係,並稱「教會不應該贊同社會上關於親密關係包含性關係的看法」。[5]
  • 2005年英國國教會合法化了進入民事上的同性關係的同性戀人士的洗禮堅信禮聖禮[5]
  • 2002年加拿大聖公會新威斯敏斯特教區投票決定將允許原意祝福同性結合的堂區祝福同性結合。
  • 2006年尼日利亞聖公會發表了一個強硬的聲明,稱:「我們承諾絕對拒絕邪惡的同性戀,那是人類道德的墮落,並且我們會鼓勵國民議會通過禁止同性性行為無罪化的法案」。[6]
  • 同性戀議題,特別是有關基恩·羅賓遜的任命,成為了2008年蘭柏會議的主要議題。保守派的主教反對同性戀的任命和婚姻,包括大多數參與聖公會南半球聯盟的主教,他們2008年組織了全球聖公宗前途會議[7]

同性戀主教的爭議

編輯
 
新罕布什爾教區的基恩·羅賓遜主教

2003年8月新罕布什爾教區選出了一位公開的同性戀牧師,基恩羅賓遜為主教。這發生在英國國教會傑弗里約翰為副主教引發爭論之後不久,然而約翰本人為了避免引發爭議同意不就職。2004年在基恩羅賓遜被任命為主教之後,約翰被任命為聖奧爾本斯座堂的主持牧師,這個教堂是英國第一位基督教殉教者殉教的地方。

2003年的蘭柏宮會議

編輯

2003年10月15日,普世聖公宗的主教在蘭柏宮開會,討論阻止聖公宗在有關同性戀議題上的分裂。後來他們發表了一個冗長的聲明:[8]

我們必須清楚地指出,最近發生在新威斯敏斯特和美國聖公會的事件,沒有傳達我們聖公宗作為整體的意見,並且這些決定很破壞了我們之間的聖餐關係……

如果他的(基恩·羅賓遜的)任命繼續下去,我們就必須認識到我們的普世聖公宗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上,我們不得不作出結論,聖公會的未來正在走入危險……

在這件事上,很多普世聖公宗的成員不承認這位主教,並且很多教省討論脫離美國聖公會。這從最根本上撕破了我們聖公宗,並且在此可能導致更大的分裂,作為教省的長遠議題,必須決定到底要不要和那些不願意破壞和美國聖公會的共榮關係的教省保持共榮關係……

類似的考慮同樣適用於新威斯敏斯特教區的情況。我們推薦這個會議的這份報告給普世聖公宗的所有成員,同樣尤其重視這份報告中強調應該傾聽同性戀人士的經驗,並且……保證他們都能得到上帝的愛,並且所有受洗的忠誠的信仰的人都是基督的身體的成員,以及報告承認研究人類性行為的重要性……

作為大主教我們不能令其他教省通過法案。但是我們想在教省的自治權和傳達對其他教省的批評意見兩方面保持微妙的平衡。

羅恩·威廉斯的陳述

編輯

2004年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恩·威廉斯給世界各地的普世聖公宗教會發去信函,譴責了西方教會外的主教們挑動針對同性戀暴力的行為。[9]

在2007年對多倫多神學生的演講中,威廉斯懷疑保守派沒有能夠理解羅馬書第1章27節,即「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的更廣泛的意思。威廉斯,指出雖然使徒書的作者保羅和他的同輩將同性戀行為當作「如同偶像崇拜和對父母不服從一般的不道德的行為」,但這一段的主旨是在說不能通過別人的罪過來判斷別人:羅馬書第2章第1節稱「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威廉斯承認他的分析「無助於現在的激烈爭論」,但他呼籲保守派避免自以為是的解說,不應該「高興地定義保羅對別人的懲罰」。[10]

連串的分裂

編輯

普世聖公宗兩個教省,盧旺達教省和東南亞教省的主教2000年祝聖了美國使命團的主教,並且一年後正式建立了美國聖公會使命團,即現在的美洲聖公會使命團英語Anglican Mission in the Americas。烏干達教省在2003年11月2日,基恩羅賓遜的任命之後切斷了和新罕布什爾教區的聯繫。尼日利亞教省在2003年11月2日宣佈它與美國聖公會「共榮受損」,九天後宣佈建立尼日利亞教省在美國的分支機構。[11]東南亞教省則在2003年11月20日宣佈和美國聖公會斷絕關係。[12]

溫莎報告和2005年的大主教會議

編輯

2004年聖公宗蘭柏委員會就普世聖公宗的同性戀問題發表了一個報告,即溫莎報告。這個報告站在反同性戀的立場上,建議暫停聖公會中對活躍同性戀主教的任命以及祝福同性結合[13],並且呼籲所有參與羅賓遜祝聖的教徒「憑良心考慮他們是否應該失去聖公宗的代表職能」 [14]但是報告中並沒有定下紀律,要求對抗美國聖公會或是加拿大聖公會。

2005年2月舉行普世聖公宗大主教會議同性戀問題又上被討論了。38位大主教中的35位出席了這場會議。大主教們發表了一個公報,公報中重申了大多溫莎報告中的聲明,並且還要求美國聖公會和加拿大聖公會直到2008年的蘭柏會議為止,主動退出普世聖公宗諮議會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David Skidmore, 7 August 1998, Lambeth Conference 1998 Archiv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2 April 2007.
  2. ^ 存档副本. [2010-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5). 
  3. ^ WashingtonPost:Episcopal Bishops Can Bless Gay Unions. [201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5). 
  4. ^ The Tablet, 26 July 2003,Row over homosexuality splits Anglican Commun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21 March 2007.
  5. ^ 5.0 5.1 Church of England News, 25 July 2005.House of Bishops issues pastoral statement on Civil Partnership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8 July 2007.
  6. ^ Peter Akinola, Message to the n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7 July 2007.
  7. ^ 存档副本. [201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8. ^ BBC News, 16 October 2003, Anglican leaders' stat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22 March 2007.
  9. ^ BBC News, 28 November 2004,Churches warned over 'gay slurs'[失效連結]. Accessed 12 April 2007.
  10. ^ Tom Heneghan, Yahoo!News,Anglican head Williams says anti-gays misread Bib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9 April 2007.
  11. ^ Peter J. Akinola, Statement of the Primates of the Global South in the Anglican Communion in response to the consecration of Gene Robinson on 2 November 20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7 July 2007.
  12. ^ Office of the Archbishop of the Province of the Anglican Church in South East Asia, 24 November 2003. Breaking of Communion with the Episcopal Church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CUSA) consequent on the purported consecration of a gay bisho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7 July 2007.
  13. ^ The Windsor Report 2004.On public Rites of Blessing of same sex un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7 July 2007.
  14. ^ The Windsor Report 2004. On elections to the episcopa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17 July 2007.

外部連結

編輯

安大略宗教容忍評議會